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33、白介素-37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薛军芳 柴向斌
【摘 要】[摘要] 目的探讨白介素-33(IL-33)、白介素-37(IL-37)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在鼻息肉中发挥的作用。方法40例鼻息肉患者的鼻息肉组织及1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正常鼻黏膜组织为本次研究对象,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其中IL-33及IL-37的表达情况。结果鼻息肉组IL-33阳性率为65.0%,IL-37阳性率为20.0%。正常鼻黏膜组中IL-33阳性率为33.3%,IL-37阳性率为77.8%。结论IL-33、IL37与鼻息肉发病密切相关。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 【年(卷),期】2015(000)012 【总页数】4
【关键词】[关键词] 鼻息肉;白介素-33;白介素-37;免疫组织化学
鼻息肉为鼻科常见病,发病率较高,为感染、非感染性炎症,解剖异常、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等多致病因素导致的疾病实体,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来研究表明,许多细胞因子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IL-33、IL-37为新近发现的隶属于IL-1家族的新型细胞因子,与许多炎症性疾病及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鼻息肉组织及正常鼻黏膜组织中IL-33、IL-37的表达情况,探讨此两种细胞因子在鼻息肉发生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所取标本均来自2013年10月~2014年9月我院住院鼻息肉患者手术标本及鼻中隔偏曲患者正常鼻黏膜标本。所有患者取材前1周内均未使用过任何激素
类药物。所有鼻息肉患者术前均已经过鼻窦CT、鼻内窥镜的确认,术后所有鼻息肉组织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15~67岁。另取1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手术时的中鼻甲头端距上缘3~5 mm处、2 mm×2 mm大小的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8~49岁,各组患者均无过敏性鼻炎及其他疾病史。鼻息肉组和正常黏膜组性别、年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试剂与检测方法
两组标本以10%的福尔马林固定24~48 h,常规石蜡包埋。4μm厚切片,兔抗人白介素-33抗体(博奥森,北京)工作浓度为1∶100,兔抗人白介素-37抗体(博奥森,北京)工作浓度为1∶200。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博奥森,北京)包括:3%H2O2去离子水、封闭用正常山羊血清工作液、生物素二抗工作液、辣根酶标记链霉链霉卵白素工作液。DAB显色,苏木素衬染,封片,显微镜观察。 1.3 结果判断
IL-33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核[1],胞浆也有少量表达,IL-37主要表达于炎症细胞、上皮细胞的胞浆[2],胞核也有少量表达,以上两种因子均以胞核及胞浆中出现棕黄色至深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分析5个不同视野染色细胞百分数并计算,阳性表达细胞数在0~25%为“+”,26%~50%为“++”,≥51%为“+++”。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IL-33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中,在细胞浆中也有少量表达,呈棕黄色和深棕黄色(图1、2)。18例正常鼻黏膜组6例为阳性(+),阳性表达率为33.3%,其中5例为弱阳性(+),1例为中度阳性(++)。40例鼻息肉组26例阳性,阳性表达率为65%,其中9例为弱阳性(+),9例为中度阳性(++),8例为强阳性(+++)。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IL-37主要表达于细胞浆中,呈棕黄色和深棕黄色(图3、4)。18例正常鼻黏膜组14例为阳性(+),阳性表达率为77.8%,其中8例弱阳性(+),5例为中度阳性(++),1例强阳性(+++)。40例鼻息肉组8例阳性,阳性表达率为20.0%,其中5例弱阳性(+),2例中度阳性(++),1例强阳性(+++)。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鼻息肉作为一种多因素致病的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一直没有统一的认识。目前发现多种细胞因子对鼻息肉的发生有一定作用[3]。近些年来的研究显示,在鼻腔外侧壁有一个不稳定的组织微环境,在某些诱导因子的作用下,能产生、分泌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不仅可以使血管内皮细胞、上皮细胞、腺细胞和基质细胞增殖,而且可以激活某些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引起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导致局部病理改变,最终形成息肉。此次研究表明鼻息肉组织较正常鼻腔黏膜组织中的IL-33表达增高,IL-37表达降低,提示这些因素参与了鼻息肉的发病过程。
白介素-33(IL-33)是2005年发现的一个多功能、风湿性关节炎因子,属于IL-1家族新成员[4],它的分子量约18kD,含有270个氨基酸[5]。IL-33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