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底基层的准备:检查底基层的平整度、压实度、标高、弯沉值、底基层上的低洼、坑洞、搓板、辙槽、松散等不符合要求的缺陷,重新整平碾压,达到平整密实,经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
3、施工放样:在底基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桩,平曲线每10m或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稳层边缘的设计高程。
4、拌合: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拌合时用水量控制在比最佳含水量高1%左右,水泥用量比试验确定的用量高0.5%,配料应准确,拌和应均匀,运输时覆盖纺织物以防止水分过量蒸发。
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的剂量为砂砾干重的百分比;采用3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3-4h。终凝时间在6h以上,且拌合至压实完成时间控制在6小时以内。水泥稳定砂砾压实度不小于97%。水泥稳定砂砾层采用洒水覆盖养护。洒适量水后用塑料布覆盖养生,3天后强度可达70%,即可洒浇底层透油,铺筑沥青混凝土。
碾压时用应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用压路机碾压时,压实厚度不超过规范及施工图纸规定的压实厚度。根据本工程设计要求,每层不超过20cm;采用流水作业法施工,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时间不超过3~4小时。
5、摊铺:根据试验段的虚铺厚度参数,架设钢丝、基准线控制机铺厚度,机铺时应严格控制水稳料离析现象产生,并注意接缝处理。碾压: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1%~±2%)时,立即进行碾压。碾压程序应按试验段确认的方法施工。用轻型压路机并配合18T以上压路机碾压。直线段由边向中碾压,按碾压规则进行碾压,碾压6-8遍。碾压过程中,
水稳层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撒少量水,如出现弹簧松散等现象应重新拌合碾压处理。经过拌和整形的水稳层,宜在水泥初凝前并应在试验段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延迟时间不应超过2h,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
6、接缝的处理:摊铺层末端用方木做垂直接缝,或人工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与路中心线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整平时,接缝处的水泥稳定土应较已完成断面高约5cm,压路机横向碾压以利形成一个平顺接缝。
7、养生:碾压完成并检验合格后,应立即开始覆盖保湿养生。用洒水车洒水养生,基层的养生期不少于7天。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稳定土层表面潮湿。水稳层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养生结束后,应清扫基层,并立即喷洒底油沥青。
8、质量控制
水泥稳定层的材料级配、规格、强度等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规定。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实测见下表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实测项目
规定值或 项次 压实度代表值 1 (%) 极值 97 93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按JTG F80/1-2004附录B检查每200m车道2处 2 3 4 平整度(mm) 纵断高程(mm) 宽度(mm) 12 5,-15 不小于设计值 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 水准仪:每200m 4处 尺量:每200m 测4处 厚度 5 (mm) 代表值 极值 -10 -20 ±0.5 符合设计要求 按JTG F80/1-2004附录H检查,每200m车道1点 水准仪:每200m 4个断面 按JTG F80/1-2004附录G检查 6 7 横坡(%) 强度(Mpa) 应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2%时,进行碾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必须严密组织,采用流水作业法施工,尽可能缩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此时间不应超过2h,并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必须保湿养生,不使稳定土层表面干燥,也不应忽干忽湿。
9、水泥稳定砂砾施工施工工艺框图
清扫底基层合格 测量放线 监理工程师检查 监
水稳料拉运、摊铺 取样检验
四、沥青砼施工
工程开工前先做配合比试验,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再试铺试验路段,以确定各项施工控制参数。
1、施工程序:准备→测量放样→清扫基层→洒底油及应力吸收层→试拌→摊铺试验路段→检查各项技术指标→确定压实系数、压实工艺→拌和→运输→摊铺机摊铺→碾压成型→养护→自检交验。
2、拌合:拌合站安装调试完毕后再批量生产混合料,严格控制拌合机运行,在拌和中密切注意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施工温度,同时还检查混合料的外观是否均匀,离析等现象,若有则须及时分析原因,及时处理。在拌合设
申报工程师检验进入下道工序 自检各项技术指标 覆盖养护 压实取样检验 碾压 人工平整 备生产混合料时,每日取一次混合料作筛分试验,2~3次抽检试验,检查沥青含量和矿料级配是否符合要求,并及时进行分析调整。
粗、细集料要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须分开堆放。 将集料包括矿粉充分地烘干。沥青材料加热温度在140-160℃范围内,集料加热温度为150~180℃,沥青与集料的加热温度须调节到能使拌合的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在125~160℃,超过190℃要废弃,并保证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20~150℃。
沥青混合料拌和时,混合料应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应全部裹覆沥青,并经试拌确定。
拌合的沥青混合料须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及时调整。
3、沥青混凝土的运输
沥青混凝土运输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接,车厢侧面与底板可涂一层薄油水混合液,但不得将涂液积聚在车厢底部。运输时,应采用篷布进行遮盖,可起到保温及防止污染。
运料车出场前应有专人进行测温,并作现场记录,要求混合料的出场温度为125~160℃。运至施工现场温度不低于120-150℃。
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运量较拌和站的拌和能力或摊铺能力有所富余,以保证拌和站处于连续工作,保证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的运料车在等侯卸料,开始摊铺时在施工现场等侯卸料车不少于5辆。
对于已经离析或结成不能压碎的硬壳,团块或运料车辆卸料时留于车上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淋湿的混合料都须废弃,不得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