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主要施工方法
一、编制依据
1、XXX学校实验楼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本工程的施工图纸。 2、对本工程的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进行的踏勘情况。
3、依据设计文件的要求,用于本招标工程项目的材料、设备、施工须达到的有关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行业的最新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要求。包括设计文件(包括图纸)的技术要求;现行的建筑、安装工程设计标准和规范、规程;现行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操作规范及验收规范;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河南省、南阳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及本项目施工所需的其他现行技术标准、规范、规定等。
4、本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及工艺标准。
5、我公司现有人、机、料、构件、加工品等的实际生产供应能力和配备情况。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XX学校实验楼工程,项目工程建设地点位于白河南XXX学校院内。本工程结构形式:框架结构,地上五层,建筑总面积约为3190平方米。
工程内容以施工图纸及工程量清单范围内的全部内容为准。
三、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1、主要施工方案 1.1测量控制 1.1.1方格网的布置
根据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厂区地下设施布置图及提供的定位(高程)桩,确定厂区方格网,并将平面及高程桩标注在厂区方格网布设图上。布设遵循“从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而选点工作本着全面规划,远近结合的指导思想进行工作。方格网布设时要求相邻点通视良好,导线边长大致相等,最短边不应小于50m,并便于扩展和加密。
高程控制网分为两级进行布设,首先沿厂区方格网点布设二等水准网,作为施工现场的调和控制网,然后根据厂区调和网布设各调和控制点,厂区调和控制网一般采用水准仪测量法,然后再用图根点加密。
1.1.2仪器选择
方格网测量采用全站仪,高程控制网测量采用精密水准仪。 1.1.3测量人员安排
控制测量由测量组实施,测量组人员安排有:测量工程师1人,测量技工2人。
1.1.4控制点的埋设检查和使用。
控制桩一般采用现浇砼桩,桩位埋设完毕后四周设安全围栏加以防护,并对重要点位埋设永久标志。布设完毕的控制点应在自检精度合格的基础上由质检科向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提请复验,复验合格后移交工地使用,使用的工地应负责控制桩的保护,控制桩在使用过程中应随时相互校核,如发现控制桩的可靠性有疑,则必须对其重新检验。
1.1.5沉降观测
必须坚持四定原则:固定人员观测校核整理成果,固定使用水准仪及水准尺,使用固定水准点,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对于观测点较多时,应到现场进行整体规划,确定仪器的安放位置,便于今后每次都按固定路线进行沉降观测。每次进行沉降观测时,及时做好观测的各项记录,并计算沉降量,填写有关表格和绘制沉降曲线图。
1.1.6测量定位、放线后搞好复核工作,确保控制坐标准确、轴线准确。施工中的测量应注意整体系统的统一交接问题,保证整个系统轴线的准确,特别是主要建筑的轴线控制尤为重要,其它建构物的定位测量,整个测量系统工作,要考虑好建构物间的彼此相联,互相连通事宜,确保整个系统的相互位置和联系正确,保证设备的正常有效运行。标高的控制应精细准确,防止预埋件出现误差,保证设备的安装和运行。测量人员应加强责任心,计算准确,加强复核,真正搞好测量工作。
1.2、基础工程 1.2.1土方开挖
依据基础尺寸放出基础边线,每边留出50cm工作面,土方开挖采用0.8m3反铲挖掘机沿轴线开挖,开挖沿各轴线通向开挖,自卸汽车运至业主指定堆土场所。开挖至设计底标高上下20cm处,应采用人工清铲平整至设计底标高,土方开挖前应做好自然地面标高的控制测量,绘出简图,并经现场监理和甲方代表核实,办理手续,以备以后的土方结算,土方开挖
至设计标高后,与地质报告核查,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持力层,若需处理应会同勘探、设计、监理、甲方有关负责人进行现场的检查,并作出书面处理方案措施,既而办理验检等有关手续,转序施工。
1.2.2基础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按照先深后浅的方法进行施工,土方回填时虚铺土厚度按照规范要求,每30cm为一层,当每层土方回填完毕,随即进行回填抽样试验,压实系数,干容重,含水率达到要求后,方可回填下一层,回填土量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
1.3、钢筋工程 1.3.1钢筋原材的控制
