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整理]东莞市城市与社区绿道规划及设计技术指引.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东莞市城市与社区绿道规划及设计技术指引

-------------

-------------

东莞市城市与社区绿道规划及设计技术指引

(初稿)

第一部分 绿道慢行道

一、组成

绿道慢行道包括人行道、自行车道以及绿道红线范围内的登山路径等。 二、色彩

新建绿道慢行道统一采用暖色系,以彩色沥青为主要面材。

软基路面以及可能发生水淹的路段可以考虑使用暖色透水砖。 其他因条件限制不宜采用彩色沥青的,可采用暖色调彩色水泥或暖色调压模水泥。

改建路面两侧应加上暖色标注线,中间按照规定距离(见后章节)加暖色自行车标识。

登山径应尽可能使用当地产建材,因地制宜,厉行节约,减少高档大理石用量。

三、 选线

城市以及社区绿道的主要功能仍然是满足休闲需求。不应将其与城市公共自行车道以及慢行道混为一谈。其关系是在城市以及社区绿道建设完成后的基础上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道以及城市慢行道系统。因此,城市以及社区绿道选线因该贯彻“轻松惬意、舒适安全”的原则,优先满足休闲出行需求。选线原则有:

(一)绿道应尽量利用有较好绿化基底的道路系统,以保证景观效果。社区绿道应保证有行道树可以遮阴。

(二)应与区域绿道连接成网。 应在镇(街道、园区)内形成独立环线网络,尽量贯穿镇中心区、各主要居民点,为居民提供出行便利。

(三) 绿道应尽量串联连接社区公园、绿地、广场和景区等公共休闲场所; (四)绿道应考虑与公交系统良好对接。

(五)绿道应在原有景观基础上优化升级,避免大拆大建。

(六)绿道选线应结合镇(街道、园区)原有环境整治工程计划以及宜居城乡建设工程计划统筹开展,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

-------------

四、 设计 (一)一般宽度

1、原则上绿道与车行道之间应设置1.5米以上绿化隔离带,自行车道宽2.5米以上,人行道宽1.5米以上,自行车道与人行道间有1米以上绿化隔离带。

2、用地条件受限的,应保证绿道与车行道之间有绿化隔离带或安全防护栏,自行车道宽2米以上,人行道宽1.5米以上。

3、登山径宽度在1.5米以上为宜。 (二) 类型宽度

根据自行车行道与人行道的关系可分为分离型、并行型、混行型三类。 1、分离型:

-------------

-------------

2、并行型:

3、混行型:

-------------

-------------

有条件的镇(街道、园区)应在市财政资金配套建设标准内优先选用分离行绿道建设模式。 五、工程类型

根据慢行道的工程建设强度,经过与有关部门协商,我市城市及社区绿道建设分为完全新建型、重度改建型、中度扩建型和轻度完善型四个类型,并制定相应界定条件(见表1-1)。

原则上慢行道以完全新建型和重度改建型为主。

表1-1 慢行道按工程建设强度分类表

分类 建设要求 慢行道宽4米以上,其中自行车道宽在未人工建设场地上新建慢完全新建型 2.5米以上,面材采行道。 用彩色沥青,人行道宽1.5米以上。 万元 每公里约85用地条件 造价 -------------

[整理]东莞市城市与社区绿道规划及设计技术指引.

-------------东莞市城市与社区绿道规划及设计技术指引--------------------------东莞市城市与社区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hqnk6qydm3y3j84vsq02xzhu2kzfw009q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