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 16 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基础精练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淤泥 ( ) 濯 ( ) 案牍( )
亵玩 ( ) 鲜 有闻(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有仙则 名 ( ) (2) 惟吾德 馨 ( )
(3) 往来无 白丁 ( ) (4) 无 案牍 之劳形 ( ) (5) 濯清涟而不 妖 ( ) (6) 不可 亵玩 ( )
(7) 宜 乎众矣 ( ) (8) 亭亭 净植 (
) 3. 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 山不 / 在高,有仙 / 则名 B. 苔痕 /上阶 /绿,草色 /入帘/青 C. 无/丝竹之乱耳,无 / 案牍之劳形 D. 南阳 /诸葛庐,西蜀 / 子云亭
4. 下列语句中的“之”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一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无丝竹之乱耳 B.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 何陋之有
D.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5.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 无案牍之劳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
是 (C. 有龙则灵 学而不思则罔 D. 可以调素琴 徐喷以烟 6. 选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 A. 有仙则名 B. 不蔓不枝 C.苔痕上阶绿
D.无丝竹之乱耳
7.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 大
志向。
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 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二、考试链接
(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 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 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8.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 灵 ( (2) 鸿儒 ( (3) 调 ( (4) 劳形 (
) ) ) )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孔子云:何陋之有?
10. 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2)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11. 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2
12. 作批注是学习古诗文的一种好方法。请仿照 (1)
句的批注,任选一个角度为 (2) 句在括号 内作批注。
(1)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 以名人高雅居室衬托自己居室的高雅。 ) (2) 孔子云:何陋之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
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 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 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3.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 蕃 ( (2) 濯 ( (3) 蔓 ( (4) 益 ( (5) 植 ( (6) 鲜 (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5. 用原文回答。
(1) 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 (2) 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3) 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 。
16. 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 (或:托物言志 ) 的写法,用“莲花”比喻“君子” _______ 的
高尚品格。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 此寄》诗中用“ _______ , _____ ”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 用“ _________ , _________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
3
(其五 )》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