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翻译技巧讲解 【勤思整理转载请注明】
翻译技巧补充
一、英译汉概述
英译汉部分主要测试考生根据上下文准确理解英语句子并用汉语正确予以表达的能力。要求考生阅读一篇文章,并将其中5个划线部分的句子(约150词)翻译成中文,译文应准确、完整、通顺。划线的句子一般结构比较复杂,以考查考生的语法知识,以及正确理顺句子各部分关系的能力。
要在英译汉部分得高分,认真分析此类试题的特点和掌握基本的解题要领是很有必要的。
一、英译汉试题的选材
从体裁上看,英译汉试题的短文多为议论文或说明文,词数基本上在350~450之间。从题材上看,短文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科普、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领域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年份(年) 题材 词数 1998 宇宙的形成 376 1999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326 2000 现代政府依赖专家人才 381 2001 科学技术影响人类的未来生活 405 2002 行为科学 339 2003 人类学 376
2004 语言学中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的形成 355 2005 欧洲的电视媒体 425 2006 “知识分子”的定义 412
2007 法律教育对于新闻报道的意义 423
二、英译汉试题的考查目标和标准
从语言技能方面,英译汉考查的要点是理解和表达,主要集中在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考生对原文要有充分的理解,每个词的含义,每个句子的结构,都必须透彻理解,同时又必须上下通顺连贯,浑然天成;此外,考生还要有较强的表达能
力,即较强的中英文写作功底,杜绝亦步亦趋、逐字逐句死译的毛病,提高把握整体的能力。要实现这些目标,考生在翻译时要:
1.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选择确定恰当的词义并用汉语准确表达;
2.理解英语特殊的表意方式和语序,并能准确地转换成符合汉语习惯的句子; 3.理解句子的句法结构、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单句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用汉语进行准确表达;
4.根据上下文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并用汉语进行正确表达;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并采用恰当的语域用汉语进行准确表达。
根据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中对英译汉的要求,衡量翻译效果的主要标准:一是“准确”,二是“通顺”。所谓“准确”,就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和观点,不得随意增补,不能遗漏,不能加入自己的立场观点。当然,“忠于原文”并不是要逐字逐句地机械地翻译。过分拘泥于原文反而经常造成译文的生涩难懂。“通顺”,则是指译文语言合乎汉语的规范和语言习惯,不要有语病、错别字,力求做到明白晓畅。
三、造成翻译难度的原因
从历年考生答题的情况看,英译汉部分得分普遍不高。英译汉之所以难,究其根本原因是英汉之间的差异错综复杂,既有语言表达方式方面的不同,又有思维逻辑以及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这些都造成理解和表达上的重重困难。英译汉的难点在试题中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词义的确定、句子的理解都依赖上下文
英汉两种语言,除一些专用名词、科技术语以外,绝对等值的词为数很少,原因主要是英语词汇一词多类、一词多义的现象。在多数情况下一个英语单词往往有好几个,甚至几十个意思,错综复杂。例如英语的like同时兼类动词、名词、介词和形容词,含义更是五花八门。因此,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较大。确定的、充分的词义必须到上下文中去寻找。如果只记住某个单词的一、两个基本意义,便不分场合,不加区别地套译原文,往往会使译文生硬难懂,甚至歪曲原义。因此,译者必须十分谨慎,要对原文的词义做深入细致的分析,根据上下文所构成的语言环境来确定词义,从而准确无误地译出原意。 2.抽象名词多
英语中大量名词特别是抽象名词的罗列增加了理解和翻译的难度。抽象名词是表达抽象概念的名词,它的翻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具体地确定这些抽象名词的汉语表达。但是, 我们应该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 即把抽象意义具体化, 把抽象名词转化为具体名词或含有具体特指性的词。有时需要增词翻译或者改换说法。例如tension, complacency,unemployment这类抽象名词,译成汉语时可分别在“紧张”后面加上“局势”,“自满”后面增加“情绪”,
“失业”后面补充“现象”,等等。 3.后置定语长
英语句子中的中心词受很多修饰语修饰,最常见的是定语。英语的定语除了前置定语外,还有置于被修饰名词后的后置定语。前置定语往往由做修饰语的单词构成,后置定语则由短语或句子来充当。后置定语是汉语中没有的,因此是翻译定语从句的一个难点。
【例】 There is no agreement whether methodology refers to the concepts peculiar tohistorical work in general or to the research techniques appropriate to the various branches ofhistorical inquiry. 译文:所谓方法论是指一般的历史研究中的特有概念,还是指历史探究中各个具体领域适用的研究手段,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分析:句中concepts和techniques后分别有两个较长的形容词短语做后置定语,即peculiar to historicalwork in general和
appropriate to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historical inquiry。翻译时应按照汉语习惯前置。 4.句子较长,结构复杂
