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病虫害防治题库
一、单项选择
1、 园林植物根部害虫蝼蛄的前足类型是(D )。 A.步行足 B.跳跃足 C.捕捉足 D.开掘足
2、 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美国白蛾的前翅类型是( B)。 A.膜翅 B.鳞翅 C.半鞘翅 D.复翅
3、草坪害虫蝗虫类昆虫的前翅质地坚韧如皮革,其类型为( D)。 A.膜翅 B.鳞翅 C.半鞘翅 D.复翅 4、蝇类昆虫的蛹属于(D )。 A.离蛹 B.裸蛹 C.被蛹 D. 围蛹
5、对于园林害虫的防治灯光诱杀法属于( C)的范畴。 A.农业防治(园林技术措施) B.化学防治 C.物理防治 D.生物仿制
6、园林植物钻蛀害虫天牛和小蠹都属于(C )。 A.鳞翅目 B.直翅目 C.鞘翅目 D.等翅目 7、园林植物根部害虫蛴螬是(A )幼虫的总称。 A.金龟子 B.天牛 C.叩甲 D.地老虎
8、园林植物根部害虫斤针虫是(C )幼虫的总称。 A.金龟子 B.天牛 C.叩甲 D.地老虎
9、光周期是指昼夜交替时间在(D )中的周期性变化。 A.一年 B.一季 C.一个月 D. 一天
10、下述( D)不属于影响园林植物害虫生长发育的生物因素范畴。 A.园林植物 B.捕食性天敌 C. 昆虫病原细菌 D.人为活动
二、多项选择
1、下述害虫(ABCD )可以通过吸食园林植物汁液而危害。 A.大青叶蝉 B.温室粉虱 C. 草履蚧 D.梨冠网蝽 2、下述(CD )的口器类型不是刺吸式口器。 A.大青叶蝉 B.桃蚜 C. 扁刺蛾 D.黑翅土白蚁 3、对于食叶类害虫舞毒蛾而言叙述错误的是(ABC )。 A. 属于鳞翅目夜蛾科。
B. 成虫雌雄二型,一般雄性成虫触角为线状,雌性成虫触角为羽状。 C. 以成虫和幼虫危害,取食园林植物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 D. 一般一年一代,以完成胚乳台发育的幼虫在卵内越冬。 4、对于园林植物蛀干害虫的热点叙述正确的是(BCD )。 A. 一般该类害虫的成虫和幼虫生活都较隐蔽。 B. 危害时害虫的虫口较稳定,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小。 C. 常蛀食园林植物枝干的韧皮部、木质部等,危害严重。 D. 主要包括天牛、小蠹、木蠹蛾、茎蜂等类群。 5、园林植物刺吸式口器害虫危害严重性体现在( AC)。
A. 多数刺吸式口器害虫可以传播园林植物病毒病害,加剧危害程度。 B. 刺吸式口器害虫可以造成对叶片的直接损害,严重时可以将叶片全部吃光。 C. 该类害虫多数可以分泌蜜露、蜡被等物质,遮盖园林植物叶片表面,影响园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 对于该类害虫可以选择使用胃毒剂进行化学防治。 三、填空
1、昆虫在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
2、昆虫咀嚼式口器的基本构造是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以及舌这五部分组成。
3、园林植物害虫的变态类型主要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变态。二者最主要的差别是是否在发育过程中存在蛹(期)这一发育时期。
4、环境温度对昆虫而言,适宜温区的下限叫做临界低温(或发育起点)温度,上限称为 临界高温(或发育终点)温度。
5、在害虫预测预报和防治上常用波长为365纳米(或3650埃;或3.65×10-7米)的黑光灯来诱集部分昆虫的成虫,这一习性又称为昆虫的趋光性 。 6、分类的主要阶元有界,门,纲,目,科,属和种。
7.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真菌、病毒和类病毒、原核生物、线虫、寄生性植物)
8.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有____ 、____ 、____ 、和 ____。(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9.郁金香碎色病毒在____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田间的主要传播方式为____ 。(病鳞茎,蚜虫和汁液传播)
10. 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作用是____,蛋白质衣壳的作用是____ (遗传物质,识别和保护)
