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测试题2
一、单项选择题I:(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分,50小题,50分)
2001年7月18日、19日黎明,东方天空上演了一幕“众星捧月”的天文奇观——肉眼可见的土星、金星、木星和火星,依次由高到低排列。由于天文学家对这一奇观作了预测,许多天文爱好者大饱了眼福。据此回答1~3题。
1.“众星捧月”这一天文奇观中,能体现出______级天体系统 ( ) A. 1 B. 2 C. 3 D. 4
2.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是: ( ) A.金星和火星 B.土星和金星 C.木星和土星 D.火星和木星
3.2007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象。这是人类首次从三 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 )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 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德国世界杯在2006年6月9日至7月9日历时一个月,最后由意大利获得大力神杯。回答4—6题。 4.在世界杯举办期间,下列哪个城市的白昼最长?( ) A.北京
B.哈尔滨
C.青岛
D. 广州
( )
5.若世界杯开幕式在北京时间的0时开始,此时国际标准时(0时区)为 A.13 时
B.14时
C.15时
D.16 时
6.夏至日时分,下列地点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是 ( )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哈尔滨 7.有关地震波的正确叙述是 ( ) A.地震波 是一种无线电波
B. 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 C.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都明显减小 D. 纵波传到古登堡界面时完全消失
8. 图中①②③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
A.①岩石圈; ②地幔; ③地壳; B.①岩石圈; ②上地幔顶部; ③地壳; C.①岩石圈; ②地幔; ③地核; D.①地球内部圈层;②地幔; ③软流层
9.图1中,不能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 C )
图1
1
10.图8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
11. 下列节气中地球上气压带风带位置最北的是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读“北半球天气系统示意图”图9,回答下面12~13题。
12.甲图中③地与乙图中相对应的点是 ( )
A.a B.d C.c D.b
13.关于图中天气现象的正确叙述是 ( )
A.甲图中②地不可能出现降水天气 B.甲图中①地的气温最高 C.乙图中城市为晴朗天气 D.乙图中C处出现降水天气 14.若图为等温线图数值自a向d递减),等温线弯曲是受洋流的影响,则该洋流是( )
A.位于北半球的暖流 B.位于北半球的寒流 C.位于南半球的暖流 D.位于南半球的寒流
材料:在旧金山和夏威夷之间的广阔的太平洋水域上,漂浮
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大小与中欧相近!科学家
认为,人们随手丢弃的废旧塑料袋通过下水道进入海洋,不断运动的洋流将它们聚集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这座庞大的“垃圾岛”。这座垃圾岛一直在“茁壮成长”。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这座“岛屿”面积每10年就增长10倍。要彻底清除这些垃圾,可能要耗费数十亿美元的资金。阅读材料,完成15题。
15.大洋上的“垃圾岛”对海洋环境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 ) A.海洋动物吞食下塑料垃圾,危及其生命 B.改变洋流流向,危害海洋环境 C.严重阻碍海上船只航行 D.增加海洋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 16.解决西北地区发展农业所需的水源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大挖机井、充分利用地下水 B.采取措施,加速高山冰雪融化 C.发展节水农业 D.人工增雨
17.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主要有 ( ) A.跨流域调水 B.防治水污染 C.兴修水库 D.节约用水
图9
2
18.下列各种地质现象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 A.北美五大淡水湖 B.我国南海诸岛 C.桂林山水 D.夏威夷群岛 19.与流水作用相关的地貌类型是 ( ) ①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 ②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③崇明岛的形成与扩大; ④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冲积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下列组图中,属于向斜的是 ( )
21.人们常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下列四幅景观图,哪一个图的树木毁坏后会导致水土流失、 河道淤塞? ( )
22. 下列现象属于人口流动的是( )
A.三峡库区移民 B.“安史之乱”引发我国北方人民大规模南迁 C.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民工流”
D.我国“五一黄金周”,大批佛山游客前往广州旅游 下表是XY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23—24题
X 人口密度(人/km) 108 2出生率% 4.2 死亡率% 1.8 0.7 Y 275 0.6 23.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 ) A.欧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北美洲 24.Y国可能分布在( )
A.欧洲 B. 大洋洲 C. 非洲 D. 北美洲
25.造成X、Y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条件 B. 气候条件 C. 历史条件 D. 地形条件 26.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 )
