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背后的变化 ——贵阳国家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纪实
文/高欣萱
【期刊名称】中国高新区 【年(卷),期】2016(000)010 【总页数】4
【文献来源】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science-technology-industry-parks_thesis/0201234620704.html
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了2015年度全国115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共116个单位)的排名结果:贵阳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从56位跃升至43位,跨度达13个位次。
在参与排名的国家高新区中,不乏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名声在外”的国家级高新区。在众强角逐中,贵阳国家高新区作为一个西部欠发达城市的国家高新区,其排名实现跨越赶超、强势升位的结果不免让人有些意外。 “看似意外,实则必然。”贵阳国家高新区产业发展局常务副局长童川说,在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的背景下,高新区作为贵阳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集聚区,摆脱了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扛起了“大数据”这杆旗帜,走出了一条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天生契合的发展新路,为贵阳高新区排名加分不少,并在全国高新区中叫响了“贵阳品牌”。
有相关部门反馈的资料显示,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的40个二级指标中,贵阳高新区有超过20个二级指标的上升与“大数据”有密切关联。
由此可见,贵阳高新区的排名榜单背后,透露出的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带来的是一种新的产业变化。
搭上“大数据”快车,产业发展加速跑
空调和数据,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居然在贵阳高新区有了交集。前段时间,贵州汇通华城股份有限公司提出,要建设冷热源站中央空调运行能耗采集和诊断云平台,通过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能源控制智能化,这让闻此消息的人十分好奇。
事实上,在贵阳高新区,“医疗”、“电子信息”等各类企业纷纷将目光锁定“大数据”,已非新鲜事。早在两年前,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将主要精力投向大数据医疗;去年,贵州翔明科技公司也与北京新发地、四川聚和、山东寿光地利等国家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合作,打造全国首个大数据农业交易中心。
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投资。以前看似无用的数据一下子“吃香”起来,背后正是贵阳高新区心无旁骛抓好“大数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
2013年,借助“京筑合作”平台,贵阳高新区打通了与北京等发达地区的通道,实现了创新资源和发展要素的加速集聚。随后,按照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的思路,构建了“1+N”大数据产业新体系,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得到改变,品牌优势逐步显现。
特别是随着北京·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的建成和运营,全国各地纷纷慕名考察学习,贵阳高新区因发展大数据而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声名鹊起。 更加可喜的是,产业基础还成功催生出集聚效应。谷歌、戴尔、IBM、百度、阿里巴巴等一批全球大数据知名企业也相继落户贵阳高新区。到2015年,全区已聚集大数据及关联企业1469家,实现营业收入305亿元。
“地区要发展,关键看产业;产业有活力,一个地区的发展就具备可持续性。”
童川说,通过搭上“大数据”这列快车,在众多国家高新区中,贵阳高新区的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排名已攀升至52名,可持续发展能力位列第8名。
创客竞相入驻,创新创业蔚然成风
6月30日一大早,贵阳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姜炳祥的电话就响了起来。“是一家从事云上医疗的创客团队,主要是咨询如何入驻中国西部众创园·联合智造众创空间的相关事宜。”姜炳祥说,类似的咨询电话,自己每天至少要接上七八个。
联合智造是中国西部众创园九大实体空间之一。在总面积约4300平方米的场地里,已经吸引竹官、时差、木水手工坊等13家创意团队入驻,通过团队之间创意与资源共享,还诞生了多款深受市场欢迎的团队合作产品。“现在除非是特别有发展潜力的创业团队,不然很难再入驻了。”姜炳祥说。
在创客竞相选择入驻联合智造的同时,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一年多以前,这里还只是一个空闲的生产车间。
“以前本地的人才都宁愿去北上广,而现在,北上广的创客都要来贵阳。”贵阳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潘泷波说,贵阳高新区的大数据就像一座“富矿”,吸引了大量的创业者前来挖掘。
海归博士杨应就是其中一员。2013年9月,他从北京到贵阳创业,在贵阳用了3年时间开发出了全球第一台网络三维全景摄像机。“如今,贵阳市也正在建设‘块数据’城市,相信我们的产品很快就能应用上。”杨应说。
据资料显示,近年来,贵阳高新区通过建设贵阳大数据·创客公园,打造中国西部众创园,创建“种子(播种社区)—苗圃(哺育社区)—孵化器(孵化社区)—加速器(加速社区)—产业园(产业化社区)”的孵化及产业培育链条,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