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过关检测(八)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河南名校联盟一模)人体稳态的维持是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乳酸会使细胞外液的pH显著降低
B.突触前膜本质上属于细胞膜,分泌神经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高低取决于细胞外液中K和Cl的浓度 D.人体处于稳态时,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稳定不变
解析:选B。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乳酸不会使细胞外液的pH显著降低,A错误;突触前膜是神经元的细胞膜,分泌神经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C错误;人体处于稳态时,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稳定不变,D错误。
2.(2020·河北邢台月考)某同学爱吃肉类食物,将这些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进入内环境,一段时间内该同学体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血浆pH升高,H从细胞进入内环境
B.血浆pH降低,细胞中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 C.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可使血浆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D.多余的H通过皮肤直接排出体外
解析:选C。细胞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在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的缓冲作用下,血浆pH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即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可使血浆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A、B、D错误,C正确。
3.(2020·湖南岳阳一模)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1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
+
-
+
-
A.若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则图2中a将向上移动
1
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Ⅱ有关 C.b点时,细胞膜①侧电位比②侧高
D.b→c过程中,大量Na从细胞膜①侧到②侧
解析:选C。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膜内外K浓度差减小,K外流量减小,静息电位的值(电位差)减小,a将向上移动,A正确;静息状态时,K通道开放,膜内K外流,为协助扩散,可能与图中的Ⅱ通道蛋白有关,B正确;b点时电位差为0,细胞膜两侧的电位相等,C错误;图中V为糖蛋白,①表示膜外,②表示膜内,b→c过程为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此过程Na内流,即大量Na从细胞膜①侧到②侧,D正确。
4.(2020·广东实验中学、广雅中学、深圳中学联考)下图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病变部位的相关生理过程(用图中数字表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 )
+
+
+
+
+
+
+
A.据图可推测谷氨酸可以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逆转 B.图中③④过程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图示表明,NMDA除了能与谷氨酸结合,还可以和其他神经递质结合 D.正常情况下,突触间隙的谷氨酸能长时间地起作用
解析:选A。题图中的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结合后,促进Na内流,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逆转,A正确;题图中③过程为胞吐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④过程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功能,B错误;据图可知,NMDA是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受体与神经递质的结合具有特异性,NMDA一般不能和其他神经递质结合,C错误;正常情况下,谷氨酸发挥作用后可被吸收并重复利用,突触间隙的谷氨酸不能长时间起作用,D错误。
5.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将浸有0.5%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上,蛙出现搔扒反射; 实验2:去除脊蛙腹部皮肤,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 实验3: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 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剪除脑的目的是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
+
2
B.在实验1的搔扒反射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 C.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效应器被破坏 D.本实验说明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解析:选C。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去掉脑的目的是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A正确;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B正确;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C错误;实验3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说明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D正确。
6.(2020·安徽江淮十校模拟)科研小组准备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以下关于实验方案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
A.用幼龄大鼠为材料,采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 B.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之一 C.将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手术但不切除垂体 D.两组体重出现差异是由缺少生长激素导致的
解析:选D。实验目的是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可以用正在进行生长发育的幼龄大鼠为材料,采用垂体切除法,A正确;实验的观测指标是体重变化或发育状况,B正确;根据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需要随机将生理状况等相同的实验鼠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切除垂体,对照组手术但不切除垂体,这样可以排除手术伤害造成相关指标的变化,C正确;垂体分泌的激素有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两组出现的生长差异不能简单判断是由缺少生长激素引起的,D错误。
7.(2020·湖南株洲一模)去甲肾上腺素既是肾上腺分泌的激素,也是某些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这种神经递质可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也可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后膜和突触前膜的去甲肾上腺素受体相同
B.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后膜大量的钠离子内流 C.去甲肾上腺素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属于反馈调节 D.去甲肾上腺素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中作为信息分子发挥作用
解析:选A。去甲肾上腺素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还可以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引起这两种不同生理反应的原因是受体不同,A错误;突触后膜兴奋的原因是钠离子内流,B正确;当突触间隙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多时,去甲肾上腺素可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这属于负反馈调节,C正确;去甲肾上腺素既是肾上腺分泌的激素,也是某些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所以既可以参与体液调节,也可以参与神经调节,D正确。
8.某些种类的糖尿病是由自身的一些抗体导致的,病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