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9080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水产养殖(090801)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与培养目标

水产养殖是水产学主要的二级学科之一,重点研究水产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生存规律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是水产养殖理论与技术有机结合的一门学科。

水产养殖以近代生物学为基础,它的发展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动物蛋白质,改善了人类食物结构,满足了人口日益增长对水产品的需求,同时还促进了食品、医药、化工、印染等多行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因此,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它与国计民生有着密切关系。该学科的发展融合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从苗种繁育到成体养殖的人工控制程度日益提高,生产向着健康、无公害的绿色养殖方向发展。

水产养殖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

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水产教学、科研、生产技术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具有集体主义观念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年轻一代;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的水产事业建设服务。

2.掌握水产养殖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了解本门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动态,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

3.掌握至少1门外国语,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书刊和撰写专业论文摘要,并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水产养殖是以数学、化学、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基础,研究水产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存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内在联系等的水产养殖理论与技术的一门学科。本专业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

1.渔业水环境保护

近年来在河南省大面积的养殖池塘或水库中,由于精养投饵、施肥与养殖水体管理缺乏科学性而导致了蓝藻水华频繁发生,经常引发池塘死鱼,给水产养殖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成为我省池塘养鱼生产发展的

1

制约因素。同时,部分蓝藻水华还可产生毒素,直接造成水产动物中毒甚至死亡,也可在水产品如鱼、虾、蟹体内产生富集作用并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而危害人类健康。因此,控制蓝藻水华发生、加强水体无害化和水产品安全研究是实现水产动物健康养殖的第一步。该方向重点研究河南省池塘水质调控、池塘蓝藻水华的控制和治理方法技术以及渔业水资源、水环境保护。

2.水产苗种工程与集约化养殖

本方向主要探讨不同养殖模式下,个体生长与群体密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各类淡水水域生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构建科学的养殖容量及生物学能量的可持续模型;通过对水产动物生长发育规律、水环境要求、营养需求、苗种工程以及病害发生特点的研究,创建集约化健康养殖模式。

3.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

该方向研究如何降低水产养殖成本、提高水产养殖效益、保障水产品安全,是促进水产动物健康养殖的基础与关键技术研究水产动物消化生理和营养生理、抗逆的生理机制、生物饵料的开发利用、营养素的最适需要量;研究重要经济水产动物苗种和成鱼阶段的人工全价配合饲料的配方和加工工艺。

4.鱼类遗传育种工程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在群体、个体、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研究我国重要鱼类资源种质特性,建立种质鉴定标准和资源保护技术方法;利用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鱼类遗传性状改良、种质创新,为渔业生产提供优良养殖新品种。

5.水产动物病害与免疫学

研究河南省常见养殖鱼类的疾病发病规律、预防控制方法;常见鱼病的治疗方法;常用鱼药的开发研制;养殖鱼类重大疾病疫苗研制等。研究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及其机理,机体形态、机能及代谢等方面对发病等逆境的应答与变化规律;研究水产动物机体自身防御、识别异物并产生应答规律;研究探讨水产动物免疫诊断和免疫防治技术。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在职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不超过四年。优秀硕士生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者,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正常情况下不能按时毕业者做结业处理;如遇特殊情况,由硕士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院长审核、教务处批准,可延长学制一年。

四、课程设置及考核

1.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原则

硕士生课程分必修课(学位课)和选修课两类。学位课程应按二级学科设置,体现该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避免按研究方向或科研课题需要设置课程而导致研究生基础理论不坚实、专门知识不系统的弊端。

2

选修课程的设置以拓宽基础、扩大知识面为原则,其中重点以研究生导师的科研方向为背景,使研究生能尽快与导师的科研工作结合起来。

2.课程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形式,硕士生至少修满35学分课程,其中学位课不低于21学分,并至少选修一门跨学科课程。同等学力或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课程。 3.凡学位课(包括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均须考试。选修课可采用考试或考查方式。考试可采用笔试或口试,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口试与论文相结合等方式。

4.考试成绩和考查成绩一律按百分制评分(低于60分为不及格)。

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总开课学期及周学时 学学备注 分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时 18 1 1 8 216 5 6 6 学 分 36 2 2 36 36 36 72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

公 000003 英语 共 课 0000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必修学 040701 水产学概论 课科 040702 高级水生生物学 (基 学础 040003 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位课课 040004 现代生物学大实验 程专 040703 鱼类增养殖学 )业 040704 鱼类营养学 主 干 040705 鱼类遗传育种学 课 040706 渔业水环境保护 040707 鱼类人工繁殖技术 040708 水产动物饲料学 040709 饲料添加剂学 040710 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选 修 课 040711 鱼类实验动物 040712 鱼类生态学 040713 群体遗传学 040714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040715 水环境毒理学 040716 鱼病学概论 040717 水产药物与药理学 教学 实践

