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民营经济环境下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材培育模式的探索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民营经济环境下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材培育模式的探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自示范建设以来,按照区域经济对高技术人材的需求,与温州各行业协会和民营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以行业和民营企业为依托,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材培育模式。

一、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引民企入校园

学院以育人为本,主动让利给合作企业,通过人、财、物的市场化运行与管理,创新和构建了“以民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互惠共赢为基础、学校主动为行业企业服务、行业企业踊跃参与”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企两边产权明晰、职责明确、制度保障,既达到了学校的育人目的,又充分调动了企业、社会参与高职教育的踊跃性。

(一)实现各自目的为基础的驱动机制

学院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如场地、生产性设备、技术等,吸引企业进入校园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基地所有设备的运行、保养、维修和实训所需的材料消耗等均由企业承担,并无偿提供学生生产性实训的指导。企业能够在校内设立职工培育培训基地、技术研发中心,学院在企业设立顶岗实习、创业教育和就业基地等。

(二)校企合作的保障鼓励机制

校企成立合作组织机构,形成开放的管理与服务平台。校企签定合作协议书,明确校企两边合作期间的责权利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尤其是明确企业在学生顶岗实习进程中的教学功能,如明确入校企业必需完成的实训指导任务课时数,规定企业至少40%的生产能力要用于实践教学等。

(三)优势互补的资源共享机制

学院和企业以各自优势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以合作企业生产活动和职位职业为基础一路开发核心课程和实训教材;鼓励校企两边人员彼此聘用和兼职,校企共引共享行业技术大师和高级人材;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和研发中心,一路开展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与技术服务;行业协会优先推荐毕业生到知名企业就业,合作企业优先选择优秀毕业生等,构建校企资源互通渠道。

(四)文化融合的交流沟通机制

树立为企业服务的办学理念,成立校企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沟通渠道,增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增进彼其间沟通和理解。引入企业文化和标准,同时把高职校园文化融入到企业中,不仅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职业气氛,也提升企业的品牌及社会影响。

以校企合作四大机制为基础,学院与企业的合作由被动变主动,从最初的想方设法让企业进驻,到目前知名企业主动要求与学院开展合作。此刻,学院已经与35家行业协会成立多层次的合作关系,与310家民营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引进了27家民营企业进入校园,成立电器、模具、阀门等14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已经成为温州支柱产业的缩影。

二、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全方位合作

(一)强化区域性,按照区域产业特点设置和调整专业,深化专业内涵建设

温州建有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汽摩配之都和中国泵阀之乡等31个“国字号”生产基地。学院立足区域经济和支柱产业,主动适应民营经济快速进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高技术人材的迫切需求,开设了制鞋工艺与设计、电机与电器、房地产经营与估价、阀门设计与制造、汽车电子等专业,培育支柱产业需要的不可替代性人材,吸引企业来校合作共育人材,目前学院已经与企业合办了30多个定单班,许多企业的定单已经形成赶集效应,并探索出了定单培育的多种形式。

——学校为主型:学生在校学习,企业全程参与人材培育进程。

——工学交替型:学校与企业工学交替,每学期安排4周到企业学习,分段式培育。 ——“2+1”型:学生在校学习2年,到企业半工半读1年。

——虚拟定单班:主如果针对于中小企业采取的定单培育模式,由行业协会牵头。由于中小民营企业对学生的需要量少,不能单独成班,因此虚拟定单班在校内不形成实体班级,选中的学生在原班级分散学习,按照企业培育的职位要求,以开“小灶”的方式单独对学生实施教育,以知足企业需求。

(二)突出实践性,形成系统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材培育模式要求,学院从改变校园形态入手,按现代“教学工厂”的设计理念,在全国率先发起“捣墙运动”,把传统的教室格局改建成了车间式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工位数与传统教室坐位数之比达2∶1,在形态上实现了校企空间的统一。“捣墙运动”对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倒逼机制,推动了工学结合人材培育模式改革,推动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的变革。

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进程中,企业负责产品生产、经营,设备更新和指导学生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设备同时兼具先进性、教学性和生产性,主要形成了三种合作模式:

——学校主导模式:利用学校设备、场地和技术优势,按市场机制运行。如学院与欧姆龙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共建的工业自动化控制基地,设备由欧姆龙打折售予或赠送,基地作为企业的客户培训基地,同时企业也为自己培育了潜在客户,企业优先为咱们更新设备。

——优势互补模式:校企两边按必然比例投入共建市场化运行。如学院与温州建达有限公司合作成为产学研相结合基地,企业投入600万元成立了模具生产车间,学院投入1500万元购买精密加工和研发设备,共建温州模具产学研合作基地。

——企业为主模式:学院提供场地,以企业为主投入设备共建,按标准化进行生产和实训。

在引进企业的基础上,学院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多层次系统化的设计,从技术习得的三个层次系统化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相对应形成了“三个合一”的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平台。

1.“课堂与实训室合一”基地主要承担专业大体技术的实训,实现知识学习与技术训练结合,实施边学边做、学做合一,培育学生的大体技术。

2.“实训与生产合一”基地进行综合技术实训,实现生产实训与顶岗能力结合,培育学生的综合技术和顶岗能力,在校企两边指导师的精心指导下,实行以学为主的“工”,为校外以工为主的“学”的顶岗实习打好基础。

3.“毕业设计与开发服务合一”基地主要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综合实践与应用能力结合,以企业项目为载体,在应用研发与技术服务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后续拓展能力。

(三)表现高教性,主动成立开发服务机构,全面发挥高校三大职能

学院坚持立地式开发服务,以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功效转化服务于民营中小企业,成立了温州市服装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三个市级研发机构和21个院级研发中心。学院还在制度上形成导向,规定平台负责人在政治上享受副处级待遇,同时也要承担责任,每一年至少要完成科技服务到款额10万元,负责指导毕业生综合实践10人,以开发服务机构为依托,师生一路参与企业项目。如,在与浙江亚龙科技集团共建的工业自动化技术研发中心,我院教师研发团队与该集团合作开发了价值150万元的“地铁低压供配电实训系统”,学生以毕业实践的形式参与整个开发进程。

民营经济环境下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材培育模式的探索

民营经济环境下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材培育模式的探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自示范建设以来,按照区域经济对高技术人材的需求,与温州各行业协会和民营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以行业和民营企业为依托,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材培育模式。一、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引民企入校园学院以育人为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ihj25g5sh4ncj33s2bw8iiwn479cv018d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