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与鉴定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与鉴定

课 次:2

课 题: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及其提取与分离

一、教学内容:

1.中药中各类化学成分概况简介。 2.各类化学成分简要介绍。

3.中药化学成分溶解性(极性)比较。

二、课堂目标:

1.说出各类中药化学成分的名称,并简述有效与无效的含义. 2.叙述中药有效成分的定义。 3.详述糖类、蛋白质(氨基酸)、油脂和蜡的基本结构、性质及药用价值。

三、教学内容: 本章教学内容太多,计划分四次课完成。许多中药化学成分及中药化学术语对学生来说特别陌生。因此,教学中注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中药化学新概念. 教学过程:

四、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填写教学日志,随机应变,组织好课堂纪律. 五、复习及引入: 天然药物成分复杂,目前还没有发现其有确切疗效的化学成分通常被称作无效成分;另外一些已经证实有显著生理活性的中药化学成分,通常称其有效成分。但是,由于各化学成分之间的共生共存、相互影响,为了更好的提纯有效成分,就必须对中药的各种化学成分泊结构和性质进行系统把握.因此,本章主要对中药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简述,并简介了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分离方法及其基本理论。本次课主要介绍中药化学成分概况及其中的糖类、蛋白质、油脂类化合物的结构、性状、药用价值等.

六、展示目标: (一)课堂目标:

1.说出中药中的化学成分的基本类型。

2.简述“有效成分\的定义。 并说明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的关系。

3.说出糖、单糖、双糖、多糖的分类,并对比分析记忆各类糖的结构、性质.

4.简述氨基酸、蛋白质、酶的基本结构、性质,药用价值;说出酶解反应的意义和作用。

5.通过对油脂和蜡的结构分析,指明其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存在意义和作用。 (二)进行新课:

[板书] 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及其提取与分离

第一节 中药中各类化学成分

来源于植物的中药通常含有下列成分:糖类、氨基酸、蛋白质、酶、油脂、色素、有机酸、鞣质、无机盐、生物碱、苷类、萜类及挥发油.

有效成分:具有明显生理活性或者医疗价值的有一定的分子式、结构式、单一物理常数的单体成分.

[讲述]

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概念:

有效部位:由多个有效成分构成的尚未分离的混合物,通常被称为有效部位,要注意其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与“有效成分”的区分.

有效成分:从有效部位中分离、纯化后得到的在药理或者临床上有效的单一成分,才是有效成分。

无效成分:一些在中药中普遍存在的通常无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就是无效成分。

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的辩证关系:二者共存,相互依存;今日的无效成分可能会成为明天的有效成分,单一药效的成分可能会发现新的功效。

举例说明:过去认为无效的多糖类中出现了抗癌且增强免疫的猪苓多糖(茯苓多糖、蘑菇多糖)等有效成分;鞣质在中药中普遍存在,但含量较少时多被作为无效成分,而在虎杖、地榆、五倍子等中药中,鞣质又为主要有效成分。除非特别说明,一般认为蛋白质、色素、树脂、无机盐均是无效成分。

中药中化学成分简介: 一、糖类

[讲述] 糖类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占植物体50%-80%,是植物细胞和组织的重要营养物质和支持物质,也是人体的重要营养成分。比较重要的糖类及其衍生物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糊精、右旋糖酐、阿拉伯胶、西黄芪胶、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纤维素等。上述物质在制药上有广泛的应用。

然后,值得注意的是:在多数情况下,植物中的糖类成分被认为是无效成分。

近年来,一些活性多糖相继被发现.如肝素——抗凝;香菇多糖、茯苓多糖-—抗癌;黄芪多糖—-解毒等.

[板书] CO2+H2O→C6H12O6+O2

光合作用→单糖→各种糖类→动植物组织支持物、营养物→一些多糖有活性。 中药所含的糖类成分包括单糖类、低聚糖类和多糖类.

(一)单糖类:化学通式为Cn(H2O)m的不能水解的糖.根据官能团分为醛糖和酮糖;根据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不同分为5、6、7碳糖(又称戊糖、已糖、庚糖);糖的衍生物常见的有去氧糖、甲基糖、糖酸、糖醇等。

1.醛糖:略 2.酮糖:略 3.去氧糖:略 4.糖酸:略 5.糖醇:略

(二)低聚糖:水解后可以得到2-9个单糖的糖,又名寡糖.往往根据其来源进行命名.如常见的双糖有麦芽糖(glc+glc)、蔗糖(glc+fruc)、乳糖(glc+gala)、芸香糖(glc+rham)、龙胆三糖(fruc+2glc)、水苏糖(gala+gala+glc+fruc)等。详细结构见P8.

