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首诊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心理防御机制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26Chinese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Vol.14No.22006

首诊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心理防御机制研究

王国强1,张亚林1,程灶火2,曹玉萍1,张宏耕*

(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11;2.江苏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江苏无锡214151)

【摘要】目的:探讨首次诊断为强迫症(OC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关系。方法:42例强迫症患者用耶鲁-布朗强迫评定量表(Y-BOCS)、汉米顿焦虑量表(HAMA)、汉米顿抑郁量表(HAMD)、防御方式问卷(DS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评定并与42例正常对照者比较。结果:强迫症患者以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和混合状态的各占近一半,强迫检查和强迫联想出现的频率较高,约5/6的患者有两种以上的症状,混合型的患者病程长且症状较重;强迫症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更多地使用被动攻击、潜意识显现、分裂、幻想、退缩等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而较少使用升华等成熟防御机制;强迫症患者EPQ中的神经质标准分(N)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内-外向标准分(E)则低于对照组。三种不同类型的强迫症患者之间的心理防御机制以及EPQ问卷各因子的标准分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三组首诊的OCD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不同类型的OCD均较多的使用不成熟和中间的防御机制且多具有内向、神经质的个性。【关键词】强迫症;防御机制;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图分类号:R3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611(2006)02-0126-03

AStudyonClinicalCharacteristicsandDefenseMechanismofObsessive

CompulsiveDisorderDiagnosticatedFirstly

WANGGuo-qiang,ZHANGYa-lin,CHENGZao-huo,CAOYu-ping,ZHANGHong-geng

MentalHealthInstituteoftheSecondXiangyaHospital,CentralSouthUniversity,Changsha41001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sandthedefensemechanismofpatientsfirstdiagnosticated

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OCD).Methods:42patientswithOCDwereassessedwithYale-BrownobsessivecompulsiveScale(Y-BOCS),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Hamiltonanxietyscale(HAMA),DefenseStyleQuestionnaire(DSQ)and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whichwerecomparedwiththenormalcontrols.Results:Therateofpatientswithobsessionsorcompulsionwassimilartothatofthemixedsubtype.Thepatientswithmixedsubtypesshowedmorecompellingandlongercourseofdiseasethanthecontrolgroup.Comparedwiththenormalcontrols,OCDpatientstendedtouseimmaturemechanismandintermediatetypesuchaspassiveaggression,actingout,splitting,phantasyandwithdrawl,butlessusematuremechanismsuchassublimationetc.ThescalesofintroversionwaslowerandneuroticismwashigherinEPQofpatientswithOCDthanthoseofcontrols.TherewerenonotabledifferencesamongthethreesubtypesofOCDinEPQscoresandthedefensemechanism.Conclusion:ThethreesubtypesoffirstdiagnosticatedandtreatedOCDmayhavedifferentclinicalcharacteristics.Theyalltendedtouseimmaturemechanismandintermediatetypes,atequalpace,withthepersonalityofintroversionandnervousness.

【Keywords】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Case-controlstudies;Defensemechanism;EPQ

过去认为强迫症(OCD)是一种少见的难治性疾病,我国1982年12地区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该病患病率仅为0.3%。而近年来国外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强迫症的终生患病率为2-3%[1,2]。美国的一项调查(NCS)结果表明,OCD是精神疾病中排列第4位的常见病,它仅次于抑郁症、酒依赖和恐惧症[3]。强迫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认知与行为障碍,目前已有很多相关的研究。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清楚,而且疗效欠佳[4]。因此,人们不能不注意到该病产生的其他因素如社会心理因素,其中心理防

【项目基金】江苏省无锡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CK040006)

御机制具有较为重要的位置,但由于影响心理防御机制的因素较多[5],研究起来较为困难。目前国内外研究OCD病人的心理防御机制不多,且结果不一致,特别是对不同临床症状的强迫症患者防御机制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就首次诊断诊为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关系进行探讨。

1.1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03年11月~2005年10月中南

大学湘雅二院、江苏省无锡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及湖南省脑科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以DSM-IV用定式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14卷第2期

临床检查(SCID-P)收集临床资料。入组标准:①同时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

IV)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

3)中强迫症的诊断标准;②患者为首次确诊病例且从未经过抗强迫治疗(包括抗抑郁治疗);③年龄为18-30岁;④Yale-BrownObsessive-CompulsiveScale(Y-BOCS)强迫量表评分≥16分,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分>14分;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分<21分;⑤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有躯体或脑器质性疾病、严重言语或听力障碍及

