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
【三维设计】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高中生物实验基础知识
和答题模板
附录(一)︱实验基础知识 对应学生用书P247 一、显微镜的使用及临时装片的制作 1.显微镜的使用 (1)使用步骤:
取镜→安放→对光→压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 ①低倍镜观察:
②高倍镜观察:
(2)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比较: 项目 高倍镜 低倍镜 (3)目镜、物镜的区分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间的关系:
物像 大 小 看到细胞数目 少 多 视野亮度 暗 亮 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近 远 视野范围 小 大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看到清晰物像时距离装片越近,如h1;放大倍数越小,看到清晰物像时距离装片越远,如h2。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③区分: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 (4)注意事项: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是指物体长宽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如:
a.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如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一行细胞数为16个。
b.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如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充满视野,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细胞数为4个。
②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为倒像。例如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是“q”,相当于旋转了180。若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才能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即向相同方向移动。
③污物位置的判断方法:
?
?移动??动——在目镜上?不动——转动目镜??装片?不动——在物镜上
??不可能在反光镜上
2.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动——在装片上
擦拭玻片→在中央滴清水(或生理盐水)→取材→展平(或涂抺均匀)→盖片→染色(一侧滴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
二、生物实验中的颜色反应 物质或结构 实验原理 注意事项 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要等量混合均匀后还原糖 方可使用,而且是现配现用,需要水浴加热 观察细胞中的脂肪颗脂肪 粒,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双缩脲试剂在使用蛋白质 时,先加A液再加B液,反应条件为常温(不需加热) 淀粉 这里的碘是单质碘,而不是离子碘 实践应用 检验某糖是否为还原糖;不同生物组织中含糖量高低的测定;进行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肾炎等 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脂肪 鉴定某些消化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用于劣质奶粉的鉴定 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淀粉 ①可以显示DNA在细胞DNA 二苯胺鉴定DNA需沸水浴加热 中的分布 ②用于DNA粗提取实验的鉴定试剂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用的是RNA 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而不是单独染色 可以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