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
1、零件的工艺分析
此零件为连杆盖合件之二-连杆盖,连杆盖的视图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此
零件形状结构较为简单,零件各表面的加工并不困难,但是基准孔?81+0.021 0mm以及小头孔要求表面粗糙度Ra1.6μm偏高。基本思路为先加工大头孔再以其为基准来加工小头孔。在小头孔中间的大的沟槽需要用R67mm具去加工,同样在加工大头孔内表面的沟槽时也要用特殊的R25mm的刀具去加工。此外还应该注意:
1.该连杆盖为整体铸造成型,其外形可不在加工。铸件尺寸公差,铸件尺寸公差分为16级,由于是中批量生产,毛坯制造方法采用金属模铸造,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手册查得,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13级。
2.连杆大头孔对A基准的平行度公差为0.01mm。 3.大头孔两端的台阶面对B基准的对称度公差为0.3mm。 4.小头孔中间的沟槽,对基准B的对称度为0.2mm。 5.铸件毛坯需要经过人工时效处理。 6.材料 QT450-10 。
7. 工序(12)采用2mm的锯片铣刀加工,也可以改为线切割加工,该道工序使的连杆大孔为一个不完整的半圆。若采用线切割可减小加工缺陷,但是采用铣刀可以节约加工时间。由于加工为中批量生产所以采用铣刀加工。
8.连杆大小头孔平行度的检验,可采用穿入专用心轴,在平台上用等高的V型块支撑连杆大头
孔心轴,测量大头孔心轴在最高位置时两端的差值,其差值一半即为平行度误差。
2选择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在各类机械中,连杆盖为为传动件,由于其在工作时处于运动中,经常受冲击和高压载
荷,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该零件的材料选择QT450-10,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形状不是很复杂,为成批量生产模型,从减少加工难度来说,经查机制工艺手册,毛坯采用铸造成型。
因为零件形状并不复杂,但为减小加工时的切削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毛坯材料,毛坯形状可以与零件形状接近。即外形做成台阶形,内部孔铸造出。
页脚内容6
机械制造技术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 1)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1)铸件质量:零件表面无明显的裂纹等缺陷。 (2)加工精度:零件除孔以外的各表面为一般加工精度。
(3) 机械加工余量。根据铸件质量、形状,以及各个加工部位的要求毛坯尺寸和余量如下。
加工表面 小头孔直径 大头孔直径 零件厚度 大头孔两端深度 铸造圆角 表:毛坯尺寸和余量
R3-R5 mm ? 20 ? 81 43 3.5 基本尺寸mm ? 10 ? 70 45 0 5 5.5 1 1.75 毛坯尺寸单边总加工余量mm 3、工艺规程设计
1.定位基准的选择
该零件是带孔的盘状零件,孔是其设计基准,为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产生误差,应-选孔为定位基准,即选?81+0.021 0mm孔及一端面为加工精基准。
由连杆盖有孔、沟槽等都需加工,而孔作为精基准应先加工,因此选外圆及一端面为粗基准。
2.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该零件的加工面有内孔、端面、小孔及槽等,材料为QT450-10。参考有关资料,其加工方法的选择如下
页脚内容6
机械制造技术
毛坯的两端面应该互为基准加工,表面粗糙度为Ra3.2μm,需粗铣-半精铣。 大头孔?81+0.021 0mm:内表面粗糙度为Ra1.6μm,需进行粗镗-精镗。 小头孔?20+0.023 0:内表面粗糙度为Ra1.6μm,需进行扩-半精铰。 大头孔内沟槽:表面粗糙度为Ra6.3μm,一次成型磨即可。 切割面:表面粗糙度为Ra1.6μm,需精铣。
两台阶面;底面为Ra6.3μm,侧面为Ra1.6μm,故采用粗铣台阶面后,对则面进行精铣并保证距离尺寸94 0 -0.023mm,以及对称度0.3mm A。
两个螺纹孔的加工:钻-铰孔。
小头孔的大沟槽采用R67mm的成型铣刀去加工。 大头孔内表面的沟槽采用R25的砂轮磨削。 小头孔里面的够槽用精细的镗刀加工。
在将连杆盖毛坯从大头孔中间切开的时候采用2mm的锯片铣刀。 3.确定工艺路线
连杆的加工工艺路线一般是先进行外形的加工,再进行孔、槽等加工。连杆的加工包括各侧面和端面的加工。按照先加工基准面及先粗后精的原则,连杆盖加工可按下面工艺路线进行。又因为此零件要求小批量生产,所以工序安排要求较集中。
工序10:铸造毛坯。
工序20:无损探伤,查是否有夹渣,气孔,疏松等缺陷。 工序30:清理毛刺、飞边,涂漆。 工序40:人工时效处理。
工序50:划杆身中心线,以及大小头孔的中心线。
工序60:按线加工,精铣连杆大小头两平面,互为基准(加工中多翻转几次)至尺寸43-0.20 -0.36mm。
工序70:重划大小头孔中心线,并选择一个面为基面。
工序80:以基面定位,按线找正,粗镗大小头孔,分别为?78±0.05mm,
页脚内容6
机械制造技术
?17±0.05mm.
