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胃镜下误诊的早期胃癌15例临床分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胃镜下误诊的早期胃癌15例临床分析

摘要:早期胃癌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关键词:早期胃癌 胃镜检查 误诊分析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93-02

早期胃癌指癌浸润未超过粘膜下层者,不管有无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即使淋巴结转移,一般范围也较小,外科有充分廓清手术的可能。因此此种分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分类也具一定实用性。早期胃癌其病灶虽较小,但是在胃镜下却不难发现,配合细胞学检查阳性率高,因此胃镜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早期胃癌病灶小,内镜下多表现为良性特征,加之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极易超成误诊和漏诊,待病灶明显呈特征性表现时,又往往失去了根治的时机。为了总结经验教训,现将我院近5年来误诊的15例早期胃癌,就早期内镜下表现和误诊的原因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文15例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为27—68岁,平均年龄为50岁。

1.1 临床表现。上腹痛4例,恶心呕吐2例,贫血、黑便2例,腹胀2例,烧心、反酸3例,体重下降1例,无症状1例。 1.2 病变部位。位于胃角2例,贲门3例,胃体5例,胃窦4例,复合性溃疡1例。

1.3 病变大小。除1例直径2.5cm,1例3.0cm外,其余均≤1.0cm。

1.4 质地。全组胃蠕动正常,质地柔软。 2 胃镜下所见

隆起型例,表浅型例,轻度凹陷型例。全组内镜下肉眼无一例诊为癌或疑癌。内镜诊断为贲门炎3例,浅表糜烂性胃炎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1例,胃窦炎4例,胃角糜烂2例,胃溃疡1例,复合性溃疡1例。 3 讨论

本组患者在检查后治疗效果差,症状反复,再次行胃镜检查示病灶明显,并病理组织学:低分化腺癌7例,高分化腺癌4例,粘液腺癌2例,胃恶性淋巴瘤1例,未分型癌1例。

目前,国内外仍主要以胃镜检查来发现及诊断早期胃癌,而呈良性特征的胃癌极易漏诊及误诊,因此,努力提高对此类胃癌的检出率将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内镜检查中,不因拘泥于既往传统的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条件,如病变大小、病变边缘情况、质地柔韧度、蠕动是否减弱或消失、以及溃疡治疗后是否愈合等,适当放宽内镜活检的范围可提高良性特征型胃癌的检出率。

早期胃癌在内镜中的发现率较高,但由于病灶小且不典型,误诊和漏诊也较高。其原因有以下几点:①由于病灶小且呈良性特征,故易诊断为炎症或良性溃疡;②诊断中常受常规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条件影响,没有多点多处活检及内镜随访。因此,对胃溃疡无论有无恶性特征,均应常规活检并进行内镜随访。

胃炎样胃癌的内镜特点:早期胃癌分为溃疡型、息肉型和胃炎型。

胃炎样早期胃癌是一种快速生长型癌,主要表现为褪色、充血性改变和粘膜不平整,常规内镜下仔细观察有时也难以确诊。本组1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内镜下粘膜潮红,幽门前区有一片状充血显著,肉眼未考虑胃癌,而活检病理诊断为低分化腺癌。另1例胃窦粘膜红白相间,大弯近幽门前区局部粘膜粗糙,活检病理报告为高分化腺癌,术后病理证实为一点癌。还有1例胃角仅粘膜潮红,边界清,周边粘膜无粗糙,病理诊断为未分型癌。由于癌变初发点始于黏膜层,多为肠上皮异型腺管癌变,与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有关,因此,遇内镜下粘膜粗糙感、触易出血、斑片状充血、糜烂、粘膜灰白而透见血管等胃炎样粘膜改变时均应常规多方位多块活检。 在胃粘膜粗大皱襞区或其边缘仔细寻找癌灶,可提高胃癌的检出率。本组有2例确诊胃癌前2周至6个月曾于外院及我院多次胃镜检查,均发现胃粘膜皱襞粗大,但因其柔软未作活检,诊断为浅表糜烂性胃炎,至上级医院院内镜检查时发现患者胃体大弯有异常粗大的粘膜皱襞,皱襞柔软,1例在粗大皱襞区有散在片状糜烂,另1例在粗大皱襞区边缘见一浅表溃疡,2例均无恶性征象,于糜烂处及溃疡边缘多处活检并取无糜烂处粗大皱劈组织,病理报告为低分化腺癌。

复合性溃疡与胃癌的关系:既往认为十二指肠溃疡多伴高酸,可抑制胃内亚硝酸胺的形成,减少致癌物质的侵入,故十二指肠溃疡伴胃癌罕见。近年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胃癌的报告日益增多,本组1例复合性溃疡,久治不愈,病情反复,最终病理证实为腺癌。

胃镜下误诊的早期胃癌15例临床分析

胃镜下误诊的早期胃癌15例临床分析摘要:早期胃癌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关键词:早期胃癌胃镜检查误诊分析【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93-02早期胃癌指癌浸润未超过粘膜下层者,不管有无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即使淋巴结转移,一般范围也较小,外科有充分廓清手术的可能。因此此种分类有一定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g5a04w8ir1ujtp7zfp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