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地理试题
第Ⅰ卷(共4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 (原创)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380米 B.400米 C.590米 D.620米 2.如图所示区域的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是( )
①地形以丘陵、盆地为主 ②地势南高北低
③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④甲地所在地形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C 2.B
【解析】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变化规律,可判断图中最高点海拔在600米~700米之间,最低处海拔在100米~200米之间,通过计算得出图中的最大相对高度在400米~600米之间,但不能等于400米或者600米,故正确答案选C。
2.图中等高线大多呈闭合状态,比较较小,可判断地形以丘陵.盆地为主,四周高,故正确答案选B。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
人民总结出来的,稀疏,且相对高度甲地地势中间低、
反映了太阳运行周期的规律,古人们依此来进行农事活动。“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下图示意我国二十四节气时间表,据此完成3~5题。
3.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2018年立秋时间为8月7日21点30分左右,属于晚立秋,此时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气环流是( )
A.江淮准静止锋 B.西北季风 C.副热带高气压 D.东南季风 4.立秋时,我国的夏、秋季分界线(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或等于22℃为入秋)大致在( )
A.秦岭---淮河一线 B.祁连山---横断山区一线 C.太行山---燕山一线 D.南岭一线 5.考虑“二十四节气”的节气含义,可概括为三类,其中不包括( )
A.反映季节时令 B.反映月相变化 C.反映气候特征 D.反映动植物表象 【答案】3.C 4.B 5.B
【解析】3.长江中下游地区在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
4.立秋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仍然炎热,只有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气候凉爽,故此时进入秋季的应为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地区。
5.“二十四节气”是先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总结出来的,反映的是周年四季变化,能够反映季节时令、气候特征、动植物表象等。二十四节气与月相没有关系,不能反映月相变化。选择B。
(原创)6.古诗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为何中秋是赏月的最佳时节 ( )
A.从古到今人们养成的习惯 B.中秋时节月球距地球的距离最近 C.大气的散射作用 D.冷气团控制,秋高气爽,空气洁净 【答案】6.D
【解析】中秋时节,我国暖湿空气已开始消退,云量减少,冷气团势力有所增强,我国上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