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浅谈荀子的教育思想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浅谈荀子的教育思想

先秦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教育教育实践方向和教育基础理论,对后世的教育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孟子、荀子是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的思想继承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同时也吸收了先秦百家的精华部分,是政治、道德和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年赵国人,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说主张。他曾在齐国的稷下学宫长期执教,成为资望最高的“老师”,齐襄王时,三次任学宫“祭酒”,影响很大,是先秦诸子的最后一位大师(郭沫若语)。荀子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批判了传统的“天命论”、“君授神权”,并吸收了道家“道法自然”、墨家注重实践法家反对鬼神等思想,发展了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把先秦哲学推上顶峰。在我国教育史上,他更是第一个提出“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家。下面就荀子教育思想的几个方面做一点论述。

一、论教育作用

人性论问题上,荀子提出了“性恶论”,批评了孟子的“性善论”。他写了《性恶》一文,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好利疾恶的,并不存在仁义礼智等先天道德品质,如任其发展而不加节制,必然使社会产生混乱,这就否定了先天道德论。那么,人之善从何而来?荀子认为: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是指人为,泛指后天一切人为的努力而使本性发生的变化。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化性起伪”。人性本恶,任何人的道德观念,都不是本性固有的,而是“积伪”的结果,其过程就是由“性”向“伪”转化,“长迁而不反其初谓之化”。最终达到与恶的本性彻底决裂,永远不再走回头路。

在这个意义上,荀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意义,他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儒效》)学习是人的素质和命运的决定因素,荀子否认了道德先验论,肯定了人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具有唯物主义因素。

二、教育目的、内容

荀子在《劝学》篇中明确地提出了教育目的与内容。在荀子看来,教育目的就是将士最终培养成圣人。荀子对“学而优则仕”思想作了更为深刻的阐述:“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治学并非一定要当官,但当官的必须先治学。

1 / 3

荀子的基本培养目标是“法后王而重礼法”的雅儒,最高目标是“大儒”。他们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统类,是“既仁且智”的“王霸之佐”。

在教育内容方面,荀子特别强调学习《诗》、《书》、《礼》、《乐》、《春秋》和《易》等儒家经籍,而尤重礼乐。“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劝学》)。他认为礼是自然与社会的最高法则,所以说:“学至乎《礼》而止矣。”荀子认为:礼是一切事物的绳墨和一切行为的规范,是用来矫正一个人的思想行为的,一个人能通过学习促进道德观念和良好行为的形成。

三、教学思想

前面谈到,荀子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知识、培养道德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思想上,他更强调“外积”;在学与思的关系上,更侧重于“学”。其教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积”“渐”

在荀子看来,无论是知识还是道德,都是由于积累而成的。他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这说明知识和道德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

荀子在重视主观上“积”的同时,也重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这就是他所说的“渐”。“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环境可以改变人,结交不同的人,学到的东西也不一样。荀子认为,通过主观的“积”和环境的“渐”,能够使人的本性发生根本的变化。

(二)学思行相结合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儒效》)。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也是知识的来源。但是,闻、见只能分别反映事物的一个方面,无法把握事物的整体与规律。知的阶段实际上是思维的过程。学习而善于运用思维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规律,就能自如地应付各种新事物。这实际上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由学、思而得的知识还带有假设的成份,是否切实可靠,唯有通过“行”才能得到验证,只有这样,“知”才能称得上“明”。这是教与学不可违背的“法则”。

(三)解蔽救偏,兼陈中衡

2 / 3

荀子看到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因片面性而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因而提出了“解蔽救偏、兼陈中衡”的原则。所谓“蔽”,就是片面性,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或只被事物的一个方面所支配,从而对复杂的事物和现象缺乏全面了解。“解蔽”就是要从片面性的局限中解脱出来,转到全面地看问题。而全面看问题 “兼陈中衡”,把各种不同流派的学术观点,事物矛盾的所有方面都陈列开来,加以比较权衡,然后作出评论或判断。权衡的准则是“道”。荀子认为探求真理应当善于批判和比较不同学说中的不同观点,“兼权之,熟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去舍”。

(四)学以致专,贵在持之以恒

荀子认为用心专一, “锲而不舍”是进学修德的有效方法。学习是积累过程,需要有恒心。学习如同雕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治学要虚心求实,埋头钻研,“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冥冥、惛惛,都是形容深沉,这里指专心致志,心不两用。荀子强调在学习态度与方法上要\虚壹而静”,即要冷静、客观地、不带任何先见或偏见,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分析、理解所学习的新内容,不要因为有杂乱的现象,无根据的推测,以及剧烈的感情冲动而阻碍人的正确认识与思维。也就说,不要先入为主,不要盲目类推与牵强附会,要善于独立思索,有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学有长进。荀子说: “君子之学如蜕,播然迁之”。不断积学,就可以“尽其理”,便自己的知识结构发生更新, “播然迁之已有” “善假于物”的本领。所谓“\善假于物”,即善于学会利用前人己经积累的知识和工具,才能学有成效、学有创新的意思。

(五)隆师亲友

荀子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应当隆师,主动地接近教师。虽然有学习的材料,但这些材料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是有困难的,只有学生跟着先生学,听先生讲解,才能通晓和周知世事。荀子还认为治学要有良友相辅,学友之间相互切磋,“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磨切)使然也。”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指教与学友的切磋,都是有益于进学的。

隆师亲友的原则实施,应当与笃实好学的学习态度结合起来,“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是自欺欺人。

荀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弟子中,李斯为大政治家,韩非为大思想家,其弟子或再传弟子有相当一部分是传经大儒,无疑荀子的教育实践是成功的。纵观其思想理论,荀子所给我们的理论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正确理解荀子的教育思想,合理运用其教学方法,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 / 3

浅谈荀子的教育思想

浅谈荀子的教育思想先秦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教育教育实践方向和教育基础理论,对后世的教育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孔子、孟子、荀子是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的思想继承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同时也吸收了先秦百家的精华部分,是政治、道德和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hhfb16zw12mdyx423a46cyp27lz4y01br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