5. 桑寄生和菟丝子一般寄生在植物的_ 茎___部位。
11. 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____ 、____ 、____和____ 。(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
12. 病原物的被动传播方式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气流、雨水或灌溉水、昆虫等介体、人为)
13. 植物病害流行的基本因素是____ 、____ 和____ 。(大量的致病力强的病原物,大量的感病植物,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
14. 植物检疫对象应具备的条件____ 、____ 和____ 。(危险性的病害、局部地区发生的病害、人为传播的病害)
15. 海棠锈病是转主寄生病害,它的转主寄主是____ 。(桧柏等松柏科的植物) 四、判断题
1. 病害的三角关系是病原、植物和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 2. 一般低等真菌形成有隔菌丝,高等真菌产生无隔菌丝。(× )
3. 担子菌是真菌中最高等的一类。( √) 4. 病毒是一种专性寄生物。(√ )
5. 根结线虫病用40%克线磷1000倍液均匀地喷洒在受病植株上,即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
6. 植物感染一种病毒的弱株系后,就可保护植物避免同一病毒强株系的侵染的现象称为带毒现象。 (× )
7. 垂直抗病性的优点是抗性强,抗性不易丧失。( ×) 8. 杨树溃疡病菌越冬的主要场所为病残体。 (× )
9. 根结线虫病主要危害地下部,在根系上产生许多的瘤状物,地上部不出现症状。(× )
10. 桃缩叶病早春桃芽膨大期和展叶期是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 ) 五、基本概念
1,变态发育:指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胚后发育叫变态发育。
2,真菌:是一类具有真正细胞核,没有叶绿素,能产生孢子的异样生物
3,世代:昆虫的生活周期,从卵的发育开始,经过幼虫,蛹到成虫性成熟产生后代的个体发育史
4,滞育:昆虫在温度和光周期变化等外界因子诱导下,通过体内生理编码过程控制的发育停滞状态。
5,侵染性病害:由微生物侵染而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由于侵染源的不同,又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性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等多种类型。
6, 转主寄生:生活史中各阶段能在不同种的寄主上度过寄生生活的现象 7,世代重叠:同种昆虫在同一时间段内出现不同世代的情况
8,外来物种入侵:指生物物种由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它有两层意思,第一,物种必须是外来、非本土的;第二,该外来物种能在当地的自然或人工
生态系统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入侵的外来物种会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毁生态系统,危害动植物多样性,影响遗传多样性 。
9,孤雌生殖:有的昆虫,没有或具有极少量雄性个体,其卵不经受精即可发育, 10,趋光性:昆虫通过视觉器官,趋向光源而产生的反应行为 11,趋性:是昆虫通过神经活动对外界环境刺激所表现的趋避行为
12,植物检疫:以立法手段防止植物及其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传播有害生物的措施。植物保护工作的一个方面,其特点是从宏观整体上预防一切(尤其是本区域范围内没有的)有害生物的传入、定植与扩展。
13,病害流行:侵染性病害在植物群体中的顺利侵染和大量发生。
14,化学防治:利用各种化学物质及其加工产品控制有害生物危害的防治方法。 15,外来物种?入侵?危害?:1,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2,某些物种借助于自然或人为力量,侵入一个新的地区并对当地物种产生某种影响。3,入侵的外来物种会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毁生态系统,危害动植物多样性,影响遗传多样性 。
