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马克思课哲学笔记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专题一

一、传统的方法 1、阶级分析法

现在基本不讲了,于是资本家就成了成功人士,无产者就成了弱势群体。 思想的优胜劣汰靠实践。

现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污名化了。

现行的教材都是反马克思的,是教条的、形而上学的,是意识形态化、政治化的。 有一个名词叫“封建的社会主义”,比如毛泽东时代、朝鲜、东欧以及苏联。 研究任何问题都不要停留在情绪化的阶段。 2、经济分析法

把一切问题的根源归结于经济,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就都能解决。 3、历史分析法

将研究的问题放回当时的历史时空当中。如德里达、福科、齐泽克以及拉康等人的观点(镜像理论、集体无意识等)。 二、本单元的方法 1、现象学方法

面向事件来研究,既不神化,也不恶化,要研究真实的生活。研究问题要深入社会背景。

由历史主义导出的相对主义,其背后都意味着虚无主义(无好坏无是非)。 现象学(Phenomenology),用“显现学”来表述更好,它是研究如何将事情如其所是地显现出来的科学,是探讨事情的本质如何显现、显示自身的哲学。著名代表人物有胡塞尔、海德格尔。 2、基本原则

面向事情本身,通过“还原”而直接面向前认识的事情本身。

专题二

一、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1、基本概念

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科学的概念应该广泛而非仅指自然科学。 研究方法就是正确的原则、方式和理论,分为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三个层次。本课程所讲的就是方法论层次。 2、研究方法类别

现代西方的研究方法分为两大派: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

科学主义的代表是机械论,是物理的世界,是实证的、因果的、数学化的、价值无涉的,总之是还原与实证。

人文主义则是主题参与其中的符号的意义的世界,是直观的、体验的,提倡表达与理解,总之是理解与运用。 3、科学研究方法的思想渊源

人本主义思潮(刺猬哲学):唯意志主义----生命哲学----存在主义 科学主义思潮(狐狸哲学):实证主义----马赫主义----逻辑实证主义 4、现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偏颇与局限性

科学主义方法的局限性:机械地将自然科学的方法作为普适的方法强加给人文社会科学。这完全是自然科学认识模式扩散所产生的偏见,严重损害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独特性质和内容。

人文主义方法的局限性:在否定唯科学主义或实证主义的同时却极端地否定了客观的、因果的、规律性的研究,进而面临着否定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危险,目前并未完全克服还原论的思维模式。

5、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正确理念

(1)必须坚持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些个别行为和个别状况,而必须用一系列的社会关系、社会原因来说明。用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社会事实只有通过与其他社会事务的整体联系才能得到说明。

(2)必须坚持实证性与理解性的统一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它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意志和计划的结果,是主观观念和精神的对象化结果。因而强调“理解”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强调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这无可厚非。但把这两者根本对立起来,显然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概而言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上与自然科学应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应该坚持实证性与理解性相结合。

(3)必须坚持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

在科学史上一直有这样一种观点:科学的使命就在于追求客观真理,它不应该与研究者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相联系。

上述观点虽然维护了科学的客观性和纯洁性,但这个原则事实上即使是在所谓的纯粹的经验科学内也难以坚持。

因为,在自然科学范围内,它的认识对象虽然是客观的,但由于任何科学活动必然同时又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由不可能与价值无涉的人来实现的社会实践(有选择、有目的),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实现价值中的客观性。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1、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它是指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的基本观点

(1)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 (2)实践的观点 (3)联系的观点 (4)发展的观点

(5)对立统一的观点 ……

3、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方法论启示

(1)人类社会具有客观性及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从社会现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去把握它的规律。

(2)社会是一个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各要素在“相互联系”中发挥其作用,所以,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要用联系的眼光看待社会现象或事物。

(3)社会事物和自然事物一样,都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所以,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现象或事物。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现象或事物也是矛盾在推动发展的。因此,从事设会科学研究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从经济关系中寻找根源的方法 (2)阶级分析方法

