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我不是药神》电影创作的现实主义导向
作者:宁琬
来源:《视界观·下半月》2018年第09期
摘要:《我不是药神》是由文牧野执导,徐峥宁浩担任监制的剧情长片,于2018年7月5日在中国大陆上映。根据猫眼数据,截至影片下映共累计31亿票房,在内地总票房榜上稳居第五,豆瓣上更是获得9.0的高分,在第55届金马奖上更是获得7项提名,并且斩获最佳新人导演和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这样一部非IP,又无流量明星无特效的电影能够赢得口碑和商业上的双重成功,离不开电影独特的创作技巧,也反映出当今国内电影的创作开始以现实主义导向为主,作品打磨更加精细,核心思想的表达也更加准确直白。 关键词:电影创作;现实主义;导向
《我不是药神》是近年来难得的佳作,与韩国电影比较,韩国近年来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层出不穷,《辩护人》《杀人回忆》,《熔炉》更是推进了有关性侵法案的完善,想要用文艺作品推动社会发展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已经看到这样的作品出现,并且市场上得到了肯定。但是这一切并不能说明《我不是药神》完美无缺,本片说到底还是类型片的范畴,人物脸谱化,性格缺乏可解读性,对药厂代表的处理甚至都有点漫画化,善恶过于分明,意味着缺乏思辨,对于事件背后真正的矛盾点闭口不谈,在面对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的时候,完全没有足够的思想与逻辑准备。
《我不是药神》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徐峥饰演的男主人公程勇经营着一家保健品店,独身并且赡养病重的父亲,身陷中年危机。由王传君饰演的慢粒白血病病人吕受益的到来,使程勇发现了一条可以拉自己走出困境的救命绳,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地做起了治疗慢粒白血病的印度仿制药独家代理商,以正版药价格四分之一卖给病人。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被迫在酒吧做舞女的单身妈妈思慧,神父刘牧师,脾气火爆的非主流青年黄毛。在积累一定资金后程勇将走私渠道卖给假药贩子张长林,自己建了小工厂安生度日。然而张长林哄抬仿制药价格,使病人再次吃不起药,再后来吕受益因停药不得不接受化疗,经济负担与病痛折磨让其走向自杀的结局,程勇深受刺激决定继续贩卖仿制药并以进价出售。此时印度工厂受起诉停工,程勇因走私被捕入狱判有期徒刑三年。影片最终在程勇刑满出狱时,治疗慢粒白血病的药物已被纳入医保,表现国家对此事件的关注与积极的解决态度,影片至此结束。 一、《我不是药神》的创作技巧
1.人物性格的艺术性刻画。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我不是药神》虽以“陆勇案”为背景,却在人物的刻画上做了艺术性打磨。主人公“程勇”由一开始“无利不起早”的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贩转变为贩药救人的“药神”,其人物的戏剧性在性格的转变中得以体现。影片中几位主要人物的性格刻画也极为细腻,每个配角的人生都获得了艺术性创造,使其深入人心。
2.矛盾的扩大升级。“陆勇案”在《我不是药神》影片上映前并未获得网友的广大关注,原因就在于新闻陈述的仅为简练事实,理性的报道难以引起受众共鸣。但影片上映后,通过将“金钱与法律”“金钱与生命”“法律与生命”三个层次的矛盾做了扩大升级,让“陆勇案”获得了更多人关注并参与讨论。
3.场景的打磨设计。在《我不是药神》中,对场景的打磨设计也是其一大亮点。影片开头便通过一系列的场景阐述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一贩卖印度神油的商贩,这也是患者吕受益贸然前来在影片中被视作“理所当然”的原因,因为主人公去过印度,而仿制药的工厂也在印度。 在主人公人格升华后,在印度药店购买仿制药后,推开门在街上遇到印度神像一一“迦梨”和“湿婆”,尽管这一场景的设计给首次观影的观众留下了“不明所以”的印象,但其传达的压抑情感让更多人在观影结束后对两座神像发起了热烈讨论。对于主人公程勇来讲,其购买仿制药的行为拯救了患者,却也因此对研发“格列宁”的工厂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此时程勇心中犹如这场景一般,看不清前行的路,迷茫却又充满了神圣的信仰。 二、《我不是药神》体现的现实主义导向
1.基于现实。《我不是药神》的故事脱胎于“陆勇案”,陆勇本身是一名身患慢粒白血病的病人,治疗该病的格列宁正版药需要23500元,而印度仿制药却只需要4000元,于是陆勇做起了代购生意,三个月后,团购价就降到了200元。沅江市检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销售假药”为罪名,将陆勇公诉至沅江市法院,300多名白血病病友联名写信,请求司法机关对他免予刑事处罚,最终检察院撤诉,陆勇获释。
2.草根文化。所谓草根文化也就是平民文化,草的根有“顽强、韧性”的特质,而电影所呈现的就是小人物们在面对病痛,面对贫穷在努力挣扎下去的故事。《我不是药神》中,聚焦慢粒白血病患者,他们当中有为给女儿治病不得不在歌厅跳舞的单亲妈妈,有患病的牧师,有辍学离家出走的非主流少年,他们除了白血病患者身份之外,观众还见了他们作为另一种身份的生活状态。每一个人物,他们的故事都是丰富的,透过银幕,观众们看见他们的喜怒哀乐,在生活中的挣扎苦楚,并且通过故事将每一个人物相联系,赋予了他们美好的品质和优秀的人格,一定程度上带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同时低姿态的人物更像是你我身边真正存在的人,我们对他们更有熟悉感,更有代入感,也更容易产生共情。
从另一个角度上讲电影将精英与草根进行对立,将药厂完全塑造成反面形象,有一定民粹倾向。
3.英雄主义。英雄主义,即为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任务而表现出来的英勇、坚强、首创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和行为。在电影中,程勇开始是一个失婚,失意的失败者,这点从曹警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他的态度里能看出不少。直到火锅散伙情节为止,程勇做这一切的动机都是从自身出发的,首先他并不是一名患者,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赚钱以改变自己窘迫的处境,用不着以身涉险,于是急流勇退。
下半部分的转变,是以吕受益的死为导火线的,他的自杀使程勇开始重新贩药,不为获利,只为救人。后来黄毛的舍生向死,更是推着程勇走向神坛。
程勇身上的确有大大小小的毛病,但事实上,他爱父亲,爱儿子,是一个情感很充沛的人,也许正是因为这些才使程勇最终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了人们口中的“药神”。这个转变过程是我们在电影中切实看到的东西,电影的标题虽然叫《我不是药神》,但是这并没有削弱主角身上的英雄色彩,尽管这种给圣人加冕的手法非常套路,但是这种个人的成长历程和人物弧光却是观众们喜闻乐见的。 三、结论
近十年来电影市场异常火爆,影片质量良莠不齐,其中不乏叫好不卖座的,更有票房飘红但三观不正的,电影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不是不能同时满足呢?《我不是药神》的出现则说明了事实并非如此,同时电影的创作也从浮躁渐渐转向平静,使得创作者们脚踏实地,将创作植根于生活,更加关注生活中普通的个人,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虽然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而现实比电影展现的还要复杂得多,但是让人高兴的是,這至少是个还不错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