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7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4、教师具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律常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生存。 A

5、班主任在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中负有直接责任。 B

6、教师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保证,是教师完成工作职责的前提条件。 A

7、师德内涵不会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B

8、师德规范体现了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约束作用。 A

9、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中最主要的一对矛盾关系。 A

教师只有明确自己的神圣使命,以先进模范的行为激励自己,才能真正的爱岗敬业,增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A

三、简答题

1、教材的编写有哪些建议?( 6分)

教材编写应体现科学性;教材编写应体现整体性;教材内容的呈现应体现过程性

呈现内容的素材应贴近学生现实;教材内容设计要有一定的弹性;教材编写要体现可读性

2、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关注哪三个方面?(3分) 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从事数学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辅助性工具。 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辅助性工具。 将计算器等技术作为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辅助性工具。 3、数学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是什么?(10分)

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设法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设法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大力提倡合作学习;把社会作为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教学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着力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数学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数学学习评价.

4、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数学学习评价包括哪些?(5分)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状况的评价;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 5、数学课程中常见的教学模式有哪些?(5分)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实践操作”教学模式;“讨论交流”教学模式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五环渐进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四、论述题(16分)

如何理解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1

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第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主要体现在:教师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共同探索,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发现和成果。

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问题和关键环节:一是积极积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要改革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4、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弊端,就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 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 的联系。

5、新课程要求,要对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的现状加以改变。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 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7、新课程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 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8、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9、新课程教师角色最突出的要求是由 传授者 角色转变为促进者 。

10、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11、教育具有 生产性 和 永恒 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 性。

1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 教育目的 教学内容 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的改革。

1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于一定事物的 指向 和 集中 ,它是学生掌握知识的 必要条件。 14、教学过程是 教师 和 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

15、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 概括和总结,体现了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 、实践性、 开放性 、生成性、自主性五个特。 17、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18、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19、申

22

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20、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1、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22、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23、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25、《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26、《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7、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28、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2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30、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31、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32、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 )教育制度。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共有( 八)章( 六十三)条。 33、( 2006)年( 6)月( 29)日第(十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3、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创新能力 )和( 实2

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4、学校应当把( 德育)放在首位,寓( 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5、学校的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根据( 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制定、调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应当满足(教育教学 )基本需要。

36、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 公益性)事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 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37、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 性别)、(民族 )、( 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38、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 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 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39、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 )、(服务 )等方式谋取利益。

40、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杂费 )。

41、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

42、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应当(为人师表 )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

23

业。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 教师资格)。 43、(各级人民政府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

44、国家建立(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教职工编制 )标准、(工资 )标准和( 学校建设)标准、( 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

45、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 初级)职务、(中级 )职务和(高级 )职务。 46、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 )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47、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 ),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 )的体制。

48、人民政府( 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49、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 )制度和( 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50、县级以上( 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 二、选择题 1、“正确的学生观”就是(B)

A、让每一个学生都考出好成绩 B、让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发 C、每一个学生都有同样爱好 D、让每一个学生都文理全能 2、“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A ) A、使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B、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自己如何学习 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3、新课程在学生评价方面改革的目的是 ( D )

A以评价促进学生动手能力 B、以评价促进考试成绩提高 C、以评价增加学校招生数量 D、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就是使学生 ( B )

A、尊重老师、同学 B、正确对待知识、学习、他人和社会3

C、正确对待学习和考试 D、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5、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是要求 (D)

A、从小学三年级开设科学课 B、从小就进行科学研究 C、树立当科学家的雄心斗志 D、尊重、理解、热爱科学 6.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 )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尔

7.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B )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8.从时间上看,相对其他教育形式来说,家庭教育的特点是( B )

A.开始最早持续最短 B.开始最早持续最长 C.开始较晚持续最长 D.开始较晚持续较短 9.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D )

A. 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 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 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10.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C )

24

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11.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C ) A.育德 B.促智 C.育美 D.健体 12.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C )

A.文化传统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 D.教育的规模 13.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 )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14.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B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15.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C )

A.赫尔巴特 B.裴斯塔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 16.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A )

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B.个性的品德的形成 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 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 17.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C )

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 18.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 C )

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末 D.20世纪末 19.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A )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0.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A )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C.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 D.形成学生的品行 21.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 D )

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22.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 D )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18.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C )

A.强制作用 B.辅助作用 C.主导作用 D.中介作用 19.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 C )

A.《教育漫话》 B.《大教学论》 C.《爱弥尔》 D.《普通教育学》 20.英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一种典型的( A )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制 D.中间型学制 2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 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2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 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25

2017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用知识全套试题完整版解析 

4、教师具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律常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生存。A5、班主任在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中负有直接责任。B6、教师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保证,是教师完成工作职责的前提条件。A7、师德内涵不会随时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g0lc179tw7916095eiv3gyk618jsm0080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