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应用的十大要点
胺碘酮的药代动力学
1.吸收
胃肠道吸收缓慢不完全;单次口服达峰时间4~7h,饱餐后服药达峰时间明显缩短;胆汁可促进片剂崩解;静脉用药达峰时间0.5h。
2.生物利用度
口服胺碘酮绝对生物利用度为50%,老年人较低。
3.药物分布
分布容积大,有效容积为5000L;药物在血管外的分布量大,浓度高;达到稳态浓度的时间长(2~4周或更长,三室开放模型),半衰期长;负荷量大,可缩短达效时间30%。
4.有效血药浓度
(1)血药浓度:1.0~2.5 μg/ml适宜,低于1.0易复发,高于3.5不良反应增加;
(2)达到稳态的总量为15g,但指南留有余地,建议10g。个体差异大。
5.代谢
肝脏代谢(脱碘,脱乙基)。
6.排泄
(1)经胆汁排泄,经肾脏排泄很少(1%),肾病患者无需减量;
(2)清除半衰期:单次给药为1~1.5天,多次给药为20~60天,长期给药为数月;
(3)肝肠循环:长期服药去乙基胺碘酮量大,肝肠再摄取增加。
7.停药与血药浓度
1个月,血药浓度降低25%;2个月,血药浓度降低50%;9个月,血浆还能检测出胺碘酮。
胺碘酮的心血管作用
1.离子通道作用
多通道,对Na+通道、K+通道、Ca2+通道均有阻滞作用,还可抑制β受体。
2.传导系统电生理作用
对传导系统有全面的抑制作用,降低自律性,减慢传导,延长不应期。胺碘酮可使窦律下降10%~15%。
3.心血管水平
(1)扩冠,抗缺血:胺碘酮最初为抗心绞痛药物,具有直接和间接扩冠作用。①静注:5 mg/kg,扩冠作用出现,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②口服,可治疗劳力性、变异性心绞痛;③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预后。
(2)降压作用:降压作用明显,小剂量静脉给药可出现,给药5 mg/kg时动脉压出现,口服无此作用。静脉降压与胺碘酮助溶剂(聚山梨醇酯80)有降压作用相关。
(3)增加心输出量(98%的患者):洋地黄和胺碘酮是少有的能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药物。在11个抗心律失常药物中,地高辛的负性肌力作用最小,其次就是胺碘酮,随后是利多卡因、β受体阻滞剂、奎尼丁、异博定、地尔硫?、双异丙吡胺、索他洛尔、普罗帕酮和氟卡胺。其机制为:①扩张外周动脉,降低外周阻力;②抑制β受体,减慢心率,减少氧耗。
4.胺碘酮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特征
兼有四类药物作用,单药服用相当于四种药物小剂量联合应用:
I,无致心律失常作用
II,无β受体阻滞副作用
III,TdP少
IV,负性肌力作用被抵消
胺碘酮的给药方法
1.口服
适应证:择期心律失常或紧急心律失常静脉的后续治疗。
负荷量:10g。A:1.2~1.8g/日(住院),6~9片/日;B:0.6~0.8g/日(门诊),3~4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