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指导中的审题策略
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 丁晓辉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为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我们开始加大了对学生的训练量,先是前一年各个省份和全国的高考真题,接着是各个地市的模考试卷。学生在题海中遨游的时候,有的可以乘风破浪,有的却只是在拼命挣扎。不少学生有这样的感觉:这个题目我做的时候觉得是会做的,可试卷发下来的时候却会莫名其妙地被扣分,甚至是只是拿到少的可怜的分数。后来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发现不少问题是因为审题不清造成的。
语文试题,特别是高考语文试题,题目都是精心“打磨”过的,想问什么、怎么问,命题者们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解题时,必须首先弄明白命题老师想问的是什么,当我们仔细分析题目的时候,往往会发现:题目里面有答案!学会分析题目中包含的信息,挖掘并抓住题目传递出的信息点,才能让我们所写出的答案更接近命题人所给的参考答案。清代著名学者李渔有言“袖手于前,始能疾出于后”。我分三个模块说一说高三语文复习中的审题策略。
一、 选择题模块
以安徽高考试卷为例,近几年都是九道选择题。社科类说明文阅读三题,近四年的考察方式都比较固定,第一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或句子的理解,第二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第三题考查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文言文三题,第一题考察文言实词,第二题考察文言虚词,第三题考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二卷中的选择题所考察的内容基本集中在字音、字形、成语、病句这四种题型上。
对于选择题,审题时要注意看清是不是、属于不属于、正确不正确、有没有,防止犯低级错误。有时让学生选正确的一项,有时让学生选错误的一项,可以明确告诉学生,题目中否定性的词语下面会加点,仔细辨别就不会出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审题还要注意看清题目要求的范围。如2009年安徽卷《关于“通俗历史热”的历史学考察》第一题“从原文看,下列关于‘通俗历史热’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选A“通俗历史以平静的讲说形式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历史已相当久远了”,原因是A项表述的是“通俗历史”的流传特点,而不是题目中要求的“通俗历史热”在当今出现的原因。2010年安徽卷《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第2题,“下列各项,不属于分析‘传统远离原本’原因的一项是”,答案选D“传统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因新参照系的作用而具有更新与抗拒的两面性”,D项所叙述的事实上是“传统远离原本”的表现,并非原因,不符合题目要求的范畴。
二、阅读表达模块
以安徽高考试卷为例,阅读表达题主要包括古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二卷的语言表达与运用,其中语言表达与运用题型相对灵活,但就学生而言,阅读表达类的题目都需要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审题,把握答题方向,找到正确的答题方法,准确组织答题的语言。因此,审题是阅读表达的关键,审题的策略也有很多值得关注和挖掘的地方。
1、准确把握题目的显性和隐性要求。所谓显性要求,是指题目中明确的答题要求,比如2014年安徽高考试卷诗歌鉴赏《阮郎归 西湖春暮》第9题,“这首诗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明确要求从“点面结合”的角度赏析“暮春之景”;散文阅读《独木舟之道》第11题明确指出“分别概括”“顶风破浪”情境下和“冲过急流”情境下“划独木舟的乐趣”;第19题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而题目中的有些要求就不那么明确,需要学生自己去揣摩,这种要求我称之为隐性要求。
例1、2014年安徽卷第19题
下面关于我国正在建造的大型射电望远镜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是某中学科技节期间一块展板上的内容。请筛选相关信息,以解说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同学作介绍。要求:简明、生动、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00字。
分析: “某中学科技节”告诉了学生背景,也暗示了学生答案应属于科普类文字,通俗易懂即可;“解说员”明确了学生答题时的身份,应将自己放在解说员的位置;“向前来参观的同学作介绍”明确了说话的对象是“同学”,也就是中学生;“简明”要求答案要抓住所给材料的重点,不拖沓;“生动”这个要求看起来好像有点空,其实就是要求学生要在答案里运用修辞手法,因为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生动,因此即使没有后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的要求,学生在答题时也应该运用修辞手法;“得体”就是要求学生注意自己的解说员身份、中学科技节的场合以及说话的对象是前来参观的同学。“请筛选相关信息。这句话是在提醒学生本题是提炼文段主要信息的题目,属于压缩语段类题型。”
【答案】同学们,展板上介绍的巨型球面射电望远镜,口径有500米,像一只巨碗,安放在天然喀斯特洼坑中,它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能为我们探测遥远的天外之谜。
例2、2009年高考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分析: “最突出”三个字,除了字面意思之外,还隐含了一层意思:只要回答一种表现手法。“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上阕和下阕运用的是同一种表现手法,要将上阕和下阕分开分析这种手法是如何运用体现的。这首词上阕前三句描写出端午节时众人热闹繁忙的景象,后两句着一“空”字表达出作者独自惆怅的心情,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下阕前三句表达作者读《离骚》时的伤感失落,后两句说明了世人对屈原的不理解,前后也是对比关系。因此,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
【答案】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2、找准题目指明的答题方向。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命题老师给学生指明了道路,让学生顺着这条路来思考和回答问题。以近年安徽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为例,2011年诗歌鉴赏题第二问是“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其中明确指出了从“虚实结合”的角度;2013年诗歌鉴赏题第二问是“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其中明确指出要求赏析的方向是“修辞手法”;2014年诗歌鉴赏第二问是“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做简要赏析”,其中明确指出要从“点面结合”的角度赏析。这些题都属于方向明确且集中的类型。
需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的是一些方向虽然明确,但需要仔细辨别的题目。例如下面两道题目:
2011年安徽卷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015年淮北一模诗歌鉴赏
由画溪三箬至合溪 【清】余怀
画舫随风入画溪,秋高天阔五峰低。 绿萝僧院孤烟外,红树人家小阁西。 箬水长清鱼可数,篁山将尽鸟空啼。 桃源不是无寻处,枫叶纷纷路转迷。
注:画溪、三箬和合溪都在今浙江长兴县境内。
8.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选取了哪些景物,描写了怎样的画面?(4分)
分析:将这两个题目的设问方式进行比较,同样是在诗歌画面上设题,但它们设题的重点却截然不同。前者设题重点在“哪几幅”,答题方向倾向于整理概括诗中几幅画面,比如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类似的画面概括;后者关于画面的设题重点在 “怎样的”,答题方向倾向于在第一问罗列诗中景物、展现画面的基础上总结画面的整体特征,答题的重点在于“层次分明、清幽秀丽、动静相宜的江南山水画”的特点概括。前者是一张张画面的概括,后者是所有画面的特点把握。
【答案】2011年安徽卷诗歌鉴赏题
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流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情怀。
2015年淮北一模
中间两联写诗人坐在行舟中,放眼眺望两岸的景色,欣赏袅袅飘升的炊烟、绿萝环绕的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