钢筋材料的选用应征得业主和监理单位的认可,进场时必须核查其炉号、批号、材质证明单,进场后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复试,复试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
1.3.2钢筋的生产加工
1.3.2.1钢筋集中在现场统一加工生产。钢筋的水平连接采用闪光对焊。所有型号钢筋的焊接,应事先做试件。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的焊接。在焊接过程中,按施工及验收规范对焊点进行外观和力学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运入现场绑扎使用。钢筋的加工应注意核对放样单子,并与图纸和现场实际相结合,避免错误和失误现象发生。钢筋焊点的加工和设置,应严格按照翻样单子所注并及技术负责人的设置进行核查,避免返工和材料浪费现象的发生。箍筋的加工应仔细核对其规格、型号、数量,确保正确。钢筋生产的同时,应认真做好物资台帐和物资消耗台帐,使其具有可追溯性。钢筋生产加工应分类堆放整齐,佩戴标识,质检人员应随时抽查、检查,确保质量合格。
1.3.2.2闪光对焊施工 A.对焊工艺
钢筋对焊主要采用闪光焊,根据对焊机的功率大小及钢筋品种、直径的不同,闪光焊的工艺又分为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等不同的工艺。
a.预热闪光焊
钢筋直径较大且端面较平整时适用预热闪光焊。在连续闪光焊前增加
一次预热过程,以扩大焊接影响区。采用这种焊接工艺时,先闭合电源然后对两端面交替的进行接触和分开。钢筋端的间隙中发生断续的闪光,形成预热过程。当钢筋烧化到规定预热留量后,随即进行连续闪光和顶锻。
b.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
当钢筋直径较大而端面不够平整时,宜采用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这种焊接方法是:首先连续闪光使钢筋端部闪平,然后继续闪光进行预热,接着连续闪光,最后进行顶锻,以完成整个焊接过程。焊接Ⅱ级钢筋其操作要点是:一次闪光,闪光要准,预热充分,频率较高;二次闪光,短、稳、强烈,顶锻过程,快速有力且得当。
B.对焊参数
为了获得良好的对焊接头,除掌握钢材的可焊性和焊接工艺外,还必须选择恰当的闪光参数,即调伸长度、闪光留量、预热留量、烧化速度、顶锻留量、顶锻速度及变压器级次等。
a、调伸长度是指焊接前两钢筋端部从电机钳口伸出的长度。调伸长度的选择与钢筋的品种和直径有关,Ⅱ级钢筋为1.0~1.5d(d为钢筋直径),直径大时取小值。
b.闪光留量(烧化留量)指钢筋在闪光过程中,由于闪出金属所消耗的钢筋长度。闪光留量可按下表中采用:
闪光焊参数表
项次 钢筋级别 1 2 3 Ⅱ 直径(mm) 18 20 22 闪光留量(mm) 10 12 12 2 2 2 顶锻留量 有电 无电 3 3 3 变压器级次电 UNl50 UNl-75 Ⅵ Ⅳ Ⅳ Ⅴ c.烧化速度指闪光过程的快慢,一般在开始的瞬间应接近于零,每秒lmm;结束时应较快,这样使闪光比较强烈,以保证焊缝金属免受氧化。
d.预热留量指用预热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时,预热过程所消耗的长度。其长度随钢筋直径增大而增加,见下表:
闪光对焊—预热—闪光焊参数表 项次 钢种 直径(mm) 闪光留量(mm) 顶锻留量 有电 无电 变压器级次电 UNl50 UNl-75
1 2 3 4 Ⅱ 22 25 28 32 3+e 3+e 3+e 3+e 2 6 4 6 5 7 6 8 3 2 2 2.5 5 4 4 4.5 V Ⅵ Ⅵ V V Ⅵ Ⅵ 注:e为钢筋端部的不平量
e.顶锻留量指钢筋顶锻压紧后接头处挤出金属所消耗的钢筋长度。顶锻包括有电顶锻和无电顶锻两个过程,顶锻留量的选择与控制,应使顶锻过程结束时,整个接头断面能获得紧密接触,并有适当变形。顶锻留量的选择见上表。
f.顶锻速度指在挤压钢筋接头时的速度。顶锻速度越快越好,特别是在顶锻开始的0.1秒内应将钢筋压缩2~3mm,以使焊口迅速闭合,免受氧化。顶锻速度要快,压力要适当,压力过大焊口会产生裂纹;压力过小,溶渣和氧化物有可能残留在焊孔内,并易形成缩孔。
g.变压器级次是用以调节电流的大小。生产中,应根据钢筋的直径来选择(见上表)。焊接时如火花过大并有强烈声响,应适当降低变压器级次;如火花很小或没有火花,应适当提高变压器级次。当电源的电压降达5%左右时,应提高变压器级次一级,以利闪光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保证焊接质量。
D.对焊时不良情况的消除方法
a.当烧化过剧,并产生爆炸声时,应降低变压器级次,减慢烧化速度。 b.当闪光不稳定时,应提高变压器级次,加快烧化速度。
c.当接头偏斜,钢筋轴线不在一直线上时,应调整电极位置,拧紧夹具丝杆,修理电极钳口或更换已变形的电极,切除或矫正直钢筋端头,焊毕稍冷后,平稳取下钢筋。
d.当接头中有氧化膜,未焊透或夹渣时,应增长预热过程,避免过早切断电流,加快顶锻前的烧化速度,加快顶锻速度。
e.接头中有缩孔时,应降低变压器级次,避免闪光过分强烈,加大顶锻力。
f.当焊接金属过热或在影响区过热时,应降低变压器级次,正确控制有电顶段留量及顶锻速度,减少预热速度,加快烧化速度。
g.当接头区有裂纹时,应检验钢筋的碳、硫、磷含量,不合规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