英译汉试题的划线部分共约150词,平均一句30词,且结构复杂,内容抽象,都是典型的长难句。英语长句主要长在修饰成分上,这些修饰成分可能是词、短语或从句,一个套一个连用,形成迂回曲折,层见叠出的长句结构。 【例】 What seemed to concern many people as much as the squandered money and thedeaths of young men for a cause in which they did not believe was the feeling that the war wasdoing something terrible to the fabric of society forcing the nation and its sons to betray thevery ideals upon which the country had been founded. 译文:许多人觉得这场战争正在使社会的结构受到可怕的损害,强迫国家和它的子民背叛构成立国基础的理想。这种情况似乎如同花钱像流水、青年为了自己不信仰的事业白白送命一样使他们感到不安。
分析:此句长达60个词,为多重复合句。第一层是主句的主干结构:What seemed to concern manypeople... was the feeling... 。第二层是分别修饰主句主语和表语的从句结构。主语是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
what seemed to concern many people,其中含有as much as引导的比较状语从句修饰谓语concern,即concern many people as much as...,意为“如同……一样似乎让很多人不安的事”。表语feeling后是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其主干结构是the war was doing something。第三层结构是forcing ...分词结构做状语,其中又包含了upon 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ideals,直译为“国家建立基础的理想”。此外,该句用词也较抽象,如:
fabric of society,the nation and its sons,betray the very ideals等。 5.不少句子表意方式与语序体现了英美人的思维习惯 【例
1】 Few students of the Far East doubted that Japan intended to use the opportunityoffered by the plight of Russia and Britain to grab the oil she desperately needed. 译文:研究远东问题的人几乎都认为日本打算利用俄国和英国的困境来攫取它迫切需要的石油。
分析:英语中有一种表达法,即由于上下文的行文关系,或句子结构的平行关系,有时用一个表示人的身分职业的名词,如
teacher, student, singer, translator等来表示一个动作。像本句中students of the FarEast和students of geography的表层结构虽然一样,但深层结构完全不同。后者是表身分,可译为“地理专业的学生”,而前者是表动作,应译为“研究远东问题的人”。 【例
2】 Cambridge University has nurtured great scientists, thinkers and poets such as Newton,Bacon, Milton, Byron and Darwin.
译文:剑桥大学培养出了诸如牛顿、培根、弥尔顿、拜伦、达尔文这样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和诗人。
分析:根据汉语习惯,列举事物,常常将一般的概念置于具体事例之后,而英语恰恰相反,先提出一般概念,而后用such as等词列举出具体事例,本句便是如此。所以翻译时,必须将数个列举的人物提前。
翻译技巧补充 英译汉概述(二)
英译汉的方法:直译和意译
翻译主要有直译( literal translation )与意译( liberaltranslation )两种手段。翻译的首要目标是翻“意”,即传达原文的信息,再现原文的思想感情。准确、通顺地达意,即成为译者的首要关怀,也是贯穿翻译始终的根本原则。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以意译为主。但这并不是说直译不可用,我们所反对的是逐字的翻译,对语言差异视而不见,也不考虑整体句意和中文的可接受性,将原文机械的套入译文中,形成蹩脚甚至是错误的中文。
考研英语的翻译多为结构复杂的长句,在处理这类句子时,就很有必要“得意忘形”,抓住原句意思,扔掉其复杂的结构,以符合汉语表达的方式再现原文信息。
【例】 Creating a “ European identity ” that respects th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traditions whichgo to make up the connecting fabric of the Old Continent is no easy task and demands astrategic choice. ( 2005 年翻译真题)
译文: 不同的文化和传统把欧洲大陆编织成一体,要创造出一种尊重这些不同文化和传统的“欧洲品牌”绝非易事,需要人们做出战略性的选择。
分析 :译文对原文语序作了适当的调整,将其逻辑关系隐含于句意中。如果照搬原文词序,逐字对译,将会生硬别扭,难以理解。这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包含其独特的方法和技巧,而这些方法和技巧就是我们在后文中将要讲到的。 五、英译汉的步骤
翻译的问题,概括而言,就是正确理解英文原文并用汉语译文确切地表达出来。因此,解答英译汉试题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分析理解原文、汉语表达、译文核对。
1. 分析理解原文
一篇好的译文,既要求对英语原文的理解正确无误,又要求汉语译文的语言通顺流畅。但两者之中,正确理解原文是翻译的基础和关键,翻译则是良好理解的表现形式。如果不能理解原文的真实意义,往往会造成误译,当然也就谈不上好的译文了。下面是没有正确理解作者原意而造成错译的例子: 【例 1 】 I wouldn ’t want my children to overhear you. [误] 我不想让我的孩子偷听你们的谈话。 [正] 我不想让我的孩子听到你们的(脏)话。
分析:词汇的翻译首先取决于词义的准确理解。句中 overhear 一词原意为“无意听到的”,并非“偷听”之意。 【例
2 】 This is as much the by product of his marketing strategy as it is a deliberate moveby the two sides to mend relations.