16,天牛害虫及防治:1,加强植物检疫,发现有入侵孔、排泄孔和粪屑者要禁止外运,并及时处理。2,选育抗虫品种,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定期检查及时剪除受害枝梢,3,涂抹或堵塞虫孔,树干涂白
17,昆虫胸足类型各自特点与防治关系:1步行足;比较细长,各节无显著特化现象,易于行走 2跳跃足;腿节特别发达,胫节细长,末端有强大的距,适于跳跃 3捕捉足;基节多延长,腿节发达,腿节与胫节上多有相对的齿或刺而形成一个捕捉机构,如螳螂、猎蝽等很多捕食性昆虫的足。有些猎蝽的足并不特化,但它们能用前足蘸以植物的胶黏捕猎物 4开掘足;较宽扁,腿节或胫节上具齿,适于挖土及拉断植物的细根。
18、游泳足;稍扁平,具较密缘毛,形若桨,适于划水。水生昆虫的足(除有些种类的前足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适应游泳的形态特化 6抱握足;较短粗,跗节特别膨大,具吸盘状构造,在交配时能挟持雌虫,7携粉足; 各节均具有长毛,胫节基部较宽扁,边缘有长毛,形成花粉篮,跗节甚大,分五节,第一节膨大,内侧具有数排横列的硬毛,可梳集黏着在体毛上的花粉,称花粉刷。胫节与跗节相接处有一个缺口,称压粉器。
19,侵染性与非侵染性病害的各自特点:1侵染性病害;由微生物侵染而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2非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是由非生物因子引起的病害,如营养、水分、温度、光照、和有毒物质等,阻碍植株的正常生长而出现不同病症。有些非侵染性病害也称植物的伤害。植物对不利环境条件有一定适应能力,但不利环境条件持续时间过久或超过植物的适应范围时就会对植物的生理活动造成严重干扰和破坏,导致病害,甚至死亡
20,兰花炭疽病的危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1发病规律:兰花炭疽病在蕙兰兰株上发病率为最高,大于90%,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叶、病残体和枯萎的叶基苞片上越冬。分生孢子经越冬,其萌芽率大为降低,病菌借风雨和昆虫传播。次年春末、夏初天气潮湿多雨,病菌开始侵染,有伤口和急风暴雨更易感染,温度22~28℃ ,相对湿度90%以上,土壤PH为5.5~6时有利于病菌孢子萌发。老叶一般于4月份开始发病,新叶则从8月份开始发病。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如果整株受害严重,幼芽刚萌发时亦受侵染发病。
措施;栽培兰花选择空气比较流通的场所,可大大减少炭疽病的发生。但也不能太通风,因为空气太流通,湿度太小,不利于兰花生长。兰盆排放疏密应适当,绝对不能太密,以免兰叶互相交错、重叠,影响通风透气,使炭疽病菌交叉传染。温度在22~28℃以上、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最易致炭疽病菌的繁殖和传播,因此,一定要把温度和湿度控制在此界限以下。对控温,有两种办法:一是在高温季节架遮荫网,遮去部分强光;二是向地面、墙面、花架喷水或洒水,每天3~4次,降低温度。兰花在梅雨季节、暴雨转晴或连续阴雨高温后,因高温高湿,最易暴发炭疽病。在这段时间,除做好栽培场所的通风透气外,还应尽量减少叶面喷水和兰盆浇水次数,最好停止喷水和浇水,争取把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当相对湿度过大难以控制时,也可用鼓风机或电风扇定时吹风,对控湿十分有效。炭疽病一般在春夏季开始发生,7~8月最严重,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机喷药,不仅要喷叶面,更要喷叶背,这样才能彻底灭菌。对预防不力、已造成炭疽病蔓延为害并入土侵害到兰根的,光靠表面喷药已不能根治,一定要换盆换土,把整盆兰花倒出,除去旧土,剪去病叶、病根、病芽,用清水洗净,再用10000倍喷克稀释液喷叶,并浸泡兰根2~3h,取出晾干后重新用新土上盆。若再用旧兰盆,一定要清洗,浸泡农药消毒,并曝晒1天。也可在新叶抽出时,定期定时交替喷药,50%多菌灵500倍,50%克菌丹500倍液,50%苯菌灵1500倍,0.5%~1%等量式波尔多液,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10天1次,共4-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