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观察法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它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2.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地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3.认知风格认知风格又称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
4.意义记忆意义记忆是在对事物的意义和逻辑关系理解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的记忆,它是一种更有效的记忆方式。
5.学习学习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手段,通过学习个体行为或能力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
6.社会性社会性是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与社会存在相适应的一切特征和典型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7.意义学习意义学习是指在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之间建立一种实质性的联系,即在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合乎逻辑的有意义的联系。
8.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指作为言语信息的知识,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主要以命题、命题网络和图式的形式来表征。
9.原理学习原理学习的实质是学生能够在体现原理的不同情境中适当地应用原理,是改变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
10.迁移指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形成产生的影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二、简答题
1.简述行动研究的特点。
答:(1)实践性与参与性相结合。(2)合作性与渗透性相结合。(3)持续评价与即时反馈相结合。(4)可变性与适应性相结合。
2.简述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答:(1)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2)情绪、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强。(3)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
3.简述小学期间同伴团体对儿童的影响。
答:小学期间同伴团体对儿童具有重要影响,它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在团体活动中,儿童学习处理各种关系中的社会问题,社会交往技能进一步扩展和提高;同伴团体还可以为儿童提供形成和评价自我概念的机会,同伴的拒绝与接受反应
使儿童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4.小学生学习的类型有哪些?
答:(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行为规范的学习。 5.简述加涅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答:在这个模型中,加涅把学习过程看作是由操作、执行控制和预期三个系统协同作用的过程。操作系统由受纳器、感觉登记器、工作记忆系统、长时记忆系统、反应生成器和反应器组成。执行控制和预期系统对整个操作系统起调节和控制作用。从这个模型来看,知识的学习经历着一个信息输入—编码—加工—贮存—提取—输出的过程。
6.知识迁移与应用的关系如何?
答:一方面知识的应用可以促进迁移的发生及加强效果,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是促进知识迁移的和效条件。另一方面,知识应用过程中都存在着知识迁移,知识的迁移是保证知识应用成功的重要条件。
三、论述题
1.根据小学儿童的个体差异,简述“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答: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在身心特征上表现出的彼此不同。小学儿童的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教师应当根据儿童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认知差异。 ①一般认知能力差异。对于早聪早慧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拓展自己、完善个性。对于晚熟的学生,教师要给以扶持和鼓励,防止一个未来的巨匠埋没在不适当教育氛围中。组成智力的认知成分一般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这些成分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从而构成了智力结构上的差异。学生智力结构上的差异随时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如果教师善于发现学生这些差异,就能够找到适应个别差异的教育教学方法。 ②专门领域的知识差异。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基础不同,对教学的要求也就不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可以弥补学生因缺乏预备性知识给学习成绩带来的负面影响。 ③认知风格差异。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认知特点和不同的学习特点要求不同的教学方式与之相适应。比如,教师有必要在帮助冲动型学生在发挥优势的同时,提高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精确性。 (2)人格差异。 ①气质差异。教师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对于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气质类型之间没有好坏之分。气质不能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无论哪一种气质类型的学生都有可能获得好的学习成绩,成为学校中的优秀学生。但是,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达到同一成就水平所走的道路有可能不同;他们适应学校生活环境的方式也可能不同。 针对学生的气质差异,教师一是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允许学生按照自己方式发展进步。二是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宜的教育教学方式。 ②性格差异。儿童的性格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和训练对儿童性格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小学时期,是儿童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切实承担
起塑造儿童良好性格的任务。 (3)性别差异。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当以科学的、清醒的、审慎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性别差异,对确实存在差异的学习领域,教师要精心研究帮助男女学生共同提高的教学设计;对于社会偏见,可通过教学与学习的事实,打消社会偏见带来的消极影响,鼓励学生努力进取。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它要求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如果不能根据小学儿童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而是一刀切,那么就会影响教育的实效性。
2.试述小学生学习的特点。
答:(1)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从直接向长远发展。(2)小学生形成初步的学习态度。(3)学习的思维活动水平从直观向抽象发展。
3.论述促进知识迁移和应用的教学原则。
答:(1)制定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的编排应该循序渐进。(3)把握每一阶段学习的迁移价值。(4)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5)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如:有效地计划和利用学习时间;利用画出重点、做摘要等形式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自我检查、自我监督;有效地利用周围的学习资源和身边的学习工具;自我激励等。(6)培养学生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态度。
4.联系实际,论述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应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答:根据概念学习的两种形式,可以把概念教学也相应地划分成两种方式。一种是先向学生呈现某个概念的正例和反例,然后要求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个定义。另一种教学方式是先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定义,紧接着呈现几个正例和反例,要求学生根据定义识别正例和反例。然后进一步分析这些例子是如何表现这一定义的。这两种概念教学方式是目前课堂教学中常常使用的,尤其是后一种教学方式。无论采用那种教学方式,都必需涉及概念的四个方面:概念的名称、定义、本质和非本质特征、正例和反例。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的语言明确提示概念的本质。(2)突出本质特征,控制非本质特征。(3)恰当使用正例和反例。(4)多用变式和比较。(5)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作业2
一、名词解释
1.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过程。 2.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力、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
3.头脑风暴法是培养创造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基本做法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不必考虑该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也不作评论,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为止。
4.高原现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成绩总体呈进步趋势。在总的进步过程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