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1世纪,谁来教综合课》培训讲义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1世纪,谁来教综合课》培训讲义

培训教师:敖怀学

单元一 综合化:课程结构的重点突破

主题1:课程结构解析

(一)新课程:走向均衡

课程结构的均衡化有三个方面的任务: 1、均衡设置课程门类;

2、根据儿童的成长特点确定课程类型; 3、均衡安排教育过程。 (二)新课程:走向综合

为了加强综合性,新课程体系采取了三个方面的做法: 第一,加强学科教学的综合化; 第二,设置学科性综合课程;

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新课程:加强选择性

新课程体系的选择性具体表现在: 1、区域和学校主动选择课程; 2、学生主动选择课程;

3、教师主动对教学内容和方式做出选择: (1)教师根据课程标准选择并调整教材; (2)教师自主开发课程;

(3)教师因地制宜地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

主题2:课程综合化的动因

(一)新型人才需要新型课程

1、培养“新型人才”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2、“新型人才”就是以“四有新人”为核心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3、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在新型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世界发展的一体化趋势

“一体化”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在政治、文化多极化的前提下,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体化趋势; 2、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高度分化基础上实现高度综合; 3、人的价值的发展趋向于完整、丰富。

(三)课程综合化:世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特征

主题3:课程综合化的途径 (一)学科教学走向综合化 1、有联系地教学;

2、组织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 (二)设置综合课程

当前,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

1

1、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注重自我补偿; 2、改变教学设计模式,增加活动成分; 3、更新教学管理制度,开展协同教学; 4、注重教学资源积累,拓展选择空间;

5、从新课程实践层面促进幼儿师范教育改革,使之能够培养合格的综合课程教师。

(三)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必修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来自于以下方面: 第一,课程目标指向于完整的人格; 第二,课程内容需要动态地生成; 第三,课程实施以活动为中介。

单元二 走向综合化的学科教学

主题1:学科教学综合化的反思与重建

(一)学科教学综合化的目标:从“知识本位”转为“发展本位”。 (二)学科教学综合化的途径:从“拓展知识”转为“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的学科教学应该具有的特征和要求: 1、在生动的当代生活中选择知识;

2、把生活作为学科教学的背景,开放教学的空间; 3、让学生体会到知识运用的成功与快乐; 4、多样化地教学。

主题2:基于综合化的学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策略 1、统整性策略; 2、开放性策略; 3、个体化策略。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策略 1、一致性策略; 2、统整性策略; 3、生活化策略; 4、活动化策略。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策略 1、程序性策略; 2、情意性策略; 3、互动性策略; 4、自主性策略。

主题3:建立综合化教学的保障 (一)明确学科教学的目标

确立综合化的学科教学目标必须体现以下基本要求:

1、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

2、有差异地进行教学;

3、加强与学生经验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既能激起学生兴趣又能使他们终身获益;

4、让学生全员参与,积极动脑动手,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提高; 6、适应时代、社会和学生的需要。 (二)师生共同活动

1、综合化学科教学强调师生共同构建、延续教学活动; 2、综合化学科教学中的师生作用。 (三)灵活的教学管理

1、综合化学科教学的管理内容;

2、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机构及其主要职能。

单元三 综合课程:一种新的课程类型

主题1:综合课程的内涵与理论

(一)概念界定:什么是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指在过去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基础上综合相关内容,形成的新的课程门类。

(二)信息链接:国内外综合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主题2:综合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一)课程资源:扩展视野

1、引进先进的现代科学知识、文化观念和技术成果; 2、关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活动、经验;

3、鉴别和利用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中的有价值的问题,充分挖掘现成的、易于被学生感知的资源。 (二)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多样化 1、通过活动组织先生; 2、围绕问题组织教学; 3、在对话交流中教学; 4、凝聚在作品中的教学。 (三)课程评价:促进全域发展 1、评价内容要丰富而灵活; 2、评价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 3、评价的价值取向要多元;

4、多角度搜集信息力求作出全面评价。

主题3:应对综合课程的挑战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1、知识的琐碎化问题; 2、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 3、管理的问题。

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调整:

3

1、观念的转变; 2、专业的拓展; 3、策略的改变。

单元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创新与体验

主题1: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与定位 (一)性质与目标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二)内容与形式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 2、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 (三)管理与整合

1、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2、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

主题2:研究性学习——展示学生潜能的平台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特指研究性学习课程,它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开放性 2、问题性 3、探究性 4、实践性 5、自主性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主要包括: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

5、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观察法; 3、调查法; 4、实验法。

(三)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1、与传统课程相比较,研究性学习课程更关注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就学校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具体过程而言,一般程序是: ①知识准备; ②选题立项; ③研制方案; ④实施研究;

4

⑤撰写报告; ⑥成果交流; ⑦总结反思; ⑧综合评价。

2、在研究性学习的操作流程中,应有的环节: ①选题立项阶段; ②撰写报告阶段。

主题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拓展学习与生活的空间 (一)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目标 1、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 2、社区服务的基本目标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领域 1、社会实践活动领域: ⑴社会考察、调查; ⑵军训;

⑶社会生产劳动; ⑷参观游览。

2、社区服务活动的领域:

⑴为社区特殊人群的生活服务和家政服务; ⑵社区管理服务。

(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

主题4:劳动与技术教育——获得劳动体验和技术素养的主渠道 (一)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1、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目标; 2、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任务;

(1)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未来公民基本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素养; (2)关注每个学生,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3)搭建学生认识和理解劳动与职业世界的桥梁,进行初步的职业引导。 (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1、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 (1)全员性原则; (2)综合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4)实效性原则。

2、如何进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组织;

3、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激发、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把握“抓”和“放”的程度,有效实现师生互动; (3)通过“公正”、“合理”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一个区域实践的成功案例

5

《21世纪,谁来教综合课》培训讲义

《21世纪,谁来教综合课》培训讲义培训教师:敖怀学单元一综合化:课程结构的重点突破主题1:课程结构解析(一)新课程:走向均衡课程结构的均衡化有三个方面的任务:1、均衡设置课程门类;2、根据儿童的成长特点确定课程类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gey15lxtt8xzko02xoc4ddq3430ci00yb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