智力发育障碍者;②入组前曾患有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病(包括抑郁症及双相障碍)者;③其他精神障碍所致的强迫症状。共收集患者42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21.81±2.62岁。平均病程为20.24±7.23月(6~36月)。婚姻状况:已婚4例,未婚38例。职业:学生14例,工人8例,农民6例,干部3例,技术人员7例,待业或病休2例,其它

2例。文化程度:初中8例,高中18例,大专及以上

16例。民族:汉族36人,回族1人,苗族3人,土家

族2例。

选择42例年龄、性别及民族等条件与研究组基本匹配的正常人(HAMD<7分,HAMA<7分,Y-

BOCSY<7分)作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11例。平均年龄22.25±3.17岁(与OCD病人组比较,P>

0.05)。无长期服药、吸毒和服精神药物史。1.2研究方法

入组后两组受试者按要求填写一般情况问卷、防御方式问卷(DSQ)[6]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并用

Y-BOCS、HAMA、HAND进行测试,研究组再用

自制的临床症状特征评估表进行临床评定。将研究组的病人分成三组:临床症状中只有强迫观念的患者为强迫观念组,只有强迫行为的患者为强迫行为组,强迫观念伴有强迫行为者为混合型组。用

SPSS12.0统计软件处理。

结果

2.1

临床类型、症状分布及共病情况

强迫观念者14例(33.33%),强迫行为者6例

(14.29%),混合型者22例(52.38%),强迫症状的分布

频率:有14.29%(6例)只有一个强迫症状,均为强迫观念,有85.71%(36例)的患者出现2个以上的强迫症状。共病者7例(16.67%)全部为混合型的患者,

其中合并人格障碍5例,社交恐怖和广泛性焦虑各

1例。其临床症状频率分布情况,见表1。·127

·表1

51例首次诊断为强迫症患者的症状分布频率

2.2病程、症状特征及发病年龄

根据强迫症状的不同表现分为3组进行比较。

病程:强迫观念组或强迫行为组(简称单纯型)的患者病程较短,而混合型的患者较长。Y-BOCS评分混合组高于强迫观念组和强迫行为组。HAMA评分发现单纯型的患者伴有较明显的焦虑症状。混合组患

者的发病年龄较小。另外,本研究组共15例住院患者均系混合型的患者。见表2。

表2单纯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及混合型的强迫症临床特征比较(x±s)注:#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组间比较,*强迫观念与混合型组间比较,Δ强迫行为与混合型组间比较,P<0.05。2.3OCD各类型间及与对照组间防御机制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强迫症患者使用不成熟型

(4.68±0.56,包括被动攻击、潜意识显现、分裂、幻想、退缩等)和中间型(4.41±0.43,包括解除、制止和假性利他等)防御机制较正常组(3.59±0.77、4.01±0.53,

P<0.05)较多;而使用成熟型防御机制(强迫症

4.45±1.04,对照组5.89±1.31,P<0.01)较少。

三种不同类型的强迫症患者防御机制及其因子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4

OCD各类型间及与对照组间EPQ评分比较OCD患者EPQ的神经质标准分(N,68.86±

9.00)显著高于对照组(44.01±11.46,P<0.01)。内-

外向标准分(E,47.26±7.09)显著低于对照组(59.76

±9.84,P<0.01)。而三种不同类型的OCD患者之间

·128·EPQ问卷各因子的标准分差异无显著性。

3讨论

强迫症的临床特点、分型和共病现象是近年临床研究所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多数学者将强迫症大致分为强迫思维和强迫动作两大类,也有人认为此种分类对指导治疗的帮助不大而将强迫症分为8个类型进行研究[5]

国外一些学者主张从强迫性障碍谱及强迫症的合并症状方面进行分类和研究[6]。不同的分类方式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和优势,但就临床实践工作而言,作者以为目前该疾病的病因病理均不清楚且治疗方法相似,以临床特征分类较为实用。故本研究按照其临床特点将其分为强迫观念组、强迫行为组和混合组。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仅以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和二者混合存在的患者各占一半(20/22),绝大部分都有两种以上的强迫症状;强迫症状出现的频率以强迫意向和强迫检查最高,分别有接近一半的患者存在,与大多数的研究相一致[7]。不少研究报道强迫症患者的共病率较高

