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古在力数学教案8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教案

第四课时 课题 教学目标 积的变化规律 时间 10.20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与学教法:演示讲解法。 法 学法: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法。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图片 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饿规律。 1、研究问题,概括规律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 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每组算式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吗?试试看 6×2= 20×4= 6×20= 10×4= 6×200= 5×4= 组织小组交流 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怎么变化?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有发现了什么? 8×4= 25×160= 40×4= 25×40= 20×4= 25×10= 引导学生概括: 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 (3)整体概括规律 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2、验证规律 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6×48= 17×12= 26×24= 17×24= 26×12= 17×36= 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3、应用规律 完成例4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9的1-——4题 二、研究“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积变化的规律“。 个人修改 仔细观察我们的统计结果,看看从统计表和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完成下列计算,说规律。 18×24= (18÷2)×(24×2)= (18×2)×(24÷2)= 105×45 (105÷5)×(45×5)= (105×3)×(45÷3)= 2、组织全班交流,概括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它们的乘积不变。 三、巩固新知 1、书上练习九的1、2、3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到原来的 ,宽扩大到原来的4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 五、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第59页4、5 板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1) 6×2= 8×125= (2) 8×4= 25×160= 6×2= 24×125= 40×4= 25×40= 6×200= 72×125= 20×4= 25×10=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 。 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教案

第五课时 课题 教学目标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例5) 时间 10.21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学会速度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演示讲解法。 学法: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法。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介绍学生未知的交通工具(陆、海、空到宇宙方面)的运行速度,自然界一些动物的运行速度等等 2、你还知道哪些运行速度?学生展示搜集的信息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 1)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千米。 我们把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还可以说成: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25米。可以写成225米/分钟 。(用统一的符号表示速度) 2)普通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 小林每分钟走60米 师:还可以怎么用数学语言叙述?这些用符号怎么写呢? 师:每小时,每分钟都表示单位时间。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小时、每分钟、每秒、每日等等 3)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 2、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千米? 独立计算并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改变其中一题,求时间或者求速度。 问:你能发现速度、时间与路程有什么关系吗? 三、巩固新知 1、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 2、蝴蝶的速度每分钟500米,写作 —— 3、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写作—— 4、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5千米,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小强每天大约跑步多少米? 5、练习八第8、9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八第10题 个人修改 速度×时间=路程 教后反思:本节课,学生们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测试 (两课时)(10.22-23)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

本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垂直和平行56-57页 知识与技能: 时间 10.24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教法与学教法:演示讲解法。 法 学法: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法。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铅笔、小棒、展示板、三角板、直尺、手工纸、挂图学具准备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提出问题: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个人修改 些图形?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一)动手操作,反馈展示。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摆完后,小 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小棒摆在展示板上。 分类情况。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预案: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a.分为两类:交叉的一类,不(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交叉的一类;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b.分为三类:(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图形特征。 交叉的一类,快1、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要交叉的一类,号。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不交叉的一类; 这样分? c.分为四类:2、尝试把摆出的图形进行分类。(教师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说明分类的标交叉的一类,快准) 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一类,交3、把铅笔想象成直线,再次分类。 叉成直角的一4、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 类。 师:同学们,我们在对物体进行分类时,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也就有 了不同的分类结果。根据我们今天这堂课研究的需要,如果按照“相交” 或者“不相交”来分的话,大家认为应该怎样分? (三)归纳特征,构建新知 1、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 相互位置关系的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 2、再次分类,并归纳“平行”与“垂直”的特征,让学生质疑。 3、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认识平行与垂直。(揭示课题) 4、其实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你们看:书本面相邻的两 边是互相垂直的,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的。同学们,你们还能找一找、 想一想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 行的?找到后快快把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学 5、学生试着说概念 师归纳总结并板书。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一)折纸 1、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生活中很多的平等线与垂线,那要是给每个同学一 张这样的不规则纸,你们能动手折一折,折出垂线与平行线吗?这可有一 定难度,愿意接受挑战吗? 2、学生动手折垂线,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大家都折出垂线了吗?哪个小老师愿意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你是怎样折的?

古在力数学教案8

教案第四课时课题教学目标积的变化规律时间10.20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hvcu3nlg19da6a52gje3fmdy9ulfu00gf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