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上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 )。
A.保教幼儿和服务家长B.看护幼儿和服务家长C.培养习惯和传递知识D.保育和教育幼儿
1. 【答案】A。
【解析】2016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条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面向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故正确答案为 A。
2. 幼儿认真、完整地听完教师讲的故事。这一现象反映了幼儿注意的什么特征?( )
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 2.【答案】C。
【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持续的时间越长,注意的稳定性就越高。题干当中幼儿能够集中于教师讲的故事,并且能够认真、完整地听下去,说明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体现了幼儿在听教师讲故事这一活动上注意的稳定性高。故正确答案为 C。
3. 小红知道 9 颗花生吃掉 5 颗还剩 4 颗,却算不出“9-5=?”,这说明小红的思维具有( )。 A. 具体形象性B.抽象逻辑性C.直观动作性D.不可逆性 3. 【答案】A。
【解析】幼儿思维具有的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维。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颜色、形状、声音等生动的形象。题干当中小红知道 9 颗花生吃掉 5 颗还剩 4 颗, 却算不出“9-5=?”这是因为,幼儿并不是通过算术公式来解决问题的。他之所以能够正确解答 9 颗花生吃掉 5 颗还剩 4 颗,是因为这个问题在他头脑中形成了直观的形象,而“9- 5=?”只是抽象数概念的运用。
4. 按照布鲁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的观点,“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属于(
)。
A 情感目标 B. 认知目标
C. 动作技能目标D.行为目标
4. 【答案】B。
【解析】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成三个领域: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识记:
1
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记忆,如记忆名词、事实、基本观念、原则等。因此,题干当中“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是识记的层次, 属于认知领域,故正确答案为B。
5. 阳阳一边用积木搭火车,一边小声地说:“我快点搭,小动物们马上就来坐火车了。”这说
明幼儿自言自语具有的作用是( )。
A 情感表达B.自我反思C.自我调节D.交流信息
5. 【答案】A。
【解析】在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种介乎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之间的言语形式,这就是过渡言语,即出声的自言自语。这种自言自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问题言语, 另一种是游戏言语。问题言语的特点是比较简短、零碎,由一些压缩的词句组成,常常在遇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用以表示困惑、怀疑、惊奇等。游戏言语是一种在游戏、绘画活动中出现的言语。其特点是一边做动作,一边说话,用言语补充和丰富自己的行动。这种言语通常比较完整、详细,有丰富的情感和表现力。题干当中阳阳一边用积木搭火车,一边小声地说:“我快点搭,小动物们马上就来坐火车了。”就属于幼儿自言自语中的游戏言语。故正确答案为 A。
6. 人体各大系统中,发育最早的是( 6. 【答案】C。
)。
A.淋巴系统B.生殖系统C.神经系统D.消化系统
【解析】人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是不均衡的,有四种不同的发育趋势。神经系统发育得最早, 儿童在 6 岁时脑重已达成人的 90%;肌肉、骨骼和一般内脏器官的发育趋势和身长、体重的增长规律相似,也呈波浪式;淋巴系统的发育也比较早,到 11 岁以后就逐渐退化;而生殖 系统的发育,在出生头 12 年里几乎没什么发育,到青春期迅速发育,并很快达到成人水平。故正确答案为 C。
7. 教师通常在班级设置许多活动区,提供多层次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选。这遵循的心理发展
原则是( )。
A.阶段性原则B.社会性原则C.操作性原则D.差异性原则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个体差异性是指在幼儿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个幼儿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存在着在量的方面(大小、强弱)的差异,在发展速度上的差异,在认知结构的特点上的差异等。题干中教师在班级设置许多活动区提供多层次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选,说明教师根据幼儿的个性差异,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帮助活动,体现了教师尊重了幼儿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8. 幼儿园教师要能接住幼儿抛来的“球”,并用恰当的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让活动能持续
下去。这里所体现的教师角色是( )。
2
A.幼儿学习活动的指导者B.幼儿学习活动的管理者C.幼儿学习活动的设计者D.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其中第三条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故正确答案为 D。
9. 下列有关幼儿美术教育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支持幼儿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独特感受B.出示范画让幼儿模仿
C.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美
D. 为幼儿的美术创作提供丰富的材料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 领域“表现与创造”部分的“目标 2——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的教育建议指出, 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故正确答案为 B。10.芳芳在数积木,花花问她有几块三角形的,芳芳点数:“1、2、3、4、5、6,6 个三角形。”花花有给了她 4 块,问她现在有多少块三角形积木,芳芳边点数边说:“1、2、3、4、5、6、 7、8、9、10,我有 10 块积木!”就数学领域而言,下列哪一条最贴近芳芳的最近发展区? ( )
A.认识和命名更多的几何图形B.默数、接着数等计数能力
C. 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数 10 个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D. 通过实物操作进行 10 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能力 10.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幼儿数概念的发展。4~5 岁幼儿能主动进行动作水平加减运算,运算的方法是逐一计数。逐一加减就是用逐一计数的方法进行加减计算。进行加法运算时,要么先把两组物体合并在一起,然后逐一计数;要么先数第一组物体,然后以第一组物体的总数为起点接着往下顺数第二组物体,数完后得出总数。题干中芳芳的表现说明她使用的是逐一加减的方法,这一阶段的幼儿可以逐渐减少用手点数的动作,主要凭视觉把握物体的数量,用眼看实物,嘴里默默地数。有时还用点头来帮助数数,似乎以头的动作代替手的动作。同时, 大多数幼儿能够从中间任意一个接着往下数。故正确答案为 B。
