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学》试卷B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教育管理学方法体系的“三个层次” 答:指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体系和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体系,从内部的纵向逻辑上,分别划分为方法论、方式以及具体的方法技术三个层次。 2.教育行政 答:教育行政是在教育领域中开展的行政活动,它泛指国家管理教育的一切活动与方式。“教育行政”这一概念有如下几方面的含义:第一,主要是由特定的组织机构,即教育行政机关与学校组织实施的。第二,以人与教育活动为对象。第三,以提高人才的培养水平为最终目的。由此,可以把教育行政定义为,主要由教育行政机关与学校组织实施的,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最终目的的一种对人与教育活动产生影响的管理活动。 3.德尔菲法
答: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是一种区域教育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技术。是指采用专家团队成员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通过多轮的意见征询,逐渐得到趋于集中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意见。 4.目标管理
答:目标管理于1954年由彼得·德鲁克提出,他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系统论述了目标管理。目标管理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以及评估、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5.学校发展规划
答: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西方国家SPD项目对学校发展规划的解释是:通过学校共同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系统地分析学校的原有基础及学校所处的环境,发现学校的优先发展项目,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教育目标,促使学校挖掘自身的潜在资源,按照本校的价值观,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最终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我国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学校发展规划是一所学校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计划的要求,结合自身条件,对学校未来三至五年内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发展途径,如学校发展目标、发展规模与速度、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办学条件、实施策略等方面所作的安排。
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如何理解教育管理的教育性特点?
答:教育职能是教育管理的内在职责,培育人才是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这就决定了教育管理本身具有教育性特征,即管理育人。这也是教育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在管理上的主要区别之一。那么,管理怎样育人呢?首先,教育管理通过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来为师生服务;其次,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工作条例、各种活动都具要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再次,每个教育管理者,同时又是教育者;在具体的管理工作过程中,要时时处处以模范的言行去教育或影响他人。
2.简述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答:弗雷德里克·泰勒,美国工程师,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所处的时代,是美国现代工业迅速崛起的时代。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资关系,泰勒对工人的劳动过程进行了认真的观察与试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被称为“科学管理”的理论。泰勒针对于工厂里磨洋工的现象,提出了实行标准化的生产方法、标准化管理、计件工资制和奖金制度、监控制度等科学管理的要点。1911年,泰勒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出版,这标志着他是第一个使管理行为系统化、科学化的人。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很快由工厂推广到学校、军队、政府机关等各个领域,其理论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才逐渐减弱。 3.教育规划的特点有哪些? 答:第一个特点是,教育规划是普遍适用与因地适宜相结合的。教育规划的内涵、制定教育规划的原理等基本逻辑是普遍适用的。但教育规划又是为了解决一时一地的教育发展难题,因此它必然又是因地制宜的。根据具体环境的不同,规划的时段可长可短,规模可大可小,方法可精密也可简单。对于区域教育规划而言,“区域”主要指的是行政管辖区域。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区,行政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都可以制定符合本区域发展特点的教育发展规划。可以说,教育规划所瞄准的地区范围以及规划编制者的行政管理范围都体现其“区域性”。第二个特点是,教育规划是质和量相结合的。虽然教育规划要大量利用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但教育规划所要解决的教育发展难题不仅仅是数量问题,更多时候也是质量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有关教育发展质量的规划目标往往要通过一定的量化标准来实现。第三个特点是,教育规划是时代性与历史性相结合的。教育规划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当下教育发展的难题,但是它必须“从过去汲取智慧,为未来提供方案”。根据现存的问题制定规划后,并不意味着规划工作的结束。还需要时刻关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反馈和情况,适时调整。 4.如何理解学校督导评估? 答:学校督导评估,即“督学”,指的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所进行的督导评估活动。正确理解“学校督导评估”的内涵和外延,是科学设计与实施学校督导评估活动的前提。从三个方面来解析“学校督导评估”。第一,学校督导评估是一种教育评估活动。学校督导评估就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学校发展变化及构成变化的诸种因素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第二,学校督导评估的对象是学校,或者说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从宽泛意义上看,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包括幼儿园、大学)的督导评估都是学校督导评估。第三,学校督导评估的主体是代表人民政府行使督导职权的督学。它与教研室、教育科研机构、大学或中介机构等开展的评估不同,它是一种政府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权威性。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特殊性质,学校督导评估不能片面强调“导”而忽视“督”,要在“问责”与“改进”两种功能之间取得动态平衡。问责与改进,是学校督导评估的两个重要功能。学校督导评估要督与导并重,以督促导,以评促建。 5.校长负责制和校本管理有何异同?