工序90:以基面定位,按线找正,精镗大头孔到?81+0.021 0mm。并定其轴线为基准A。 工序100:以大头孔、基面定位,借助侧面装夹工件,精镗小头孔至
?20+0.023 0mm。并保证中心距为85+0.1 0mm,以及对基准A的平行度为0.01mm。 工序110:磨大头孔内表面的沟槽 砂轮R25mm,磨削深度2.5mm。车倒角1*45度。 工序120:以基面、侧面和小头孔定位装夹工件,按照大头孔的中心线用锯片铣刀将连杆切开,并对连杆做好标记。
工序130:以基面、连杆体侧面和分割面装夹工件,铣削两个台阶面,保证台阶面的距离为94 0 -0.023mm,深度3.5+0.05 0mm,以及对基准A的对称度为0.3mm。
钻两边的底孔?10mm,保证中心距为110±0.15。 工序140:由钳工铰孔2-M12-6H。
工序150:以连杆分割面、基面定位装夹,铣削沟槽 宽15+0.15 +0.05mm,R67mm的盘形铣刀。对基准A的对称度为0.01mm。
工序160:用微型铣刀铣内沟槽 直径?21+0.28 0mm,宽1.1+0.12 0 mm,两沟槽距离37+0.15 0mm。
工序170:车倒角0.5*45度。
工序180:检查各个部分的尺寸和精度。 工序190:组装入库。 4.工序设计
1)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1) 选择机床。
a.工序11、17、是车倒角。该零件外廓尺寸不大,选用CA6140卧式车床即可。
b.工序06、13为粗铣铣、精铣。由于加工的零件轮廓尺寸不大,,故宜在普通铣床就可以。选用立式铣床X52K型铣床。
c.工序08、09、10为粗镗、精镗。从加工要求及尺寸大小考虑,选用卧式镗床T611。
页脚内容6
机械制造技术
d.工序11是用?50mm的砂轮去磨,需要组合夹具,用内圆磨床考虑到孔的大小用M2120内圆磨床。
e.工序12因为要将连杆锯断,工件尺寸不是很大,用卧式铣床X63W。 f.工序13 钻孔考虑孔的尺寸等技术要求,采用立时钻床Z518。 g.工序15考虑到加工位置和技术要求需要用卧式铣床X63W。
h.工序16加工内沟槽,用微型镗刀加工,由于是回转体 采用车床CA6140。 (2) 夹具。组合夹具和普通的三抓、四爪卡盘就可以。
(3) 选择刀具。在工序11需用到R25mm的砂轮。工序16需要刃口小于1.1mm的细小镗刀。 (4) 选择量具。本零件属于小批量生产,一般采用通用量具。选择量具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按计量器具的精确度选择;二是按计量器具的测量方法极限误差选择。
a.各工序的量具见下表
工序 加工面尺寸 06、11、 15、16 08 ?17 09、10、13
b.选择加工槽所用量具。均可选用分度值0.02mm,测量范围0~150mm游标卡尺进行测量。 2)确定工序尺寸
(1)确定圆柱面的工序尺寸。查表可以得出该零件圆柱表面的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见下表
加工表工序双边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mm 页脚内容6
尺寸公差 0.16 量 具 43 分度值0.02,测量范围0~150游标卡尺 ?78、0.05 普通游标卡尺 ?81 1 0.02分度值0.001,测量范围0~150游标卡尺 表面粗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