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兰亭集序》,完成各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的一项是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至 毕:全部 A. 群贤毕. 次:旁边 B. 列坐其次.可乐也 信:任凭 C. 信. 与:交往 D. 人之相与.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会稽山阴之兰亭 当其欣于所遇 A. 会于..畅叙幽情 足以极视听之娱 B. 亦足以..大 及其所之既倦 C. 仰观宇宙之..流觞曲水 齐彭殇为妄作 D. 引以为..
的一项是 3. 下列句子括号中,补充的省略内容不正确...A. (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 映带(在兰亭的)左右 C. 引(清缓溪流)以为流觞曲水 D. 每览昔人(对生死)兴感之由
的一项是 4. 对下面两句话的意思,理解都不正确...①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A. ①何况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②本来知道无论是生还是死其实都是不可信的。
B. ①何况寿命长短是自然早就安排的,最后一切都会一同消失。 ②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C. ①何况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②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D. ①何况寿命长短是自然早就安排的,最后一切都会一同消失。 ②本来知道无论是生还是死其实都是不可信的。 5. 用原文语句,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
本文第一、二段描述了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这里的乐趣,既有“①_____ ,②_____”的同道相逢,饮酒赋诗、畅叙幽情的快乐;也有在幽雅环境和“③_____ ,④_____”的宜人气候中,领悟美好自然的快乐。 【答案】1. C 2. B 3. C 4. D
5. (1). ①群贤毕至 (2). ②少长咸集 (3). ③天朗气清 (4). ④惠风和畅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顺,选项C,
“信”实在。故答案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高考中对虚词的考查单独命题较少,多与翻译、断句等考点结合考查。备考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认真积累考纲规定的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还要注意到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常用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有:词性分析法、位置分析法、温故求新法、语境判定法、语法切入法、标志识别法等。选项A,“于”介词,在/介词,对;选项B,“以”连词,用来;选项C,“之”结构助词,的/代词,所追求的事物;选项D,“为”作为/是。故答案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言文句式的能力。重点考核省略句,注意根据文章的内容判断省略的内容,选项C,引(清缓溪流)以为流觞曲水,省略成分应该是“清流急湍”。故答案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选项D,“随化”随造化而定;“一死生为虚诞”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故答案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本文第一、二段描述了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这里的乐趣,既有”“也有在幽雅环境”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毕至”“咸集”“惠”。
【点睛】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另解:山北水南谓之阴,可以认为在会嵇山的北边)的兰亭集会,举行禊饮之事。此地德高望重者无不到会,老少济济一堂。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
繁茂,竹篁幽密。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四周,引溪水为曲水流觞,列坐其侧,即使没有管弦合奏的盛况,只是饮酒赋诗,也足以令人畅叙胸怀。这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人们彼此亲近交往,俯仰之间便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喜欢反躬内省,满足于一室之内的晤谈;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羁。虽然他们或内或外的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竟然都会忘记衰老即将要到来之事。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发生厌倦,情事变迁,又不免会引发无限的感慨。以往所得到的欢欣,很快就成为历史的陈迹,人们对此尚且不能不为之感念伤怀,更何况人的一生长短取决于造化,而终究要归结于穷尽呢!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么能不让人痛心啊!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的感慨,其缘由竟像一张符契那样一致,总难免要在前人的文章面前嗟叹一番,不过心里却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我当然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虚诞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这正是事情的可悲之处。所以我要列出到会者的姓名,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尽管时代有别,行事各异,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动因,无疑会是相通的。后人阅读这些诗篇,恐怕也会由此引发同样的感慨吧。
二、文学常识与背诵默写(13分)
的一项是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不少诗篇脍炙人口。其中《氓》因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却被遗弃的劳动妇女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B. 白居易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的《旅夜书怀》描写了平野、星月的辽阔幽远之景,抒写了诗人身世的辛酸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C. 《包身工》是我国报告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作品,它讲述了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揭露并控诉了野蛮而残酷的包身工制度,有强烈的感染力。
D. 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末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他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塑造了别里科夫这个封闭保守、扼杀一切新思想的“套中人”形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识记文化常识能力类试题。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总之,文学文化常识类试题,考生要在平时的时候多识记多积累,典型的作家作品、文体知识、题裁特点都是考生要积累的方向。选项B,“白居易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的《旅夜书怀》”说法有误。《旅夜书怀》是杜甫的作品。故答案选B。
的一项是 7.下列对《呐喊》相关故事内容的表述,不正确...
A. 《药》中的华老栓用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蘸成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花掉了不少血汗钱。最终却没有治好小栓的病,只落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结局。
B. 《明天》中的单四嫂子为得病的宝儿四处求医,期盼着到了“明天”宝儿的病就能好。但是“明天”到来时,病魔却仍然无情地夺去了宝儿的生命。
C. 《社戏》叙写了“我”和小伙伴们去南京看社戏的经历。结伴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是作者美好自然、意趣盎然的童年记忆。
D.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总觉得身边的人们想吃掉他。实际上“狂人”是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周围有一群被封建思想侵蚀了灵魂的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识记文化常识能力类试题。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总之,文学文化常识类试题,考生要在平时的时候多识记多积累,典型的作家作品、文体知识、题裁特点都是考生要积累的方向。选项C,“和小伙伴们去南京看社戏的经历”说法有误。《社戏》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故答案选C。 的一项是 8.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善用谐音,使人物的名字具有隐喻性。下列相关解说不正确...
A.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四位贾府小姐,端庄善良,富有才华,却命运坎坷。她们的名字深寓着作者“原应叹息”的叹惋。
B. 香菱原名英莲,生就眉心一点胭脂,后被卖入薛家,她不仅与人为善,而且灵巧好学,然而却历经劫难,命途多舛,真是“应怜”。
C. 开篇出场的甄士隐与冷子兴,有“真事隐,假语存”之义,也就是真事隐去,假语存留,但是读者透过表象依旧能解其中味。
D. 小人物的命名也别具匠心,例如:冯渊被薛蟠打死,有“逢冤”之意,娇杏“侥幸”嫁与贾雨村。人物命运一目了然。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