[误] 这是他的营销策略的一个副产品,因为它是双方为改善关系而深思熟虑之后走出的一步。
[正] 这既是双方为改善关系而深思熟虑之后走出的一步,也是他的营销策略的一个副产品。
分析: as much... as 是一个固定搭配,其基本意思是:“既……也……”,“不仅……而且”。而原译文却把 as itis a deliberate move 当成一个单独的从句,译成了“因为……”。
而要做到正确理解原文,考生首先需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句子中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其次,要学会利用上下文来理解原文。理解
原文的过程其实是语义辨认、语法分析、逻辑分析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总起来说是一个根据上下文关系进行推理演绎的过程。原文的词与词之间、词组与词组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各个语言单位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彼此之间的组合都必然受到逻辑思维的支配。具体情境或语境在理解原文中的重要性可以用英语中的两句名言来概括:
You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 理解一个词,要看它的结伴关系。
No context, no text. 脱离上下文,就没有确切的文本。
2. 用汉语表达
英译汉的另一个方面则是要求考生用通顺的汉语将原文的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中文表达之难不仅是要找到与英语原文相贴切的词语,而且还要按照中文表达习惯把英语句子译得文从字顺。考生应注意,在进行英译汉翻译时,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的应该是英语原文的内容,是英语文句的意思。如果拘泥于原文,就会出现拗口、难懂的译文。 【例
1 】 A translator has to know everything of something and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译文:翻译人员搞学问,既要精深,又要渊博。
分析:如果将不定代词按照原文死译,“对一些事情要什么都懂,对什么事情要懂得一些”,无法将其准确意思译出。因此应脱离原文形式的局限,译其含义。 【例
2 】 The study found that non ? smoking wives of men who smoke cigarettes face a muchgreater than normal danger of developing lung cancer. The more cigarettes smoked by thehusband, the greater the threat faced by his non ? smoking wife.
[原译] 这项研究发现抽烟男子的不抽烟妻子患肺癌的危险比一般人大得多,丈夫烟抽得越多,其不抽烟妻子而临的威胁越大。
[改译] 这项研究表明,妻子不抽烟丈夫抽烟,妻子得肺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大得多。丈夫抽的烟越多,妻子受到的威胁也就越大。
分析:原文中 non ? smoking wives of men who smoke cigarettes 被译为“抽烟男子的不抽烟妻子”,是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词句,使人读起来很别扭。改译中根据原文含义,按译文语言的习惯重新表达。 因此,用汉语表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1 ) 选择合乎汉语习惯的方式来表达。如下面几个句子改译后更符合中文表述的习惯。
【例
1 】 It noted that being overweight has been linked to sickness and death from suchdiseases as high blood pressure, diabetes and heart disease.
[原译] 它指出,过胖与疾病及诸如高血压和糖尿病引发的死亡有关。 [改译] 报告指出,肥胖容易引起疾病,容易导致由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引起的 死亡。 【例
2 】 The true civilization is where every man gives to every other every right that he claimsfor himself.
[原译] 真正的文明表现在每人都给予别人为自己要求的每一项权利的地方。 [改译] 真正的文明表现在这样的地方,即人人都把自己要求有的每一项权利给予别的每一个人。
分析:上面两个句子原来的译文都完全照搬英文句子结构,而且用了不符合汉词习惯的长定语。使读者十分费解。改译后选用了合乎中文习惯的表达方式。 ( 2 ) 在不降低表现力的情况下,尽量选用简洁的表达法。
英语是一种句法结构重“形合”的语言,各个成分间都有连接成分(如关联词)来表达它们的相互关系,结合形式比较严谨。而汉语则是一种句法结构重“意合”的语言,句子各成分的关系多靠意会,较少用连接成分,结构形式比较松弛,词句较简洁。因此英译汉时,译者必须把握这种差异,省去汉语里可以不要的连接成分,使译文简洁流畅。 【例
1 】 When they had bid farewell to their classmates, they went back to their own rooms.
[原译] 当他们与同学们告别完后,他们就回到他们自己的房间里。 [改译] 与同学们告别完后,他们回到自己的房间里。
此外,恰当运用汉语里的四字词组,也大大有助于表达上的简洁和生动。 【例
2 】 His speech was Irish throughout, versatile, witty and occasionally pointed.
他的演说自始至终带有爱尔兰人的风格:洋洋洒洒,妙趣横生,有时则犀利深刻。 ( 3 ) 为了使译文明白顺畅,有时宜加“范畴词”。
【例】 the increasing political instability in the Middle East region 中东地区日益恶化的不稳定的政治局面
3. 对译文的核对
核对的主要目的首先是补上原译中脱漏的内容,改正其中的失误或不正确之处;其次是文字润饰,即去除翻译腔。理想的翻译应该是准确的、完整的、地道的。 在接下来的章节里,笔者将对常用的翻译技巧加以讲解,以期能够为大家从事翻译活动,尤其是应对考研翻译,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