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柱钢筋施工工艺
2.1 执行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规程》JGJ107-2010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
《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2004
2.2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2.1 施工工艺流程
弹柱位置线、模板控制线 清理柱筋污渍、柱根浮浆 修整底层伸出的柱预留钢筋 预留钢筋上套柱子箍筋 绑扎(焊接或机械连接)柱竖向钢筋 标识箍筋间距 柱子箍筋绑扎 在柱顶绑定距、定位框 安装保护层垫块 2.2.2 施工操作要点
1、弹柱位置线、模板控制线
在下层混凝土浇筑时,为控制柱子竖向主筋的位置,一般在柱子预留筋的上口设置一个定距框,,定距框离混凝土成型面约150cm,用φ14以上的钢筋焊制,可做成“井”字
--
--
形,卡口的尺寸大于柱子竖向主筋直径2mm即可。
2、清理柱筋污渍、柱根浮浆清理。用钢丝刷将柱预留钢筋上的污渍清刷赶紧。根据柱皮位置线向柱内偏移5mm弹出控制线,将控制线内的柱根混凝土浮浆用剁斧清理到全部露出石子,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留有明水。
3、修整底层伸出的柱预留钢筋
根据柱皮位置线和柱竖筋保护层厚度大小,检查柱预留钢筋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规定,如柱筋位移过大,应按1:6的比例将其调整到位。
--
--
插图 2.2.2-1画出柱定位线
插图 2.2.2-2柱端设置定位箍筋
插图 2.2.2-3柱根清理
--
--
插图 2.2.2-4预留钢筋上套箍筋
4、在预留钢筋上套柱子箍筋
按图纸要求间距及柱箍筋加密区情况,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
5、绑扎(焊接或机械连接)柱子竖向钢筋
连接柱子竖向钢筋时,相邻钢筋的接头应互相错开,错开距离符合有关施工规范、图集及图纸要求。并且接头距柱根起始面的距离要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采用绑扎形式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o,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o角。
6、标识箍筋间距线
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线(或使用皮数杆控制箍筋间距)。柱上下两端及柱筋搭接区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
--
--
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
7、柱箍筋绑扎
按照已画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在绑扎过程中可在柱顶设置定位框,以保证在绑扎过程中主筋的相对位置。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和紧密贴实,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有抗震要求的工程,柱箍筋端头应完成135o,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如箍筋采用90o搭接,搭接处应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缝不小于10d。
如设计要求柱设有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 8、保护层垫块设置
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