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第二十四节 消化系统药
消化系统药物 一、抗消化性溃疡药 二、泻药与止泻药 三、止吐药与促胃动力药 考情分析
(1)抗酸药、前列腺素类、抗胆碱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H2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抗消化性溃疡药 (3)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4)黏膜保护药硫糖铝的作用和用途 (5)抗幽门螺杆菌药及三联疗法 2.泻药与止泻药 3.止吐药 4.促动力药
硫酸镁、酚酞、液体石蜡、地芬诺酯的作用和用途 甲氧氯普胺、恩丹西酮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多潘立酮、西沙必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掌握 掌握 熟练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抗酸药及抗消化性溃疡药
抗消化性溃疡药类型:
(一)抗酸药——中和胃酸 【代表药】
本类药多属弱碱的镁盐或铝盐:碳酸氢钠、氢氧化铝、三硅酸镁、氧化镁。 【作用】
口服后中和过多的胃酸,解除胃酸对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侵蚀和刺激,使胃蛋白酶失活。 促进溃疡愈合和缓解疼痛的作用。 【应用】
疼了吃、空腹吃、按需使用。 (二)胃酸分泌抑制药——抑酸药 【抑酸机制】 如下图:
药物 机制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1.西咪替丁 阻断
临床应用 ·轻度腹泻、眩晕; ①抑制胃酸分泌 2.雷尼替丁 胃壁细胞 ·粒细胞减少、再障 ②增强免疫 ·男性乳腺增生、女性泌乳 ●胃十二指肠溃疡 3.法莫替丁 H2受体 4.奥美拉唑 阻断 ①抑制胃酸分泌 胃壁细胞 ②保护胃黏膜 5.兰索拉唑 +胃肠道症状 H泵 ③抗幽门螺杆菌 6.哌仑西平 阻断 M1受体 抑制胃酸分泌 口干、视物模糊等 头痛、嗜睡 ●胃酸分泌过多症: 如:反流性食道炎 卓-艾综合征 胃酸分泌抑制药考点归纳: (三)黏膜保护药 1.米索前列醇 (吸收作用)
药物 药理作用 -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1.米索■促进:黏液和HCO3分泌,增强黏膜屏障 ●预防非甾体抗炎药前列醇 ■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 >>稀便或腹泻 引起的慢性胃出血。 >>因能引起子宫(吸收■增加:局部血流量,促进胃黏膜受损上皮的●溃疡等引起的消化收缩,孕妇禁用。 作用) 增殖和修复。 道出血 2.硫糖铝 (局部作用) ■黏附于溃疡面→保护屏障; ■吸附胃蛋白酶→酶活性↓; ■增强细胞屏障和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生长因子↑→促进溃疡的愈合; ■抑制幽门螺杆菌繁殖 ●溃疡病 >>服药期间舌、粪黑染 >>肾功能不良者禁用。 ●消化道溃疡、 ●反流性食管炎 3.枸橼■与溃疡基底膜的坏死组织结合,形成蛋白质-酸铋钾 铋复合物——覆盖于溃疡表面起到黏膜保护作(局部用 作用) ■抑制幽门螺杆菌
(四)抗幽门螺杆菌药 【分类】
第一类:抗溃疡病药 第二类:抗菌药
如:含铋制剂、H-K·ATP酶抑制药、硫糖铝等 ——抗Hp作用较弱,单用疗效差。 如:阿莫西林、庆大霉素、 克拉霉素、甲硝唑等。 【临床应用】
——三联疗法:→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 →兰索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 →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四环素+甲硝唑+铋盐。
+
+
——推荐疗法(四联)=PPI+(阿/克/甲,三选二)+铋剂 下述药物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时,不属于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是 A.奥美拉唑 B.雷尼替丁 C.泮托拉唑 D.氢氧化铝 E.法莫替丁 『正确答案』D
兰索拉唑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机制是
A.中和胃酸,升高胃内pH值 B.保护胃黏膜 C.阻断H2受体受体 D.抑制H,K-ATP酶 E.阻断胆碱M受体 『正确答案』D
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导致的不良反应是 A.精神障碍 B.血浆泌乳素升高 C.呃逆、腹胀 D.骨折 E.便秘 『正确答案』D
泻药和止泻药 +
+
(一)泻药
■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 ■刺激性泻药 ■润滑性泻药 ■膨胀性泻药
分类 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 代表药 ■硫酸镁 ■硫酸钠 ■乳果糖 ■酚酞 刺激性泻药
导泻机制 ●这类物质在肠道里不被吸收,使得肠腔里的渗透压升高 ——肠腔中聚集大量的水分,导致泻下作用。 ■比沙可啶 ●刺激肠壁,导致肠蠕动加快,产生明显的泻下作用。 ■蒽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