(3)历史分析方法

(4)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5)总体性方法 ……

专题三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

一、现象学方法概述 1、概念

现象学(Phenomenology),即显现学。“现象”即“显现”,指事情自身不断显现(展示)的过程和结果,,现象学就是研究如何将事情如其所是的显现出来的科学,就是探讨事情(的本质、意义)如何显现、显示自身的哲学(方法)。

(1)胡塞尔:事情如何在意识中显现自身。(悬置存在、直观意识) (2)海德格尔:把事情如其所是地揭示出来。 (3)解释学(语言现象学):通过语言、文本把意义解释出来。 2、现象学方法

(1)现象学的基本原则(核心思想):面向(回到)事情本身。通过“还原”、“悬置”而直接面向(回到)前认识的事情本身。即,在最直接显现的事情没有得到澄清之前,不得设定任何间接的东西。

这是自笛卡尔以来所建立的一条为科学奠基的原则,它由康德的批判主义所深化,而在休谟哪里则体现为经验实在论。胡塞尔要建立严格科学的哲学,必须从这一前提出发:“人对事物本身”。所谓“回到事情本身”无非是回到直接自明、不可怀疑的东西。

胡塞尔:事情就是意识,就是纯粹意识中的(先验)纯粹现象。

胡塞尔在后期提出了“生活世界”的概念,影响非常大,引起了20世纪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从而形成了各种或隐或现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海德格尔:事情就是存在。

马克思:感性存在的人的实践活动和显示社会生活。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最大特点就是实事求是,它反对从本本和道听途说出发,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

(2)现象学方法:就是一种将事情如其所是地呈现出来的方法。“Phenomenology”本身就意味着“将光投射在……之上”,即照亮、显示、揭示和阐明。

在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现象学家那里,作为方法的现象学其精髓是体验(直观)及其言说(描述/道说)。

在马克思主义那里,作为方法的现象学是什么样的呢? (这里好像缺了一块)

****************************************************

当今生活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几种异化现象

异化劳动观导致异化的人学观

劳动异化在哲学上意味着人类本质的异化或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国民经济学把劳动者只是看作劳动的动物,只是看作仅仅具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牲畜”,劳动者和他的生产对象、产品被看作同样的“自然物”,而劳动者同这些自然物本应是属人的关系却被忽略了。人只是劳动载体、机器。

人成了劳动的奴婢。 一、异化概述

异化(Alienation),愿意为分离、疏远、陌生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指主题在自

己的发展过程中,将自己的本质外化出去,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客体),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转过来反对主体自身。

1、把异化真正提升为一个哲学概念来运用始于黑格尔。但黑格尔仍是在该词固有的基本涵义上、在外化和分离的意义上来使用它的。(理念----自然----精神)

2、费尔巴哈首先赋予“异化”以引申的哲学含义:主题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同主题本身相脱离,成为主题的异在,而且反客为主,反转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

3、真正使异化概念流行起来的人是马克思——对经济社会领域中异化现象的揭示。 二、政治异化:权力崇拜

几个关键词:政治崇拜、民主的虚幻、极权专制——人成了权力的奴婢 三、科学技术异化:“科学技术”和工具理性上帝化

“上帝死了”,科学技术和工具理性代替上帝走向圣坛,宰制一切。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成了理性的全部,代替了价值理性。

“在这个世界上,技术也使人的不自由变得非常合理,并证明技术使人不可能成为自主的、不可能决定自己的生活。” 四、文化异化:消费主义化

在市场技术世界中,文化与大众传媒相结合,与消费主义相妥协,成为消解人的主体性和个性,替资本辩护的意识形态,成为统治和奴役的工具。

所谓大众文化,是借助于大众传媒而流行于大众之中的通俗文化。它融合了艺术、商业、政治、宗教和哲学等各方面,在闲暇时间内操纵广大群众的思想和心理,培植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提出的所谓“文化工业”,意指凭借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商品化的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 五、物化:物对人的异化

