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3期
摘要:与国外高考作文相比,我国近年各地高考的作文命题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I、文化品位不足。2、思辨力和价值批判弱化。高考作文命题应发挥它的导向功能,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并引导学生在精神上和文化品位上向上走。对命题者来说,要借鉴国外高考命题中的好做法,同时继承本民族文化中的思辨传统,改变长期以来只让学生写“散文”的现象,努力使高考作文命题从单向的选拔变为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巨大杠杆. 关键词:高考作文;命题;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王林/又名王伯驹,上海市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语文教研员(上海201100)
一、引言书声”,缺少了对“风声”、“雨声”、“家事纵览近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我们觉得国事天下事”的理性分析与判断。在喧嚣浮躁的我国的高考作文命题总体呈现如下特征:在内容今天,我们的作文命题者也在拼命地把学生的思上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和时代;在角度上关注学生想向外引而不让他们向内进行自我观照,只注意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评价:在构思上关注学生的对外在世界的观察而缺少内在心灵的自省,只注思维并呈现开放特征;在思想上关注学生的自由意观察事物的表象而忽视了内在本质的分析与归思考和自由表达。这些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因。因而许多学生的作文是大量现象的罗列而无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成果。透表及里的深入分析和批判。
但如果埘我国近年高考作文命题进行纵向考更有甚者,近年有的省市居然把流行歌曲作察,我们就会发现,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的进步是为高考的作文题,这无疑是一个不好的导向。因缓慢的。尽管每年高考作文题都是社会关注的焦为高考作文命题的媚俗,会引导学生用大量的精点,尽管我们每年都在不断求新,但我们每年的力关注流行文化,因为他们猜想不知哪一首流行高考作文命题仿佛都在竭尽全力地反猜题、防套歌曲或流行文化将会成为下年的高考作文题。这题,缺少独创新意,缺少文化品位和思维品质,从某种意义上是对语文教学的冲击和误导。
给人浅薄浮躁、山穷水尽之感。高考作文在我国的语文高考试卷中占有半壁 二、关于高考作文的功能和命题导向江山,它是对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与我们对高考作文联想想象能力的全面检测,也是对学生从小学到命题功能的狭隘认识有关。我认为,高考作文命高中十多年语文学习的总体面貌的检阅。因而每题的功能不能仅仅从选拔的角度来考查学生的写年高考的作文题目都对语文教学尤其是学生的阅作水平,它还有很大的导向功能,它对中学生的读和写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我们的高考作文命语文学习的内容和语文学习方式具有很大的引导题与中学作文教学都面临困境的时候,把我国
高作用。无锡东林书院有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考的作文题目与国外高考的作文题目进行比较研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究,无疑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心。”我们的高考作文题仿佛只有“风声”、对比国外的高考作文题,我国的高考作文题“雨声”、“家事国事天下事”,而缺少了“读在诸多方面都显得不足,许多有识之士都已著文万方数据.62.
王林:中外高考作文命题中文化内涵与思维品质的比较研究
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中之一便是“一些作文试题的导向错误”,“落后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写作教学和考试中有时会披上时新的外衣,搅和着花哨的语言,使人真假莫辨、良莠不分。,,【u但我认为,我国的高考作文命题还存在两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既缺少相应的文化品位,又缺少思辨力和价值批判。 .
三、文化品位的不足
从近年的高考作文的命题来看,我国的高考作文题缺少书卷气,缺少与五千年文明古国相称的文化含量。外国的高考作文题不仅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认识能力、写作能力,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读书,通过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来反观自己的内心和社会。 如近几年法国高考作文的命题:
l、试分析休谟《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
2、“给予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
3、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意义。作者在文中提出: “舆论在了解了犯罪动
机和作案具体情况后,即能遗忘错误。”这是否有悖伦理原则? 4、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 限?
5、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卢梭说: “我们对同类的
感情,更多地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欢乐,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是利益,跟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刁
再来看美国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l、“媒体不仅仅传播消息和文化,而且决定什么消息是重要的,这样,他们就帮助形成文化价值。”(伯恩斯坦)报纸、杂志、电视、收音机、电影、互联网等等,能够决定多数人意识中什么是重要的吗?
2、“每一项重要的发现都是由于耐心、坚持和专注,有时候,甚至要长年累月地专注于一个问题,为了发现新的真理就要~直被一个问题所吸引,就要对任何与此无关的问题漠不关心。” 万方数据
(圣地亚哥?罗曼?卡赫罗)所有的重要发现都是对一个问题的长期专注的结果吗?