答:校本管理和校长负责制的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都强调教育管理权力的下移,其实质都是针对过去上级教育行政机构对学校实施过多的监管所进行的一种改革;二者都是使学校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提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的地位,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二者的区别在于:第一,权力下放的对象不同。校本管理强调把权力下放到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所组成的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手里,使其共同分享这些权力。校长负责制则更强调权力集中到校长手中,以便使权责统一。第二,权力下放的形式不同。校本管
理是教育主管部门将其权力下放给学校,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校长负责制则是加强了校长的权力。第三,决策机构不同。校本管理强调共同决策,由校长、教师、家长和社区成员代表组成的校本管理委员会对学校事务进行决策。在校长负责制中,校党组织和教代会等民主管理机构的作用主要是审议和监督,对学校事务没有决策权。
三、论述题(每题8分,共40分)
1.谈谈你对“管理者的教育管理学”与“被管理者的教育管理学”的看法。 答:先说“管理者的教育管理学”。“管理者的教育管理学”习惯于将组织成员分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两个群体,并明确地宣称或潜在地相信,教育管理主要是管理者的事务,教育管理的质量与效果绝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管理者的素质与能力。相应地,以提升教育管理实践水平为追求的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也将主要精力放在教育管理者或领导者身上。我们明白,教育管理者在教育管理活动中有重要作用。但教育管理学不应对管理者过度关注,而忽略了被管理者的地位与作用。鲍尔曾说,对于教育管理中管理者的过分关注,已经使得教育管理学成了一门控制的学问。他指出,由于习惯自上而下地、从管理者的立场与角度理解组织运作,凸显行政单位的利益和需要,给予管理层以权力,因而,由此出发构建而成的理论就会容许管理层控制、主宰作为被管理者的员工。再来说“被管理者的教育管理学”。与管理者的教育管理学相反,“被管理者的教育管理学”则相信,教育管理不单是管理者的事务,而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参与的活动;它不仅视被管理者为有生命、有需求的主体,而且将被管理者的成长与进步视为组织管理的重要目的,尤其是尊重和维护学生的利益与价值;它既努力在组织目标之下促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合作,也时刻警惕不使自己沦落为权力操控的工具和强势集团的助手。被管理者的教育管理学提醒我们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约束教育管理者的权利与权力,二是要重视被管理者的能力与责任。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不能在被管理者的教育管理学中将被管理者的地位与作用推到极致。用陶行知的话来说,教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应该形成一种“对流”关系。他认为,纯粹的由上而下的领导方式,只能造成被动的群众,而被动的群众是发挥不出力量来担负责任的。教育问题的解决必须以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对流”为基础,必须打通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中间的隔板,使他们可以“对流”而互相教育。 2.谈谈区域教育岗位设置的原则。
答:第一个原则,按需设岗。按需设岗原则是指教育岗位设置中改变以往因人设岗的弊端,转而根据学校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工作总量、教师标准工作量等客观因素设置岗位,以获得工作需要与人员设置的最佳匹配。按需设岗的前提是改革现行的教育系统编制管理办法,缓解当前学校普遍存在的缺编状态,实行教育岗位编制的动态化管理。按需设岗的基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教育人力资源规划。岗位设置的第二个原则是,区域内均衡。根据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区域可划分为省域、市域、县域等,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模式已基本形成,县域在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因此,区域教育岗位设置所应遵循的区域内均衡原则,主要是指县域内均衡。教师在区域内合理流动是促进教育岗位设置均衡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合理流动包括城乡流动、校际流动。目前,从乡镇农村学校向县城学校流动、从非重点校向重点校流动,大多为教师的自发行为,是一种市场流动,这种流动加剧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师资差距,显然是与区域内均衡原则相违背的。因此,县级
教育行政部门要着手建立促进教师从县城学校向乡镇农村学校、从重点学校向非重点学校流动的制度,将教师的自主流动与行政干预相结合,尽快实现县域教育岗位均衡配置。教育岗位设置的第三个原则是,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原则是指区域教育岗位设置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引进急需的或者高层次的的人才,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人事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批准后,在学校中设置非常规岗位或适当延伸教育岗位级别,为优秀教师提供更多的岗位晋升机会。 3.论述教育行政的理性化与专业化。