物化的内化,即物化不只是作为一种统治人、支配人的外在的力量和结构而存在,而且是内化到人的生存结构和活动方式之中,变成一种物化意识。人自觉地或非批判地与外在的物化现象和物化结构认同的意识状态。具体说来,它是指这样一种生存状态:物化的结构逐步积淀到人们的思想结构之中,人从意识上缺乏超越这种物化结构的倾向,反而将这种物化结构当作外在的规律和人的本来命运而加以遵循与服从,由此,人丧失了批判和超越的主体性维度。

人成了物的奴婢 人的社会性本质与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马克思对人的社会性本质的这一还原,与国民经济学和以往一切自然科学使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相分离、相对立的自然主义有根本的区别。他认为从实践方面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因此他们统一于社会生活,于是它还原到了人与自然本源地相统一的“事情本身”,具有任何人无法否认、无法回避的直观的明证性。

*********************************************************************

现代经济学认为马克思理论中存在的根本问题?

1、马克思理论是经济决定论,历史的发展、文明的演进是多种因素互动的结果,而不是由某个单一的因素决定的;

2、马克思理论隐含的两个假设:一是资源是无限的,故他认为只要解决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就会创造出无穷无尽的财富来;二是认不是“理性”的,工人只要掌握了生产资料,就会自觉把劳动作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而资源稀缺和理性假设是现代经济学和市场机制运行的两个基础性前提。 *********************************************************************

专题四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辩证法的通常理解及其局限 1、辩证法的特性

物质的运动性

“形而上学”的对立面 2、???

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历史 1、辩证的历史演变

(1)古希腊时期的诡辩论 (2)古典哲学初期的辩证法 (3)黑格尔的辩证法 2、形而上学的历史形态

(1)作为学科的形而上学 (2)作为方法的形而上学

三、辩证法的自在性

1、辩证法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世界就是无限多种的物质形态以及无限多样的运动所构成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过程。因此,就物质世界本身来说,并不存在于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

2、辩证法又是人类思维所固有的,人类思维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查无,也是一个辩证的运动过程,也不攒在一个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

3、辩证法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所具有的,人类的主管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二者在结果中彼此一直。这是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无条件的前提,人类的认识运动在自主性上也不存在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

4、辩证法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所固有的,人类的实践活动是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世界对人的生成和人对世界的生成的对立统一。人类的实践活动在自在性上也是辩证的,也不存在一个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

四、辩证法的自为性

1、作为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辩证法,不是世界本身的自在的辩证法,而是作为世界观或理论思维方式的辩证法。这就是辩证法的自为性或自为形态的辩证法。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只能是两种世界观理论,两种理论思维方式的对立。

2、自为形态的辩证法理论,其实质内容是以概念的辩证运动去表达“对象本质自身的矛盾”,以“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提供“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只有用自为的辩证法即概念的辩证法,才能反映这一矛盾,没有概念的辩证法,世界本质的自在的辩证法对人来说只能是“有之非有”、“存在着的无”。

3、自为的辩证法即概念的辩证法,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是思想史的总结,他把他的概念、范畴的自己发展和全部哲学史联系起来了。

专题五 辩证法的逻辑和历史依据

一、辩证法的逻辑根据

1、辩证法是人所特有的,是人的存在方式的一种表现。

2、辩证法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不能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方法,后者是对具体对

马克思课哲学笔记

专题一一、传统的方法1、阶级分析法现在基本不讲了,于是资本家就成了成功人士,无产者就成了弱势群体。思想的优胜劣汰靠实践。现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污名化了。现行的教材都是反马克思的,是教条的、形而上学的,是意识形态化、政治化的。有一个名词叫“封建的社会主义”,比如毛泽东时代、朝鲜、东欧以及苏联。研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htii3nbix1cf865breu5a66i6tmb7010t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