3、“我们大家都以为出名带来幸福,似乎这是人们最向往的东西,我们相信不管以什么方法出名都是一种自我证明。但是,那些出了名的人士常常抱怨名气是一种可怕的负担。把出名当作成就,注定要付出浪费时问和精力的代价。”(科拉考夫斯基)是出名的人幸福还是不太出名的人更幸福?p1
这些题目和我们的高考题相比,都具有很浓的文化内涵。它要求学生除了学习基本的语文知识以外,还要运用所学的知识,站在文化的高度,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独立地思考和分析,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有些题目出自一本书或书中的一段文字,有些题目有很浓的书卷气和人文气息,这正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商喊的语文的人文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我们却在语文学习的重要 的评价方式——高考中,弱化或者忽略了。
如2010年湖南卷的作文题“早”,2009年天津卷的作文题“我说90后”,江苏卷的作文题“品味时尚”,安徽卷的作文题“弯道超越”等,看看这些题目,就能感到文化含量的欠缺与苍白。
高考在我们现实的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不论我们承认与否。既然它具有这样的作用,我们为什么不利用
它来引导学生改变语文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行为呢?譬如,引导学生加强对经典的阅读。这在我们这个阅读风气不浓,学生只读教材和教辅书的今天,这种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可在我的记忆中,我们至今没有一个类似于评论某本书或书中的一段文字的题目。也许我们不敢,因为我们会担心考生可能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我们为什么又敢考流行歌曲呢?难道我们就不担心考生不会唱《绿叶对根的情意》和《隐形的翅膀》吗?难道我们的学生只配唱流行歌曲而不配阅读经典?难道我们的学生只配对社会现象发表一些流于形式的、人云亦云的看法而不配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难道我们的学生只配写这些浅俗的题目而不配写一些有文化性的题目?难道语文的人文性就停留在关注通俗的流行歌曲、广告和社会事件 .63.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3期上?所有这些,值得我们进行认真反思。 四、思辨力和价值批判的弱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表达与交流”部分要求:“l、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
考。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3、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4、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4】《课标》
明确提出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培育
科学理性精神”,但从近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来看,大多是一些感悟生活的题目,而缺少“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和“科学理性精神”。
如: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中,天津卷的话题作文“我生活的世界”,江苏卷的作文题“倡导绿色生活”,江两省高考作文题“找回童年”,重庆卷高考作文题“难题”等,都着重考禽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而淡化了对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考察。
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状况:当中国学生在为“带着感动出发”、“找同童年”、“倡导绿色生活”、“提篮春光看妈妈”、“我想握住你的手”等题目信笔挥洒的时候,外国学生在思考“菪有所悟是否就是对于思想挣桔的解脱?”、 “艺术品是否与其他物品一样属于现
实?”、“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有什么意义?”、“感知能力是否可以来自教育?”等题目。这些作文题在我们看来也许太抽象、太哲学化了,但我们可以采取渐进的方式,借鉴别人命题中的理性思辨的因素并融入我们的高考作文中,让我们的题目也增加些理性思维的色彩。不要总是让我们的高中毕业生在文章里发表一些空泛的人云亦云的议论,不要总是让他们在文章里感悟、发嗲,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要用自己的眼光和头脑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做出判断,要让学生发现自我的价值,从而养成创 .64.. 万方数据
造性的思维方式。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建立理性分析坐标正是当下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所缺失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思维活动走向科学理性的思维活动,从单一文化走向多元文化,给学生创造多元思维的空问,逐渐养成学生多角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分析判断的习惯,从而克服思维的保守与盲从。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的阐述是一致的。f51
五、要进一步丰富和拓展高考作文的功能高考究竟要发挥什么样的功能?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高考的功能难道仅仅是选拔吗?如果1977年的高考是那个时代选拔人才、提倡尊重知识的社会现实所需要的话,那么,时隔三十年之后,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高考仍然只起着这样的作用,没有一点变化和发展,那真是高考的悲哀!
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高考作文也要丰富发展它的功能,要利用它的引导优势,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施加积极的影响,引导学生在精神上和文化品位上向上走。我们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思想,写出自己的思考。让他们对生命、对生存状态、对阅读的经典有自己独特的阐释和见解。 在大力倡导阅读经典的今天,我们的高考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使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视野,从而去改变世界,创造未来。中华民族有自己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如孔子、庄子、鲁迅、巴金等。有几千年的文化经典,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四大文学名著等,这些作家和作品历来受到人民的尊敬和喜爱,我们为什么不能引导学生去阅读它们并且用现代的眼光去阐释他们、发展他们呢?
在大力倡导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要继承民族文化中思辨的传统。如《老予》中的
王林:中外高考作文命题中文化内涵与思维品质的比较研究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参考文献: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所包含的辩证法的思『11倪文锦.关于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1.课程?教想;【61《易经》中的以柔克刚、阴阳转化、万物生材?教法,2009,f31.生不息等理念;儒家的“中庸之道”、“过犹不『21131f¥绍振.从对比中找到命题盲区『N1.一}一国教育及”的主张;《孙子兵法》中的敌我、主客、众报,2008.11.03.寡、强弱、攻守、进退等论述等等,都需要我们[41151rfl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r{I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教学中去继承,进一步发扬光大,培养学f实验1『M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生的“科学理性精神”,因为一个不会思考的民『61陈鼓应.老子注泽及评介『M1.北京:rf?华书局,族是永远也不会站立起来的。2009.
语文高考要引导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高考 作文题要引导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和内容朝着有 要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性思维,改变长期以 来只教学生写“议论性散文”的做法,打破我国 高考作文命题中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增加 文化积淀,增加文化含量,增加科学思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