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编程的五大理由
1将思维可视化
我们知道,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抽象的概念,只能用形象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思考,并且需要老师一步一步,明确的指导。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只能理解一步,然后两步、三步,最后才能理解更多的步骤。而这一步、两步的指示,就是算法思维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孩子们可能无法理解“算法思维”这些抽象的概念,因此我们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帮助他们将抽象的思维形象化、可视化,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用具体的事物表达出来。
一位好的读者总是能够在阅读的时,将书中的文字在脑海中变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但是,反过来,让他们用文字将脑海中的想法(思维)记录下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人都会词不达意或缺东少西,不能将脑海中的想法完整的表达出来。为什么呢?因为,文字是抽象的,思维也是,将一个抽象的东西,转换成另外一个抽象的东西,本身就很难。
然而,学习编程却能够提供给孩子们这么一个机会,让孩子们能够将脑海中的想法(思维)可视化,将“想法(思维)”转换成一张张有形态、有动作的画面。这样,便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桥梁,让孩子们能够将抽象的“思维”成了有模有样的画面。
学会“编程”能够让你“写出”更新奇的作品——互动故事、视频游戏、及交互动画等。
2保持持续的创造力
玩编程,能够帮助孩子保持创造力,且不用担心犯错。在编程过程中,当一件事情行不通的时候,孩子们会去分析,到底是哪里行不通,为什么行不通,然后再去做调整,把问题解决了。玩编程,没有唯一答案,能解决问题的程序都是好程序,所以不用担心犯错。
3培训计算思维能力
作为一个家长,可能会常常听到这样的反馈“小明很擅长解计算题,但是对应用题却很头大”。其实你知道吗,计算思维是解决应用题的神器。而教孩子们学会阅读和编写代码,是非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计算思维的。
当你想教孩子们解决这些“应用题”时,你必须让孩子们理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其实,我们的大脑就是一台超级计算机,当有一个问题被大脑接收时,首先,我们会将这个问题拆解成一些小问题(Decomposition 分解),然后识别这些小问题,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步骤(算法&流程),执行这些步骤(Data Collection数据采集),分析结果(Data Analysis 数据分析),最后判断结果是否符合预期(Data Representation & Abstraction 数据呈现与提炼)。 运用计算思维,帮助孩子理解应用题,只是“计算思维”的一个小应用。我们活在这个世界,总会遇到不同的难题,但是有了正确的思维模式,
我们便能够找到正确解决方案,借助技术的力量解决问题。
周以真教授是这样定义计算思维的——计算思维实际上是一个思维的过程。计算性思维能够将一个问题清晰、抽象地描述出来,并将问题的解决方案表示为一个信息处理的流程。因此,当我将大脑看成一台超级信息处理器时,我们会发现运用“计算思维”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4培养成就未来的能力
P21(The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Learning)组织,曾在2007年发布了一个指导大纲,在这份大纲里,明确的指出了,想要在未来获得成功,有些能力、知识和专业是必须要掌握的。这些能力,一般被概括为4C能力,其中包括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communication (沟通)、 collaboration(协作),以及creativity(创造力)。只有掌握这些与学习、创新相关的能力,才能够帮助孩子们应对那些现在还不存在,但是在未来会变得日益复杂的生活、工作环境。随着科技的进步,沟通与协作的形式,已经日新月异。现在,借助网络,我们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进行沟通与协作。IT技术的进步,把我们推进了一个需要协作与快速反馈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计算思维是劳动者必须要掌握的技能,而学习编程则是形成计算思维的最佳方式。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贯穿了每个年龄阶段coder(编程的人)的编程过程,掌握了编程这么工具,就像是掌握了数字世界的画笔,学习者不再是数字产品的消费者,而是数字内容的创造者。当我们在消费某些内容时(例如使用手机APP),我们能学到的仅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