答:教育行政的理性化,是指教育行政要有理性精神,行政行为要具有合理性、合法性,要讲道理、有依据,要避免随意性、情绪化,行政决策要多方民主参与,要根据一定程序,避免“一言堂”和“瞎指挥”。理性精神实质上要求教育行政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教育行政的科学化与教育行政的主观性、随意性相对立,是指以科学精神开展行政管理活动,以事实为依据。教育行政科学化的前提是科学认识,这就要求决策者、管理者有专业素养。教育行政的民主化是教育行政科学化的制度保障。教育行政的科学化与民主化集中表现在教育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教育行政的法治化,要求外部行政和内部行政都要依法进行。(外部行政,即政府对教育的行政管理;内部行政,即政府教育行政机构对自身的管理。)教育行政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说的是教育行政的理性化。教育行政的理性化关注的是行政行为“不胡来”,而教育行政的专业化强调的是教育行政人员的专业素养。二者有内在联系,教育行政人员素质越高,教育行政行为的理性化程度就越高。教育行政专业化的关键是教育行政从业人员即教育行政人员的专业化。
4.论述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理论。
答:彼得·圣吉指出:学习型组织的战略目标是提高学习的速度、能力和才能,通过建立愿景并能够发现、尝试和改进组织的思维模式,并因此而改变他们的行为,这才是最成功的学习型组织。彼得·圣吉认为,任何一个组织要成为学习型组织都需要进行“五项修炼”。第一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组织成员一种共同的愿望、理想、远景和目标。学习型组织的共同愿景是由个人的愿景汇集而成的,而不是领导者强加于组织成员的,要既能体现组织发展的未来目标,又能体现组织成员的共同愿望。第二项修炼:自我超越。自我超越就是学习不断厘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就是学习如何扩展个人的能力,并塑造出一种组织环境,鼓励所有的成员自我发展,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和愿景;就是向自我极限挑战,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结果。建立个人愿景是自我超越的前提。第三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指由于过去的经历、习惯、知识素养、价值观等形成的基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心智模式影响人们的认知方式,通常不为人们觉察,会对人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改善我们的心智模式,工作方式也会相应改变。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包括交换对话和集体思考的技巧,以使组织成员具有完善、协调和一体的感觉,产生超乎个人才华总和的巨大知识和能力。团队学习的基本技术是“深度会谈”。在“深度会谈”中,每个人可以自由交换想法,进行无拘无束的思考,以获得独自无法获得的见解。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一种“看见整体”的思考,是一项看清复杂状况背后的结构和差异的修炼。彼得·圣吉的“五项修炼”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彼得·圣吉的“五项修炼”为组织的改善提供了新的视角,它植根于不断省思我们心灵深处的真正愿望。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建设学习型学
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5.学校课程规划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学校课程规划需要注意:(一)课程规划首先要处理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校本化规划。学校课程规划需要对学校中实施的全部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从提高课程适应性和资源整合的角度出发,进行通盘的设计和安排。其主要内容包括:学校课程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改进、教学模式的改进、课程评价的改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相关的组织机构和制度的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二)课程规划的结果是要形成有特色的学校课程方案。学校课程方案至少包括以下五个项目:一是课程的基础,主要包括学校办学理念、愿景和课程目标;二是课程架构,包括各学科课程的规划、弹性课程的设计、教学时数的安排等;三是课程实施,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四是行政支援;五是课程评价。(三)要了解和掌握规划学校课程的模式与方法。塞勒(Saylor)等人在《课程规划:为了更好的教学》中提出的课程规划模式为: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说明一下,课程设计也就是课程的明细化,课程实施就是教学)。(四)明确规划学校课程的主体。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社区人士、课程专家都应参与学校课程规划。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形式上,课程规划一般以《学校年度课程实施方案》和《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形式编制,主要包括对课程设置、课程安排和课时规定等方面的人决策和统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