低聚糖多有甜味,可溶于水,能溶或微溶于乙醇,不溶于其它有机溶剂。

分类:根据结构中是否有半缩醛羟基,亦即是否具有还原性而分为还原性糖和非还原性糖两种。常见的还原性糖有:麦芽糖、乳糖等。常见的非还原性糖有:蔗糖、龙胆三糖、水苏糖等。但是,它们一旦完全水解,所产生的单糖却全都有还原性。

练习:常见的低聚糖有___、__、__、__、___等.其中,____、____是还原性糖;____、____、____、等是非还原性糖。这些低聚糖完全水解后,水解产物将__有还原性。

(三)多糖:由10个以上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高聚物。分子量大,分子糖链盘绕成螺旋型,故多糖不再具有单糖的理化性质。多糖不溶于水,少数可溶于热水形成胶体溶液;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多糖无甜味,也无还原性,可以在酸催化或者酶催化下发生水解,水解前后的显著不同是溶液旋光性的出现和还原性的出现。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中药中的多糖主要种类有:淀粉、纤维素、树胶、果胶、粘液质以及菊糖等。人工合成的右旋糖酐也属于多糖。现简述如下:

1.淀粉:由1000-4000个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间或杂有其它单糖)在生物体中以α1-4苷键脱水缩合产生的白色粉未状物质.以植物种子中分布较广.

主要性质:可被口腔中的淀粉酶或者胃液中的胃酸完全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直链淀粉遇碘(如碘酊)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两者共同存在,比例约为1∶9或者2∶8;分离出的直链淀粉不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支链淀粉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成糊;淀粉不溶于其它有机溶剂(乙醇)中.

医药价值:淀粉是人体重要营养物质,制药工业中用来制造片剂包衣。但是,它却是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和分离中的障碍物质,水提液中的淀粉往往影响有效成分的析出。因此,低温提取,对提取液进行除淀粉的处理,是难题之一。

除去方法:通常采用乙醇沉淀法。

2.菊糖:又称菊淀粉。它是一种在菊科植物中广泛存在的、由35 个果糖和末尾的1个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易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和有机溶剂的、遇碘不显色的多糖。多为无效成分,可用乙醇沉淀法除去。

3.树胶:一种由植物茎干的裂口处渗出的浓稠液体在空气中逐渐干燥后,形成的大小不定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固体物质.豆科、蔷薇科、梧桐科等多种植物能产生果胶。

组成与结构:主要由糖及糖酸的K、Ca、Mg盐聚合而成,水解产物中有糖及糖醛酸。 基本性状: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其它有机溶剂。在水中能膨胀成极粘稠的胶体溶液;可与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产生沉淀.

医药用途:桃胶、阿拉伯胶、西黄芪胶用作乳化剂、赋形剂、混悬剂.其它大多为无效成分。

4.果胶:一类存在于植物果实中的酸性多糖。

组成与结构:果胶是一种酸性多糖的混合物,主要由D—半乳糖醛酸以а1—4 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分子,平均每4个半乳糖醛酸中有一个半乳糖醛酸的羧基结合成甲酯,其余半乳糖醛酸分子中的羧基常与Ca、Mg结合成盐而存在。果胶中还混有少量的多聚半乳糖和多聚阿拉伯糖。其水解产物为D—半乳糖醛酸、甲醇及少量半乳糖、阿拉伯糖。

基本性状:果胶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其它有机溶剂。

医药用途:果胶有抑菌、止血作用,内服后不能吸收而制成凝胶治疗溃疡和创伤.中药中的少量果胶为无效成分。

5.粘液质:粘液质是一种与树胶化学组成相似的多糖类物质,多存在于植物薄壁组织的粘液细胞内,是植物的正常生理产物.

组成与结构:粘液质也是糖及糖酸的K、Ca、Mg盐聚合而成,水解产物中有糖及糖醛酸。 基本性状: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其它有机溶剂。在水中能膨胀成粘稠的胶体溶液;可与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产生沉淀。

医药用途:粘液质有滑润肠壁、通解大便,防护创面、抑菌止血的作用.中药中的流量粘液质为无效成分。

举例说明:白芨、黄精、玉竹、知母、车前子等陆生植物及昆布、海藻等水生藻类都含有粘液质。

酸性多糖的除去:

乙醇沉淀法:在浓缩的水提液中加入几倍量的乙醇,放置后可析出沉淀,过滤除去。 铅盐或者钙盐沉淀法:糖醛酸结构的存在,使其能与醋酸铅、氢氧化钙生成沉淀,可过滤除去。不过,某些含有酚羧基或者羧基的有效成分也可能被共沉淀。

6.纤维素: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多糖类成分,植物各个部位广泛存在,是植物体重要的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与鉴定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与鉴定课次:2课题: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及其提取与分离一、教学内容:1.中药中各类化学成分概况简介。2.各类化学成分简要介绍。3.中药化学成分溶解性(极性)比较。二、课堂目标:1.说出各类中药化学成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hlna5i9xh1qw0b8cvba7dd7d92whi01aq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