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赣榆泥鳅大王乔宗礼
站在乔宗礼养殖泥鳅的水塘边,天正下着小雨,雨点落在水塘里,泥鳅们欢快地跃出水面。
在水塘边,记者与这位土生土长的赣榆县墩尚镇农民有了以下对话——
记者:这个水塘面积有多大?
乔宗礼:大约一亩六七分吧。
记者:这个水塘一季泥鳅能收获几百公斤呢?
乔宗礼:几百公斤?哈!我是以吨为计量单位的。这个一亩六七分面积的水塘,一季能收获12吨!
记者:12吨?
乔宗礼:就是。专家们开始都不相信能有这么高的养殖密度,但我经过多年的探索,摸索出了这种养殖方法。可以说,我的这种技术是独一无二的。现在我家160亩水面的养殖密度都有这么高。附近乡亲们养的也差不多。
记者:这12吨泥鳅能卖多少钱呢?
乔宗礼:大概四五十万元吧。
记者:这么多?这不等于说,一亩水面就能出30万元的毛收成吗?
乔宗礼:是的。每亩的纯收入一般都在10万元以上,最高的能达25万元。可以买一辆轿车了。去年底,头一回出售泥鳅的一对农民夫妻,接过经销商的货款时,两人的腿都哆嗦了——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从来也没想到养泥鳅这么赚钱。
记者:你什么时候开始养泥鳅的呢?
乔宗礼:这话说起来长了。我今年45岁。1980年高中毕业后,因为家里穷,就到外地打工。在安徽合肥,我看到那里的泥鳅卖得特别俏,
每斤价格能卖到八九毛——那时候的八九毛啊!而在那时候,我们家乡人是不吃泥鳅的,我想,这不是好买卖吗?就在安徽买了点抓泥鳅的工具,动员家里人与我一起抓泥鳅,抓了就运到合肥去销售。1984年,在合肥水产市场上,两个来自上海外贸系统的工作人员注意到了我,他们要求我专门给上海供货并出口,这两人一下子就给了我5000元定金。天呐,那时候我哪里见过这么多钱!我用这笔钱买了一辆三轮的农用车,专门用来送货到上海,并发动家乡的人一起抓泥鳅。
通过上海外贸系统的朋友,我认识了一位日本客商,从此逐渐打开了外销市场。由于泥鳅供不应求,2001年,我开始在自己的家乡人工养殖泥鳅。起初不懂技术,多年摸索,积累了很多经验,现在我可以说是“泥鳅养殖专家”了。
记者:现在你们这里有多少人开始养泥鳅了呢?
乔宗礼:多了。光我们镇就有1.6万亩的养殖面积,全县目前有2.3万亩,养殖户达5000多户,而且面积还在不断扩大,年底可达3万亩。我们成立了泥鳅养殖协会,统一养殖技术。因为我们这里养殖规模大了、出口规模大了,海关专门在我们养殖基地安装了监控系统,我们什么时候投放饵料、什么时候收获泥鳅、什么时候装集装箱,都提前通知海关,
海关打开监控器,看得就像在现场一样清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泥鳅养殖质量符合国际要求。
记者:养殖规模大了,你担心以后泥鳅销路会有问题吗?
乔宗礼:不担心。我现在担心的是面积还不够大。所以,县委县政府给了我们很大支持,尽快做大泥鳅养殖基地。你说为什么不担心?因为我们除了出口日本、韩国,也已经打开了国内市场,北京、大庆等城市来要货,出的价格比外国人的还要高。泥鳅有水中人参的称号,现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泥鳅的价值了。
再说,韩国、日本人吃泥鳅,就像我们中国人吃肉一样寻常,餐桌上一般是少不了泥鳅的。而他们那里的养殖面积逐渐萎缩,所以,现在,我们这里成了他们那里的主要货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