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病虫害发生特征与防治策略
苹果是我国最重要的落叶果树之一。2018年,我国苹果种植面积达193.9万hm2,总产量3923.3万t,分别占世界的42%和45%,均居世界首位。我国苹果单产虽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制约苹果产量与品质的众多因素当中,病虫害管理一直受到广泛重视。2015年,我国新设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最先启动了苹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旨在科学提高施肥和用药水平,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用量,实现苹果产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文是在团队多年研究基础上,结合近年项目资助的有关工作成果,将我国苹果病虫害发生特征与防治策略加以整理形成,为我国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尽绵薄之力。
苹果病虫害发生特征 01
食心虫类害虫虽得到有效控制,但未来仍需要重点关注
食心虫是苹果最重要的一类果实害虫,我国环渤海产区与西北黄土高原产区以桃小食心虫与梨小食心虫为主,新疆部分产区主要为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渤海湾苹果产区,多方面因素推动了产量提升,但也使桃小食心虫等食心虫类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60年代至70年代,由于化学杀虫剂种类的更新换代,桃小食心虫等食心虫的发生呈现波浪式变化;80年代,渤海湾产区山地苹果园的桃小食心虫仍然危害较重,难于防治。随后张慈仁等提出以地面防治为主结合树上喷药防治的方法,以及苹果套袋技术的推广均对桃小食心虫的控制起到了显著效果。近年新兴的性诱、迷向技术产品,丰富了食心虫类害虫的高效绿色防控。当前,劳动力短缺正成为制约果园管理的首要问题,苹果无袋栽培可在一定程度缓解压力,但无袋管理将使果树食心虫问题重新成为关注重点,仍
须在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上开展深入研究。
桃小食心虫
区别于普通蛀果类害虫,苹果蠹蛾作为一种危险性害虫,其危害可能会加重。苹果蠹蛾原产于欧亚大陆,是世界著名的严重危害苹果的入侵害虫,也是我国重要对外检疫性有害生物。苹果蠹蛾1953年首次在新疆被发现,目前在我国分布于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黑龙江、辽宁和吉林7个省(区)。苹果蠹蛾已在我国形成东西2个分布区,对占据我国苹果产量80%的西北黄土高原(陕西为主)和渤海湾(山东、河北、辽宁为主)两大苹果主产区构成了严重威胁,须引起高度重视。 02
叶螨类害虫仍是主要防治对象
苹果树主要害螨种类有3种,分别是山楂叶螨、二斑叶螨和苹果全爪螨。以山楂叶螨发生最广,在环渤海、黄土高原及新疆产区均有分布;二斑叶螨次之,主要在陕西、辽宁、山东、河南及西南等省份的部分果区发生;苹果全爪螨在大多产区危害逐渐减轻,但近年在河北、山东、陕西、山西等产区有逐年加重趋势。近年我国北方干旱少雨日趋严重,加上果园自然生草技术的大力推广,为二斑叶螨的暴发为害提供了潜在的有利条件。进入21世纪后,随着广泛采用综合防治技术,安全高效专用杀螨
剂的选用,“以螨治螨”的捕食螨天敌防控技术前景良好,未来可作为各类苹果树害螨的绿色防控新兴手段。山楂叶螨 03
蚜虫类害虫危害加重
我国苹果产区常见的蚜虫主要有3种,包括苹果黄蚜、苹果瘤蚜、苹果绵蚜。前2种主要为害叶片,影响果树光合作用;苹果绵蚜则主要为害枝干,严重时也对叶片造成影响。随着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的推广,单位面积枝叶量显著增多,特别有利于苹果黄蚜和苹果瘤蚜发生。尤其是苹果瘤蚜造成叶面严重卷曲,且害虫在叶片卷筒内为害,一旦扩散为害,难于用药防治,对树体养分制造与利用影响巨大。苹果绵蚜在我国北方苹果主产省份与西南特色产区均有发生,近年已传入青海地区个别苹果产区,其分布范围与防治难度导致其危害或将越发严重。与苹果黄蚜和苹果瘤蚜不同,防治苹果绵蚜时使用吡虫啉、啶虫脒等常规杀蚜剂防效较差,生产上普遍使用毒死蜱防治该虫,但其属于中毒农药,对多种非靶标昆虫有毒,具有一定安全风险,亟需寻找替代药剂。螺虫乙酯是新近筛选出的一种对苹果绵蚜防效较好的低毒药剂,但使用技术与药剂效果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目前,可以预期3种蚜虫的发生均会有所加重,其中苹果黄蚜的防治最为简易高效,苹果瘤蚜和苹果绵蚜的防治则各具难点,须引起较多重视。 04
卷叶蛾在局部地区危害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