[7,8]

,如Ras-

mussen[2]的研究结果为:67%的OCD病人一生当中

曾患抑郁症,18%的病人曾患社交恐怖症,因而认为

部分OCD与抑郁症和社交恐怖症有重叠。而本研究中OCD患者的共病率较低,可能原因系本研究入组标准严格(如首次确诊、未经治疗、年龄18~30岁和严格的排除标准)且病程较短,再者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的群体,他们可能不太愿意更多地暴露自己的精神症状。

Nelson报道[9]

OCD患者男女的首次发病年龄分别为19岁和22岁,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OCD的首发年龄在21岁左右,两者结果相似。而不同类型的OCD中,症状较单纯(只有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的

患者症状较轻,合并焦虑等症状明显,发病年龄较晚且病程较短,多数能坚持工作和学习也无需住院治疗;混合型患者病程较长,发病年龄较早,强迫症状较重而焦虑不太明显,共病者有27.27%,大多数需要住院治疗。然而,上述结果提示:首次确诊为OCD患者的不同类型和强迫症状的轻重可能与发病年龄及病程的长短有关;是否也提示,单纯的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的患者多是疾病的早期,此时有较多的痛苦体验和焦虑症状,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强迫症状加重且泛化,其焦虑症状减轻?目前尚不清楚。

另外,不少研究结果显示强迫症男女的患病率基本相当[9],而本研究的结果是男性患者就诊率偏高,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6:1,原因除本研究的入组

Chinese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Vol.14No.22006

条件较严格外,是否因为男性青少年更受到家人的重视?或是存在着某些生物学的因素(如遗传、神经递质)?这些问题将会进一步的得到研究。

强迫症的病因目前不清,多数认为与病前个性、心理社会因素、遗传及神经生化等多方面有关。防御机制是精神动力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机制,但它通过行为可以继发地被意识到[10],用以解释个体在应对挫折情境时,习惯性采取的处理主客观之间冲突的方式,而这种应付方式与神经症的症状之间存在着特殊的联系,并逐渐内化成为人格的一部分。Freud最初认为强迫症状来源于(包括攻击和性本能)无意识冲动所导致的极端焦虑,而这种焦虑可通过压抑和反向形成来减轻,据此推测OCD患者存在一些特殊的心理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的假说得到了一些研究者的支持。如

Pollok等发现强迫症患者较少使用幽默等成熟的防

御机制,而较多使用解除、投射和潜意呈现等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国内也有类似的研究但结果不一[11,12]。本研究结果也发现OCD的患者多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的防御机制,而较少使用成熟型的防御机制。我们还对不同临床类型的OCD患者的防御机制研究发现,尽管患者临床表现不同,症状有轻重之分,但他们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其各因子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提示OCD患者具有相似的防御机制(心理应付机制)。人格特征与强迫症的关系曾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多数研究结果提示强迫症患者多为内向、神经质的个性[12],本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果。在上世纪

50年代,有不少的研究认为强迫症与强迫人格关系

非常密切,甚至有个别作者认为所有的强迫症病人都有强迫性人格。但后来的研究证实强迫症仍不同于强迫性人格障碍,只有15%-35%的病人有强迫人格特征,大部分病人无强迫性人格。本研究的结果与多数研究一致,也只有11.90%的患者并有人格障碍(5/42)。

RasmussenSA.Theepidemiologyanddifferentialdiagnosisof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JClinPsychiatry,1992,35:6

2RasmussenSA,EisenJL.Phenomenologyofobsessivecom-

pulsivedisorder.InIselJRasmussenS.Psychobiologyof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NewYork:Spring-Verlag,1991.743-758

3MyerJK,WeissmanMM,TischlerGC,etal.Sixmonthpre-

valenceofpsychiatricdisordersinthreecommunities,1980-1982.ArchGenPsychiatry,1984,41:949

(下转第120页)

首诊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心理防御机制研究

··126Chinese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Vol.14No.22006首诊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心理防御机制研究王国强1,张亚林1,程灶火2,曹玉萍1,张宏耕*(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11;2.江苏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江苏无锡214151)【摘要】目的:探讨首次诊断为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gczr9orat9bpag891bi6tck19hq4z003c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