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新区复兴输气站总图设计方案优化
陈从江
【摘 要】摘要:重庆两江新区复兴输气站总图布置,首先对站场地形地貌、场地条件进行分析,对总图布置进行优化,采用折线型布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特殊场地条件的输气站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旨在为今后的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建材与装饰 【年(卷),期】2015(000)024 【总页数】2
【关键词】输气站场;总图;方案优化
引言
重庆两江新区复兴输气站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貌、不利的场地条件,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优化措施,保证了该项目的顺利进行。
1 工程概况
1.1 地型地貌
属浅丘斜坡地貌,输气站位于坡脚水田、渔塘与山丘斜坡交界部位,北侧靠丘包斜坡。场地斜坡地形坡度5~25°,在局部斜坡台地部位坡度达30°,坡脚为水田及鱼塘,较为平坦。山丘顶部最高标高300m,坡下最低标高约273m,相对高差约27m。 1.2 场地条件
场地北紧靠山丘,南和西侧紧靠渔塘,东侧为乡村道路。站址位于两江新区水复组团远期规划用地范围内。国土和规划部门只同意站址选在该处,见图1。
1.3 总图布置条件
站场总图长约100m,宽约42m。根据站场地形及界外道路情况,总体布置为南北向。从乡村公路接口新建进站道路,站场东面为生产辅助区,布置综合值班室、箱式供水站、箱式变电站;站场西面为生产区,布置工艺设备区、进站阀组区、排污池;站场南面布置放散管;站内车行道路为T形道路及回车场。
2 总图设计
2.1 按照《西南油气田站场公用工程标准化设计手册》布置
按照《西南油气田站场公用工程标准化设计手册》设计,该站场应布置为矩形,有两种方案。
2.1.1 方案一:征用南侧的村民渔塘,布置在鱼塘处
与村民协商征用鱼塘难度大,并且征地赔偿费用高昂,最终放弃该方案。 2.1.2 方案二(简称原方案):征用北侧的山坡,布置在鱼塘处
(1)总图布置后,经过计算,按照土石方挖填平衡原则,场地设计标高为279.00m,北侧形成边坡坡向约157°、高15m的高截坡,南侧形成6m高的填方区边坡,总平面布置见图2。
(2)北侧高截坡为泥岩,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附录A,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边坡失稳将威胁到下部输气站场,后果十分严重,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采用赤平投影图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见图3。 裂隙Ⅰ、裂隙Ⅲ以大角度与边坡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小;裂隙Ⅱ以32°的较小角度与边坡切向相交,对边坡稳定性有一定影响;裂隙Ⅰ与Ⅱ的交线以54°与边坡切向相交,对边坡稳定性有较小影响。边坡稳定性主要受自身岩体强度控制,但由于坡体岩性以泥岩为主,开挖后表层风化较快,加上裂隙组合切
割岩体,雨后边坡容易出现局部楔形体掉块及崩塌破坏。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坡率+锚喷护面法,每8m为一阶放坡,坡率为中风化基岩1:0.75、强风化基岩1:1,同时在每阶设置平台,平台的宽度为2m,边坡作锚钉挂网喷混凝土护面处理,在坡顶修建截水沟及在坡脚修建排水沟。 (3)总图用地及场地平整工程量见表1。 2.2 优化总图布置方案(简称折线形方案) 2.2.1 根据站址地形实际情况,采用折线形布置
北侧以山脚高程280m等高线为用地边界,南侧以村民鱼塘为用地边界,站场总图平面为折线形的两个区块,折线之间的夹角为156.5°。既不征用南侧的村民鱼塘,产生高昂的征用赔偿费用;也不征用北侧的山坡,避免形成15m高的挖方边坡及大量挖方量,减少了坡率+锚喷边坡支护费用。边坡只需要作条石挡土墙支护。以挖填土石方平衡确定站场地坪设计标高为276.2m,挖方区边坡高3.8m,填方区边坡高3.6m。总平面见图4。 2.2.2 总图用地面积及场地平整工程量(见表2)
对比表1和表2得出,采用折线形布置后,大幅度减少了工程量。与原方案相比,用地面积减少6.4亩(减少98.5%),挖填土石方量减少10000m3(减少400%),取消锚喷混凝土护面900m2,仅条石挡土墙增加530m3(增加15.5%),大大降低了工程费用。 2.2.3 减少基础埋深
填方区高度从6m降为3.6m,设备基础从原方案的桩基础改为独立柱基础。综合值班室独立柱基础埋深减少了2.4m,减少了基础工程量和费用。 2.2.4 缩短施工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