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2年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典型例题剖析及训练题--实验题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2年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典型例题剖析及训练题--实验题

中考分值:12分--18分 中考热点概括

【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平面镜成像。 2.凸透镜成像规律。

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密度。 4.阿基米德原理。 5.伏安法测电阻。

6.动能、重力势能的有关因素。 7.滑轮组机械效率。 8.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9.焦耳定律实验。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针对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实验基本操作和注意点会详细考察,要求学生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的原理,实验的数据的分析和实验结论的得出。 典型例题剖析

【例题1】(2011山东威海,第20题)(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拥不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 。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

(2)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

1

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 。

【解析】本题同样是教材探究实验的细化,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实验,考查的是实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只要做实验时注意总结、评估与交流,此题即可解决。

【答案】(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用刻度尺量出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看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例题2】同学们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们来到实验室,选用的器材如图2所示:

图2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u/cm 60 30 20 15 12 像的高度h/cm 0.4 l 2 4 10 (1)请你简要说出实验探究前应怎样合理摆放和调整器材;

(2)器材调好后,蜡烛从离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向透镜移动,调整光屏位置,在光屏上测出了不同位置时像的高度.并将数据填在表格中.凸透镜焦距f=l0 cm。

文莉同学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凸透镜成的像是倒立的:

林哲同学通过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物体到凸透镜距离越近。像就越大.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作出点评.

【解析】本题是教材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变式,联系日常学习中的探究过程即可解决本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器材的摆放要将透镜放在中间,保持三者的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这样可以使成像在光屏的中心上,便于观察。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要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特点进行分析,但是虚像无法呈现在光屏上,实验时往往会忽略这点。

【答案】(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同一直线上; 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①两位同学的结论在收集的证据范围内成立,符合数据和现象所体现出的规律 ②两位同学都没有收集u≤f范围内的证据,所以结论不完整.

【例题3】11.(2011广东湛江,第19(2)题)张华和同学到东海岛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2

①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 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_______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8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 cm,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 g/cm.

③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解析】本题考查的的是密度测量的实验,解题的关键是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注意点及相关的密度计算。天平使用时是先测量质量,再测量体积,若先测量体积后测量质量,会因为物体上沾有水而使体积增大,影响密度大小。天平测量前调节是(天平)左高右调(平衡螺母),使用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游码放在零处,通过增减砝码和游码来调节天平,使刻度盘上的指针对准中间刻度线,这时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数加上游码质量数,单位是克,量筒测量体积,通过两次体积的差值确定。通过密度公式计算密度。

【答案】①水平台或水平桌面 右 ②62 20 3.1 ③不变

【例题4】(09沈阳)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雨抽测的实验题目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4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3

3

图4

A.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_________; 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_____________; 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F.整理实验器材。

3

请根据小雨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

(1)指出小雨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能够漂浮在水面的木块代替橡皮做此实验,那么与上述操作不同的一个步骤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阿基米德实验原理的整个过程。实验中利用F浮=G排液公式计算,由于利用小桶装液体,需要测量液体的重力,所以首先要测量小桶的重力。利用溢水杯,首先应该装满水,这样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排开的体积可以利用小桶收集测量了。 【答案】(1)A、重力 C、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测量空桶的重力 (3)在B步骤中,水面没有达到溢水口(或水没有注满).

【例题5】小明做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已经连接如图5所示电路。 (1)同组的小琴又给他补接了两根导线使电路完整,请你将这两根导线画出来。

(2)闭合开关之前,应将滑片滑到滑动变阻器的 端(填“A”或“B”),目的是为了保护 电路。

实验次数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灯泡亮度

(4)小明处理完数据后发现,三次测得的灯丝电阻相差较大,与其他同学交流也是同样的情况,你认为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伏安法测电阻,解题的关键是对于实验的原理和实验的操作步骤的熟悉。(1)电压表要并联,正负接线柱正确,因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故要用0~3V的量程;(2)为了避免电路中电流过大而烧坏电路元件,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大电阻值位置;(3)当U=2.5V时I=0.3A,则R=U/I=2.5V/0.3A=8.3Ω;(4)当电压增大时,小灯泡灯丝的温度升高,灯丝的阻值就随着增大。

4

1 2.5 0.3 亮 2 2.0 0.27 7.4 较亮 3 1.5 0.23 6.5 暗 (3)小明利用上面的电路测小灯泡的电阻,已经记录三组数据如下表,请你将表中的空白 格帮小明补上。 图5

【答案】(1)如图所示(2)A(3)8.3 (4)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或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或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例题6】小红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4甲、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5甲所示。

(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5乙所示。

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 ①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 的 。 ②选用图甲探究的是动能与 的关系,理由是:两球 相等;得出的结 论是: 。 ③选用图乙探究的是动能与 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 ④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如等效替代法、类比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本实验中运用了两 种研究方法,一是 法;二是转换法,就是用纸盒移动的距离长短来表示小球 动能的大小。

【解析】本实验只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本题涉及到控制变量法,转化法、归纳法等思维和探究的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对于各种实验研究方法的熟悉。小球从高处自由滚下,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通过推动物体的远近反映出动能的大小,物体被推的越远,动能越大。从甲图可以看出,同一个小球(质量相等),速度越大,动能越大。从乙图可以看出,速度相等,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答案】①速度;②运动速度;质量;运动速度一定时,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③质量;物体质量一定时,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④控制变量法。

【例题7】(2011江苏连云港,第26题)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图6 5

2012年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典型例题剖析及训练题--实验题 - 图文

2012年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典型例题剖析及训练题--实验题中考分值:12分--18分中考热点概括【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平面镜成像。2.凸透镜成像规律。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密度。4.阿基米德原理。5.伏安法测电阻。6.动能、重力势能的有关因素。7.滑轮组机械效率。8.测量小灯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ifk39mqbf9vfqx3d4pq7px008twst015c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