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知识点
课程代码:00456
第1篇 德育心理 第一章 德育心理概述
第一节 我国的传统德育心理思想
1.关于道德认识的思想: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非常强调道德认识对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所其的作用,例如,孔子认为,有了认识才会有坚定的信念。 2.关于道德情感的思想: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总是把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结合起来论述。如王守仁也明确指出:“今教童子”必须“调理其性情”。 3.关于道德行为的思想:在知行关系上,我国不少思想家强调行的重要,重视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的培养。如孔子、荀子等人的思想
4.关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内求说与外铄说。这两种观点并非是绝对对立的,它们都肯定先天因素是品德赖以形成的前提,重视环境和教育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不过是着眼点不同罢了。
第二节 德育心理研究的范围
1.现今品德心理研究的理论构想和研究方法,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的道德判断的研究。 2.德育心理研究的范围有哪些?
(1)道德认识;(2)道德情感;(3)道德行为;(4)道德价值取向 3.道德认识包括儿童和青少年掌握的一系列道德概念和道德观念以及从这些道德概念和道德观念中逐渐形成的观念体系(道德观)。 4.道德认识对一个人的道德观起着内部指导作用。
5.道德发展的引导机制是道德认识,而其核心因素则是道德判断能力。
第三节 德育心理研究的任务
1.什么是品德发展? 2.什么是品德教育?
3.德育心理研究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1
第四节 德育心理研究的方法
1.德育心理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2.最早由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应用的间接故事法和道德两难故事法主要是把道德矛盾投射在道德情境故事中,进而从中捕捉他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价值取向。
第二章 道德认识的发展
1.什么是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2.什么是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第一节 道德认识发展概述
1.道德认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人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要经历两种过程:理性化过程、社会化过程 (2)理性化过程,也就是形成道德认识的过程,发展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的过程。
(3)道德认知发展学者把儿童的道德发展看作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 (4)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还必须以儿童的社会认知为前提,即儿童必须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2.道德认知发展学者把人的道德判断和推理看作是一种认知结构。
第二节 道德观念的发展
1.如何理解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理解)
(1)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 (2)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3)从服从到公平(或平等)再到公道(公正) (4)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处罚 (5)理论的概括:从他律到自律
年长儿童的道德判断已从他律水平逐渐过渡到自律水平; 儿童只有达到自律的水平,才可能具有真正的道德品质。
2. 皮亚杰揭示了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进程,把儿童的道德判断区分为他律和自律两种水平。
第三节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2
1.柯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2.皮亚杰的道德发展两个阶段:他律与自律
3.柯尔伯格把皮亚杰的两个阶段改为六个阶段。(哪六个阶段?) 4.柯尔伯格描述的德性发展的六个阶段是从儿童期一直延伸到成人期。 5.概括来说,柯尔伯格认为,道德控制的发展水平是从个体水平,经由社会水平向道德理念水平发展的。
第三章 道德情感的发展
第三节 立身处世态度的形成
1.态度及其构成要素?
第四节 移情或通情能力的发展
1.移情或通情能力发展的三个水平:个体水平、社会水平、综合水平。 2.移情能力的培养是道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四章 道德行为的发展
1.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
2.观察学习有注意、保持、复现、动机等四个过程。
第一节 道德行为发展概述
1.雷斯特把人的道德行为过程概括为哪四种成分?
第二节 观察学习与道德行为
1.班杜拉根据研究认为观察学习可分为:获得与操作阶段。
获得阶段:注意过程、保持过程 操作阶段:复现过程、动机过程 1.影响观察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节 思维表征作用与道德行为
1.什么是思维表征作用? 2.两种思维表征能力
3.简述思维表征作用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第四节 自我调节过程与道德行为
1.什么是自我调节过程?
2.理解社会学习理论中三个概念间的关系:认知、行为、环境。
3
第五章 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1.罗卡奇把价值观区分为工具性价值观与终极性价值观两类,体现了他对价值观的深层结构的认识。
第二节 正确、健康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
1.海因兹偷药是经典性的道德两难情境
2.柯尔伯格根据道德两难情境研究把人的生命价值观念的发展划分为来六个阶段,哪六个阶段?
第三节 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
1.科学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问题:
(1)把握好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2)把握好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六章 德育模式
1.发展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的理论依据是道德认识发展理论 2.形成正确立身处世态度的德育模式的理论依据是道德情感发展理论 3.培养行为自控能力的德育模式的理论依据是现代社会学习理论 4.价值观辨析的德育模式的理论依据是价值观辨析理论
第一节 德育模式概述
1.什么是德育模式?
2.按照品德心理结构,可以把德育模式分为哪几种?
第二节 发展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
1.发展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的教育方略是什么?
第三节 形成正确的立身处世态度的德育模式
1.形成正确立身处世态度的德育模式的教育方略是什么?
第四节 培养行为自控能力的德育模式
1.培养行为自控能力的德育模式的教育方略是什么?
第五节 价值观辨析的德育模式
1.价值观辨析的德育模式的教育方略是什么?
4
第七章 道德发展的评定方法
第一节 品德发展的评定方法
1.如何判断品德评定方法的优劣? 2.简述品德评定的方法有哪些? (1)道德认识的评定方法: (2)道德情感的评定方法: (3)道德价值取向的评定方法:
第2篇 学习心理 第八章 学习心理概述
1.什么是学习?
2.简述学习心理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3.论述学习心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九章 学习的性质
1.本章【要点提示】的内容 2.概念题:
试误、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顿悟、建构、心智的具身性 3.简述学习的基本规律
4.简述尝试错误(试误)的学习过程 5.简述信息加工的基本过程。
6.建构主义的各个理论分支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种主要的取向:个体建构和社会建构
7.学习是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和社会互动的过程。
8.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意义不独立于主体而存在,个体的知识是由主体建构起来的。
9.维特洛克提出了“生成性学习”的理论,其关于学习的观点是什么? 10.论述人的学习是顿悟性的还是试误性的?
第十章 学习过程
第一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