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武汉初三四月调考语文试卷分析
尖锋教育 向老师
(一)语文基础知识
此次调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适中。字音、字形、词语辨析、及语病考查的都是常见的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和已掌握能力较容易解答。
第1题 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 , 难度为易。答案为B. “淘冶” 中的“淘”错误非常明显,正确的写法应该是“陶”;“鄙薄”的“薄”为多音字,书面语读“bò”,口语读báo,此处应读“bò”。
第2题 考查词语的辨析,难度不大。答案为A. 第一个空选“推诿”。推诿:推卸责任,推辞。往往不带宾语。推脱:推卸责任。后面需要带宾语。第二空选“必需”。必须:只做状语,用在动词或主语前面,强调事实和道理一定要怎样。必需:表示“一定需要有,缺少了不行”,相当于一个形容词,一般用于修饰名词,做定语。第三空选“含糊其辞”。“含糊其辞”与“含混不清”都有不明确,不清晰的意思。但前者含有“为掩盖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而故意将话说得含糊”的意思。
第3题考查病句。学生最头疼的就是在一堆病句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句子,有的考生可能还会产生一种看什么句子都像病句的错觉。此题只要选出一个错误项,所以题设难度相对较小。答案为B。B选项找出句子的主干,简化为:贯通是通道。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 此题语病搭配不当题型为常见题型,学生在平时复习中如能落实,难度不是太大。 第4题考查排序题。答案选D。排列语序题主要考查语言的连贯,基本要求是连缀句子,将思想表达清楚,不乱不涩,考虑好前后的贯通和衔接的紧密。根据心态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语句的前后链接可以做出判断。做此题学生可以灵活地应用排除法。 (二)实用文:
选文是李公明的“公天悲剧”与“雾霾政治学”,这是一篇社科文,具有很强的社会时事性。主要涉及环保与政治的主题。文章结构还是比较清晰的,由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进而导致“公地悲剧”的现象,引出“公天悲剧”(“雾霾悲剧”)以及二者异同,再阐述“雾霾悲剧”产生的原因,与政治密切相关,由此在学术上产生的生态政治学,以及生态政治学研究的内容,最后提出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治理雾霾。本部分考查的题型与元调和去年中考题型相比略有变化,没有信息推断题。考查的是三道细节题,需要考生把三道题的每个选项都回归原文,并做出对比,就能做出选择。但要拿到满分,还是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加上细心。总体来说难度适中,较往年有所提升。
第5题考查学生的细节概括能力,答案为C。C选项为强加因果。强加因果也是实用类文本题型中常设置的陷阱之一,考生应引起重视。“公地悲剧”的发生是由于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
第6题考察学生的细节概括能力,答案选D。与“公地悲剧”不同,“公天悲剧”所代表的并不是一个人的利益,而是以族群、民族、国家等名义,是一种公共利益与更大的公共利益的冲突。还是与人们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有关。
第7题考察学生的细节概括能力,答案选B。生态政治学研究的内容不仅含有国家统治集团如何在各种利益博弈之间作出决定,而且还包括研究国家机器和政治意识的强大力
量如何渗透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两难争议的所有方面。此题也是实用类文本题型中常设置的陷阱:断章取义或以偏概全。 (三)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依旧考的是人物传记。考查重点仍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意理解、翻译文中的句子。题型稳定,难度适中。
第8题考察常用实词,四个选项词均为初中接触过的字义。解答此题,找到选项对应的文中原句,将选项意思带入原文进行检验,可得到正确答案C。
第9题考察常用实虚词“之”的用法,难度不大。B选项为助词“的”,其他三项为代词。答案选B。
第10题是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查。解答此题,要找到每个选项对应的句子,依据文章内容进行解答。A项,原文是说仁杰一年中审理的17000例案件,没有一个认为冤案要求申诉的。B项,仁杰跟尧舜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原文是说自己遇到了像尧舜一样的明君。D项,狄仁杰并没有劝谏高宗要勇于变法, 而是劝谏高宗要严守法令,不能朝令夕改,随自己的喜好。答案选C。
第11题考查文言翻译,难度为易。考生解答时候应逐字对应翻译,尤其注意关键字(如:闻、忤、然)的准确含义。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答案为:我听说违抗君王,违背君主,自古以来都认为是很难的事,我认为不是这样的。(4分。“闻”、“忤”、“然”各一分,句意通顺1分。)
(四)古文默写
此题沿袭往年的考察方式。前三题是直接默写考察,第四题是考察课内所学诗文中重点词句和感情态度。
12题答案为:.①零落成泥碾作尘 ②海上生明月 ③肯将衰朽惜残年 ④菊花 相思之苦(10分,每空2分。前三空错一字不得分,后两空理解正确即可)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坚持武汉中考命题的一贯风格,此次依然是一篇抒情散文,选自名家毕淑敏的“节令是一种命令”,文章通过作者买菜听菜农讲蔬菜的节令一事,联想到蔬菜的生长和人的成长之间的巧妙联系,表达了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有过程的,要学会遵从大自然的法则,表达了应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思想感情。