A.科学技术水平提高 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
C.资源过度使用、利用效率低下 D.社会经济水平逐步提高 图3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27-28题。 27. 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 )
3
A.10% B.20%
C.30% D.40%
28.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郊区化阶段 图16为“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 读图完成29~30题。
29. R1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交通通达度低 B.环境质量差 C.地租昂贵
D.服务设施差
( )
30. R3 区域主要属于
图3
A.工业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绿化区
31.图4正确反映广州城郊农业变化趋势的是( )
图4
图16
32.东亚水稻种植区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其原因是( ) ①该区机械化水平低 ②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
③亚洲水稻种植区气候干旱 ④水稻生产需要大量的灌溉水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3.美国与欧洲相比,发展商品谷物生产最显著的优势是( )
A.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的机械 B.便利的交通运输
C.中部平原地广人稀,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能 D. 先进的科技水平
34. 图5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的主要制约条件图,按顺序判断 正确的是( )
图5
A.①立体农业; ②灌溉农业; ③茶叶园艺农业; 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B.①热带作物种植业; ②茶叶园艺农业; ③灌溉农业; ④立体农业
C.①茶叶园艺农业; ②立体农业; ③灌溉农业; 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D.①灌溉农业; ②热带作物种植业; ③立体农业; ④茶叶园艺农业 图7为“北半球某农场的工作历程(农事安排)示意图”。读图完成35~36题。 35.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水稻种植业 B.大牧场放牧业
4
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 36.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 A.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B.生产规模较大,机械化程度高
C.市场和饲料是形成该农业类型的主要因素 D.经营方式多为国有大型农场
37.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农场有可能分布在( ) A.澳大利亚 B.泰国 C.阿根廷 D.美国
38.如图12,某地区有大型铜矿和大型煤矿,从工业联系的角度出发, 计划在该地建立炼铜厂、硫酸厂、水泥厂、污水处理厂、火电厂,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①炼铜厂②硫酸厂 ③污水处理厂 ④水泥厂⑤火电厂 B.①炼铜厂②污水处理厂③硫酸厂 ④火电厂⑤水泥厂 C.①炼铜厂②水泥厂③污水处理厂④硫酸厂⑤火电厂
图12
铜 煤
图7
煤
D.①火电厂②污水处理厂③硫酸厂④水泥厂⑤炼铜厂
39. 我国许多地方建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一工业集聚现象( )
A. 可以满足各厂家降低成本的需要 B. 可以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C. 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D. 可以减少对城市的环境污染 40.下列工业分散现象中,受廉价劳动力因素驱动的是( ) A.“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 B.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铁厂 C.上海的纺织企业在新疆建纺织厂 D.美国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 41.意大利新兴工业与传统工业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
A.以大中型企业为主 B.以重工业为主
C.资本集中程度高 D.形成“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下图为某些地区主要农作物及熟制示意图,读图完成42~43题。 42.图中能正确反映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状况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6.图中①和③两地农业生产方式及农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热条件差异 B.地形差异 C.土壤差异 D.生产习惯差异43 A.① B.② C. ③ D. ④ 43.如果将GIS用来检测森林火灾,可以( ) A.用来分析引起火灾的原因
B.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
C.预测森林火灾发生后所造成的后果 D.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的地点 44.“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 吸烟除尘 B. 美化环境 C. 防风固沙 D. 净化空气
45.我国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昔日风光已经不在,代之而起的却是“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这一变化深刻地反映了(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