A 项,幼儿形状知觉逐渐和掌握形状的名称结合起来。幼儿在还不能准确称呼图形或物体名称的时候,会在感知图形或物体过程中,自发地用语词来称呼它们,如 3~4 岁的幼儿把圆形称为太阳、皮球,把半圆形称为月亮或半个太阳等。
C 项,《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数学认知”部分“目标 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指出,3~4 岁幼儿“能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能手口一致地点数 5 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能按数取物”。
D 项,《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数学认知”部分“目标 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指出,5~6 岁幼儿“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 10 以内的加减运算”。
3
二、简答题
11. 列出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实施要求并分别举例说明 11. 【参考答案】
(1) 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与个
体差异,并让幼儿逐步形成有规律生活的良好作息习惯。
(2) 在生活活动中让幼儿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决定、自理自立的机会,如喝水、如厕不必总
是统一行动,餐前准备、餐后收拾,玩具、图书、材料的整理、活动室的打扫等,尽量让幼儿参与进来。
(3) 在生活中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挑食、常喝白开水、按时大便等。
(4)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过渡环节,减少消极等待,既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也减少幼儿之
间因无所事事而造成的纠纷或行为问题。
(5) 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与自我控制。 12. 教师可从哪些方面观察幼儿的注意是否集中? 12. 【参考答案】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持续的时间越长, 注意的稳定性就越高。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情境下的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观察,观察对象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的方法。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有意注意更是难以持久。但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会不断提高,小班幼儿的注意集中时间只有 3~5 分钟;中班幼儿可达 10 分钟;大班幼儿可延长至 15 分钟,如果教师组织得法,5~6 岁幼儿可以集中注意 20 分钟。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在相应阶段注意稳定性的特点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言语、表情和行为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观察,观察幼儿注意集中的情况与相应年龄阶段特点是否相符合。
三、论述题
13.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和游戏的涵义分别是什么?试述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13. 【参考答案】
(1) 集体教学活动和游戏的涵义。
①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
集体活动是全班儿童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在同一时间内以同样方式与速度学习同样的内容,做基本相同的事情。当把这种组织形式运用于教学时就是集体教学,这是我国学前教育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
②游戏
从广义上说,幼儿游戏就是指各种“玩”的活动,是一种不创造物质财富的消遣、娱乐、享受性质的活动;从狭义上说,幼儿游戏是指幼儿园中教师设计并提供的、引导幼儿产生的、幼儿自发进行的“玩”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2) 集体教学活动和游戏的区别与联系。
①区别。
集体活动中教师面对整个集体,对同一问题的讲解、示范等方面,显得省时、高效,也有利于培养儿童的集体感和纪律性。但是集体活动中由于儿童人数多,教师无法顾及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无法真正满足每个儿童学习的需要,因而不利于每个儿童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4
而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而不是在外在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儿童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显露个人的潜力,儿童会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和能力,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和方法, 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估计到每个儿童的个别差异性。儿童在对游戏的角色、情节、行为、语言和游戏的材料、场景的想象中,享受着游戏带给他们的乐趣。堆积木、玩沙、玩水等游戏没有固定的玩法,小汽车、小船、洋娃娃等玩具也没有固定的玩法。不像集体活动那样有固定的示范和讲解。
②联系。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园的活动一般包括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和教学活动。因此集体教学与游戏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四、材料分析题
14. 材料:
教师出示饼干盒,问亮亮里面有什么,亮亮说:“饼干。”教师打开饼干盒。亮亮发现里面装的是蜡笔。教师盖上盖子后,再问:“欣欣没看过这个饼干盒,等一会我要问欣欣盒子里究竟是什么,你猜她会怎么回答?”亮亮很快地答:“蜡笔。”
问题:
(1) 亮亮更可能是哪个年龄班的幼儿? (2)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14. 【参考答案】本题考查幼儿思维的发展。 (1) 亮亮更可能是小班的幼儿。 (2) 判断依据。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 岁儿童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分为前概念阶段(2~ 4 岁)和直觉思维阶段(4~7 岁)。其中前概念思维是“中心化”的思维,或称“自我中心思维”。这个阶段的幼儿在一个时间只能考虑到事物的一种特征,不能同时照顾两种特征。由于没有真正掌握物体的要领,不能依据事物的客观联系和关系来解决问题,只凭自己的个别经验、个体意义的象征进行思考,因而是自我中心的。
材料中的亮亮自己知道了饼干盒里是蜡笔,就认为欣欣也知道饼干盒里的是蜡笔,说明亮亮不能站在欣欣的角度看待问题,体现了亮亮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处于前概念阶段(2~ 4 岁),因此推断出亮亮更可能是小班幼儿。
15. 材料:
在开展“烧烤店”游戏前,大一班李老师加班加点为幼儿准备了“烧烤架”“烧烤夹”,以及各种逼真的“鱼丸”“香肠”“土豆片”等“食物”;大二班王老师没有直接投放材料,而是让幼儿商量,支持他们自己去寻找、搜集所需材料。幼儿游戏情景分别见图 1(大一班)和图 2(大二班)。
问题:
(1) 哪位教师的做法更恰当?
(2) 请分别对两位教师的做法进行评价。 15. 【参考材料】本题考查材料的投放。 (1) 大二班王老师的做法更恰当。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