在题型上,考查了要点概况、修辞手法、重点词句理解、文意把握以及主旨探究这些常见题型。
第13题考查考生要点概括能力,要求结合文章分析。
参考答案:(1)特点:小、青、坚硬(2)分析:①采用比喻手法,把西红柿比作银粉色的乒乓球,绘其形小;②用“柿蒂部羽毛状的绿色”句子,描其色青;③“很坚硬地硌着我的手”,用触觉感知其质地坚硬的特点。
考生只要细心,学会用原文语句提炼和概括,难度较易。
第14题考查重点词句的理解。
参考答案:采用比喻的手法,意在揭示冬天的西红柿不是按照其自然的生长规律成熟的,而是通过在温室里用炉火烤,用药熏使其成熟,用保青剂或保红剂使其色泽美观,是自然界的假货,违背了自然规律。 第15题考查内容探究及作品的情感。
参考答案:(1)人无法改变自然规律,人在自然法则面前改变显示的真实是没有意义的,年轻年老都是生命的流程,不必厚此薄彼,否则是对造物的大不敬。应尊重自然规律,去锻造出心灵与年龄同步的舞蹈。
(2)借上帝的笑脸抒发作者对那些试图超越正常成长状态的人的否定和讽刺。
第16题考查文章主旨的把握。借对标题的理解考查考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参考答案:(1)表层含义:对植物的生长来说,要根据不同的时令特点种植相应的蔬菜,尊重自然法则和规律,将节令作为一种命令。
(2)深层含义:人的成长和生命的成长,要尊重自然规律,不同的年龄也要有相应的安排及表现,心灵的成长要与年龄同步。 (六)综合性学习
第17题设计调查问卷题。此类问题与往年调查问卷题目类型相似,题型稳定。 针对选题“影响我们与父母(长辈)沟通的因素”,设计调查问卷,要求考生写四个调查问题。此题可从影响学生与父母沟通障碍的原因入手,可多角度的展开思考,设计问题。答题要点必须扣住“要素”来提问。
答案示例:(1)请问你认为代沟会影响我们与父母的沟通吗? (2)请问你认为父母的教育方式会影响我们与父母的沟通吗? (3)请问你认为学习成绩会影响我们与父母的沟通吗? (4)请问你认为性格会影响我们与父母的沟通吗?
第18题考查口语交际。临近中考,父母变的焦虑,围绕这个话题写几句话使他们能够安下心来。此题的切入重点是父母产生焦虑的原因,即学生考试后对学校的选择以及对未来人生的影响等方面。考生紧扣住“个人选择方向不同,面对选择结合实际情况,让父母放心”来组织语言,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略
(七)作文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阳台安装了向外推开的窗户,但为了空气流畅,窗户长期开着,几天前发现窗户竟然关不上了,可能是长期未关的原因,窗扇变了形。在抱怨窗户质量问题的同时,也有了一些别样的感悟:窗扇与窗框如同人与规则,如果制定的规则总是搁置一边,那么天长日久,没有规则约束的人是否也会像没有窗框约束的窗扇一样变形呢?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义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引导思考:规则与成长
窗扇与窗框如同成长与规则。《劝学篇》曰“木直重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在成长的过程中,人需要社会家庭等规范我们自由的天性。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人能成 材成器,社会能和谐共处。规则需要被尊重,被执行,不能只是纸上的文字。 这样想来命题人的立意不言而喻,规则就是让我们成长的框架。不遵守规则,肆意 生长最后只能成为蓬草而非栋梁。
第18题考查材料作文 【审题立意指导】
【关键词】 “人与规则”、“约束”、“天长日久”、“变形”(后果) 【立意分析】
材料中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例:窗户因为长期未关终至变形。紧接着材料中给了我们一个“感悟”,这个“感悟”既是材料给予我们的提示,同时也是一个限定。
一方面,提示告诉我们“规则”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对“人与规则”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树立一定的规矩,用以约束我们的行为。
另一方面,提示还告诉我们“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如果制定了规则但不去遵守,那么随着时间的发展,缺乏规则约束的人也一定会像窗扇一样变形,导致悲剧的结局,从这个角度来看,“不遵守规则”的危害性也是立意的要点之一。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确定立意为:制定了规则,还需要严格的遵守,否则这个规则就是没有意义的,最后的结果一定还是会走向悲剧。需要注意一下的是,原材料虽然是以一个疑问的语气提出了这个观点,看似还有讨论的余地,但实际上,这里材料本身已经对我们的立意进行了一定的限定,如果你将立意设定为“没有规则约束也不会变形”,那么可能偏离了出题者的本意。
【文章“类别”和“档次”】
作文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来评价。
“内容”分为四个层次。一类文:切合题意,主旨鲜明,材料典型。二类文:符合题意,主旨明确,材料较典型。三类文:对题意的理解不充分,主旨含混,材料缺乏典型性。四类文:对题意理解不准确,主旨不清,材料混乱。
“表达”分为三个层次:优秀、合格、不合格。“优秀”: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字迹清晰。“合格”: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段有游离现象),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错别字或病句),字迹较清晰。“不合格”:结构不清,思路混乱,语言不通(有大量错别字和病句),严重影响语意的表达。
评价共设五个类别,一至四类文又分设上下两档。作文的“类别”以“内容”为依据来确定,“类别”的档次以“表达”为依据来确定。评卷时,先依据“内容”来确定不同的类别,再依据“表达”来确定上下档次。第五类只需从“表达”方面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