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认为新课程标准下需要老师具备怎样的思维?
随着社会的发展,外界对老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教育不断改革,教师自身的素质也在不断地得到提高,新课程标准下更需要老师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教会学生“先成人,后成才”。每年教师都会进行几次培训来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这是非常值得提倡的。而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个人认为我们在学习的同时,不应该一味照搬,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方法可以多样,因时而异,因材而异,因生而异。教师的思维应该多元化,具有创新精神,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我认为应该培养综合性人才。“综合观”是相对“全面观”提出的。“综合观”不反对广泛涉猎各种知识,训练各种技能,但是不强调门类的多寡,而强调所猎涉的东西之间应该尽可能的融会贯通,使社会的各个个体,都是以自己的方式融合了自己了解与熟悉的有关门类的知识而形成的“这一个”,并显现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特殊性。 作为教师也应该是综合型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良好的政治素质、高尚的品德情操、较高的能力素质、广博精深的文化素质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为教师也应该是综合型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良好的政治素质、高尚的品德情操、较高的能力素质、广博精深的文化素质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一、良好的政治素质
有的教师认为,讲政治是党组织的事,是党员的事,其实不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条就规定: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这就规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当前,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良好的政治素质主要表现在: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方针,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和平常与学生的接触中,肯定会给学生一定的政治影响。教师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以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态度会给学生以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教师如果没有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学生的教育就会发生偏差。很难想象,一个不爱国的思想反动的班主任会教育好学生,而这样的人没有资格当教师。所以教师的政治素质,在教师总体素质中居于主导地位。
二、高尚的品德情操
作为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公德,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热爱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做到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作风正派、无私奉献、为人师表。 教师应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服务,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以德立教,以人育人。教师的工作是琐碎而繁重的,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就不可能全心全意的爱学生,不能管好班级、教好学生。
教师应该是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遵守公共秩序、诚实正直、文明礼貌、团结友爱、讲究卫生、爱护公物,给学生做出表率。教师的社会公德水平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给学生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啊,你要求学生讲文明讲礼貌,自己待人说话却粗鲁不堪,要求学生讲卫生爱公物,自己也做不到,这怎么可能让学生佩服并听从你的教导呢。所以,作为教师随时随地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公德修养,谨言慎行。
我认为高尚的品德情操还应包括家庭美德。对于教师来说,他的家庭美德相当重要。如果在家庭中不尊重家人,不孝敬长辈,没有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在学校里也不可能尊重学生,也不可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影响班集体的建设。所以,高尚的品德情操,是履行自己工作职责的保证。 三、较高的能力素质
做任何工作都应具备相应的能力,班主任应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组织管理能力
教师工作既要面对整个班级,又要面对个别学生。对整个集体进行工作,就要求教师具有组织者、管理者的才能。教师要能把自己负责的一个班的学生恰当地组织起来,向他们提出奋斗目标,引导他们为实现目标而进行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各种有益心身健康、增长知识和才干的活动。知人善任,善于从学生中发现积极分子,挑选和培养班、(团)队干部,使他们成为学生的核心和教师的助手;善于发现每个学生包括差生的闪光点,并恰当地用其所长,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2、应变能力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生动活泼的学生,几十名学生的思想、情绪、个性千差万别,构成了教师工作的千变万化,所以,应变能力是教师应当具备的能力,应变能力也称“教育机智,”它是一种特殊的智力定向能力,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活动与表现比较敏感,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正确而迅速地作出判断,因势利导。如对学生的偶发事件,在某种情况下,果断地加以制止,化被动为主动;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则暂时地把事情搁一搁,留在适当时机再作处理,以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3、敏锐的观察能力
一个具有敏锐而精细的观察力的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上课时和课外活动中的各种表情、动作,洞悉其情绪变化,判断其内心世界,掌握其个性特点。首先观察要根据学生不同发展水平,而有针对性地去研究。观察好的学生,在于进一步发掘他的潜力,使其获得更大的发展;观察中等生,在于发展其优势,促使他发展;观察后进生,在于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促使其醒悟,促使其转化。再次,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和技能,坚持眼锐、脑勤,眼、脑结合。随时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些微妙的变化,只有勤于观察学生,摸准学生思想行为的脉搏才可能教好学生。 4、广泛的交往能力
教师只靠个人的力量来完成对学生的全部教育任务是不可能的。他必须协调各种教育力量,对学生进行协调一致的影响。要协调首选就得建立良好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要靠交往。作为教师,要与家长、领导、学生、其他老师等各种人交往,于是,交往能力成了班主任不可缺少的能力。 5、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正确的教育思想,要通过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要启迪学生的心灵,要陶冶学生的情操,就要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强烈的共鸣。许多优秀教师在教育学生中取得显著成效,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善于运用丰富、生动、准确、形象的教育语言。如果教师语言单调乏味、内容空洞,含混不清或只会讲大道理,就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不能达到预期教育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四、广博精深的文化素质
教师的文化素质是工作职责的要求,是影响教育效能的因素之一。其包括: 1、精深的专业知识
教师要对自己所教学科特别是主教的学科的全部内容要深入透彻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每一部分的知识在学科结构中的地位、意义及其作用,才能轻松自如地把握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及知识联结点。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负有一桶水,教师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在讲课时才能“深入”;“浅出”;才能驾轻就熟,运用自如,同时,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是提高教育效能的需要,因为各学科的内容包含有丰富的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马卡连柯说:“如果教师在工作上、知识上有辉煌卓越的表现时,那你就自然会看到:所有的学生都会倾向你这一面了。相反地,如果教师表现出无能和平庸,那么不论你如何温存,在说话时如何耐心,如何善良殷勤,不管你如何体贴关心学生,仍然不会博得学生真正的尊敬。”所以,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不仅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开展工作、教育学生的前提。 2、广博的课外知识
小学生好奇,求知欲强,富于幻想,他们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教师运用广博的课外知识解答他们心中疑问或引导他们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那将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会感激你并崇拜你,所以教师必须勤奋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五、一定的法律素质
法律是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的。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具备法律素质,作为教师要熟知并遵守与教育、教师、中小学生有关的法律知识。但现在还有一些教师法律意识不够,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有时会做出一些不合法的甚至违法的事情来,如比较常见的有体罚、变相体罚等。全国人大1992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第十五条: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21世纪的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素质,这样才不会在教育学生中做出不合法甚至违法的事情来。
六、创新的精神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己就应当具有创新精神,教师的创新精神主要表现在:具有独立意识,不唯书,不唯上,勇于抛弃自己头脑中的陈腐落后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具有时间效率观念,讲求工作的快节奏、高效率,在班级教育工作中,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具有进取精神,能形成自己的特色。
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师的求更高,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21世纪教育的要求。
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取长补短,勤于反思,用爱的步伐走进学生心灵,相信每个人都会时时有新的发现。我会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