000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至 少 选 12 学 分 6 学 分 8 学 分 2 4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

五、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入学后要制定培养计划,研究生的培养方式采取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工作相结合、导师负责和教研室(研究室)集体培养相结合。以指导教师负责与集体培养方式为主、与相关科研单位联合培养以及国际间的合作培养为辅,利用和发挥各方面的优势,促进研究生拓宽知识面,突破学科的局限性。

2.对硕士生的培养应贯彻课程和论文并重的原则,硕士生既要学习系统理论,也要进行较深入的科学研究,特别是要加强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3.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的思想教育、名家学者专题讲座相结合,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加强形势、政策、法纪、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

六、开题报告

1.硕士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入学位论文工作之前,必须进行开题报告,时间为第三学期中后期(每年11月份左右)。开题报告由系统筹安排,专家评议组由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教师组成。对研究生的论文开题情况进行评议后,填写《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评议表》,研究生应根据评议意见,对选题方案进行修正、补充和提高后,交系及教务处各一份。

2.同一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应集中报告,这样有利于研究生和导师听取各方面的指导和建议,有利于研究生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有利于学科的发展。

3.通过开题报告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未通过者,应根据评议组的意见进行修改补充,重新报告,仍未通过,应终止其学业。

七、对硕士生要进行中期考核

第四学期初(每年四月)进行中期考核,由系党政负责人、导师组成员和教务处组成考核小组。中期考核包括业务课、综合考试和思想政治表现、论文选题、课程学习、研究进展、科研能力等。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科研能力者,按计划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学习成绩差,或缺乏科研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或不安心学习及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者,应终止其学业。研究生应根据考核小组对自己下一阶段论文工作提出的意见,对研究内容和试验设计作出修改补充。中期考核一年后方可申请论文答辩。考核工作具体要求见《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

八、培养环节及学习要求

1.个人培养计划制定

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报到注册后二个月内,根据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要求,结合研究方向需要,导师与指导小组的教师共同研究后制订《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一)》。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必须按照《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一)》(硕士研究生第一学期课程按学科统一设置,一般不做个别调整),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学习计划,需由本人提出申请,导师和分管系主任同意,报教务处批准。论文工作一般应

4

结合指导教师的科学研究进行。在第三学期中后期,通过查阅资料,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并填写《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二)》。对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研究进度等做出具体安排。培养计划(一)和(二)应提交导师组讨论通过,系主任审查签字,报教务处审核同意后实施。培养计划一式四份,原件交教务处存档,一份交系,由教务秘书存档,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研究生自留。

在培养计划执行过程中,硕士生或其导师若要求修改培养计划,须在每学期教务处下达教学任务前(春季学期为十一月初、秋季学期课程为五月上旬),向教务处提交有导师签字的书面报告,经教务处同意后方可修改培养计划。如培养计划未安排且不办理手续而自行修读的课程,其成绩不予承认;如培养计划已安排(包括已办理增加修读手续)而擅自不修读的课程,按零分处理。

同等学历或跨专业录取的研究生,须补修所录取专业的本科生4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列入培养计划,考试成绩需计入成绩单但不计学分。

2.课程学习

入学后即开始按照培养计划进入课程学习阶段。在学位论文答辩前,课程学习不少于35个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2.5个学分。

3.读书报告和学术活动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在导师指导下阅读一定量的参考文献和专业书籍,并写出读书报告。读书报告由导师阅批;应主动参加各项学术活动,主要形式有听学术报告、参加学术研讨会、自己做学术报告等。

4.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

应届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在学校参加“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实践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考查工作由系负责。

5.科研实践与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课题研究是培养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独立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综合体现。研究生在读期间用于学位论文的时间为一年半,其中实验室研究不少于一年。在职人员研究生除在本单位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之外,一般在学校参加科研的时间不少于3个月。学位论文通过答辩方可毕业。

论文指导要发挥研究生指导小组的作用,鼓励学科间的交叉、联合、渗透。硕士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从事研究,试验数据要真实可靠,并做科学的分析总结,结论应有创新或新的见解,撰写出具有一定科学水平的论文。论文字数不少于3万字。

九、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申请硕士学位者至少在国内公开发行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要求为第一单位)。

5

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90801)

水产养殖(090801)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与培养目标水产养殖是水产学主要的二级学科之一,重点研究水产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生存规律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是水产养殖理论与技术有机结合的一门学科。水产养殖以近代生物学为基础,它的发展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动物蛋白质,改善了人类食物结构,满足了人口日益增长对水产品的需求,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g02z4td5l4yj364r8w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