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转变角色,尊重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观念中,教师很大程度上扮演着知识的传播者和道德的传教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和良好自学能力的养成。
作为教师,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和地位,放下架子,放弃教师至上的尊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以平常心态和学生交朋友,让教学变成师生共同享有的快乐生活。心理学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和建议,勇于大胆创新。
二、大胆放手,适时引导,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情感入手,注重学生学习愉快的体验和感悟,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具有潜移默化的陶冶滋养过程,并通过创设愉快合作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课堂是活跃学生学习气氛的场地,在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首先要紧密结合科学教学内容,通过教育内容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树立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的运大抱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原动力。其次是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激趣激思、动手动口,推动他们自己看书、查资料、讨论、做实验、观察、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照相机和眼睛一课,引导学生观察眼睛模型,适时对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进行引导、鼓励、评价,使他们
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千万不可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必须会讲、精讲。学生在教师的精心设计、统筹安排下,有目标、有重点地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密切注意他们的表情变化和思想动态,及时表扬,及时肯定。
学生是主体,是学习主人,教师的教要以学生学的情形而定。教师为主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教材的讲解者,更不是教材的宣读者。课堂教学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个性鲜明。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学生创新思维活动的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教育改革的不可逆转性,以主动、积极的态势迎接改革,用新的头脑,新的思维,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为培养拥有新头脑、新思维、新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