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思路及表达术语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思路及表达术语

读一篇文章,先整体快速阅读,弄清文章的体裁及大致内容。是散文,则看懂描写对象,抒情基调(线索),阐明的哲理(感悟),语言特点;是说明文,则先弄清说明对象和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说明语言;是议论文,则把握中心观点(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和作用;是记叙文,则先弄清记叙的六要六素,记叙的顺序,记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 方法:一看前端标题,二看文后注释。三懂中心内容。 现代文阅读解题原则 :

“以文解题”;看分值答题(如果多分值最好标出1、2,怕丢分不妨n+1,但有字数限制的概括题除外);尽量用原句,不能用原句的,答题线索一定在附近;审题要细,别看错,别遗漏.

散文(以托物言志类为例)阅读部分

一 托物寓意类散文阅读技巧

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理清托物言志散文的“要件”,是阅读,理解,剖析,品味的前提,其“要件”有四: 1.托的是何物?

2.为何要在“所托之物”上倾注饱满的笔墨与情感? 3.“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4.言的是何志?

这四个“要件“,理解,剖析,品味得正确与否,全面与否,透彻与否,直接影响着阅读的质量,影响着对该散文的理解程度。

其一,是何物,是第一层次的理解;是何种情景之中(既要参照作者的协作背景又要盘点文中的具体景况)与何种情态之中的物,是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的理解。只有把握了这三个层面的“所托之物”,方可以说对这个问题有了较全面、细致、深刻的理解。对于“所托之物”理解、认识得愈全面,愈透彻,就愈有利于以下几个“要件”的理解与把握。

其二,这是一个与表达意图紧密关联的写作技巧问题。在托物言志类散文中,从篇幅上不难发现,对“所托之物”进行细致刻画,生动描写的文字比例都很大,并且又都饱含着作者的爱憎与激情,弄清作者这样处理的初衷,对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及主旨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作者“所言之志”必须通过“所托之物”来表达,即“物”是“载体”,“志”是“信息”。作者对“物”的细致刻画与生动描写,其实就是在逐渐地明朗自己的“所言之志”,就是在逐渐地物化自己的写作意图。

其三,是探究写作意图与写作方法间的关系的问题,对于中学生,应该说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借鉴一下欣赏诗歌的方法与技巧,品味作者对“所托之物”的精心描绘及其饱满激情,然后去“猜”一下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将可能的寓意都罗列出来,对照文章的整体思路与侧重点,用筛选法逐一推敲,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后选取最恰切、最精当的“中心意思”,在“猜”这个写作意图时,所依据的“谜面”就是作者对“所托之物”倾

注的大量笔墨与情感,尤其是其中的一些重要句子及关键词语,对于破解这个“谜底”特别重要,无疑是一把钥匙。

其四,在前三个“要件”都明朗之后,作者所言之志,便会在读者的眼前逐渐地明朗起来,鲜活起来,在情感和认识上与作者形成同席同悲的共鸣,此时,再来归纳、概括作者“所言之志”,也就水到渠成了。

解决这四个“要件”的过程,其实就是阅读、理解、剖析、品味托物言志类散文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表象到意象的逐渐抽象的过程。按照这种思路,依照这种做法训练分析该类散文既有思路可循了,也有操作性较强的方法与技巧可用了。 一、散文常考题型

(1 ) 整体感知题(提取并整合文章的内容要点;主旨把握、文章层次结构、情感、线索);

(2 ) 解词、品词题 (3)品句题

(4 ) 句子含义题(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含义和作用) (5 ) 句子作用题(也包括倒装句,反问句,人称等) (6 ) 仿句题(续句)

(7)手法作用题(描写手法、表现手法) (8)开标题含义、开头、结尾、过渡段作用 (9)开放题 二、常考题型答题方法 1、整体感知题

(1)文章的内容要点(提取并整合)

在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①“去粗取精”:紧扣材料中关键语句,重点理解重点段、关键词、中心句;②综合句意:对没有明显中心句的语段,即对每个独立句意或对重要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提取内在内容上的“公因式”;③ 整体透视:对表达含蓄的文章,宏观全文,分析“潜台词”,联系主旨,归纳要点。

具体步骤应该是:①找到相关材料的位置范围,要点要么在关键段中(总起总结段、过渡段),要么在主体段中,局部的要点在题目提示的限制段中;② 切割一“块”。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段落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再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有时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有时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有时又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联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③抽“条”。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 来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方能得出比较准确的答案。 (2)文章层次结构 (3)文章情感 通常的思想感情有:喜悦、激动、自豪、热爱、思念、依恋、怜惜、关爱、体贴、赞美、怀念、感激、失望等等. (4)文章线索 (5)主旨把握 2、词语 (1)解词 (2)品词 示例.仔细品味第③段“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中的“弹性”一词,说说它好在哪里。(3分)

答.“弹性”一词用得生动传神。把无形的冬天的风写得具体可感,赋予它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也表达了对小鸟的喜爱之情。意思对即可。 3、句子 (1)品句 答题方法:这个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示例一 例: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方法(指出写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荷叶的姿态美(表层含义),突出了花港观鱼绿的茁壮的生命力(深层含义)。

示例二 例: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塑,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动。 结合上文,谈谈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答:采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写出了母亲被冻成雕塑的姿态,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理解句子含义 方法:将题目转换成“为什么说――――”。有深层含义的句子往往使用了某种修辞或写作手法,故意将句子的真实含义隐藏,就好像为它遮上了一层面纱。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就应先看清它所借用的“隐身”手法,有的放矢地去分析。 (3)理解句子作用 一般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分析。

1.内容上: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 2.结构上,

开头---总领全文或引出下文 中间---承上启下、为下文作铺垫、 结尾---照应开头、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4).仿句题(和续句区别)

此考点一般是给一个句子,让考生仿写一个或几个,答题要点:①要读懂题旨要求,出题人让考生做什么,怎么做;②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③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关键词语是天空,你可以考虑大地、高山、海洋等,联想要丰富,思维开阔。 4.段落

(1)题目的含义――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或词语解释,或一语双关,表面指――实指―――

(2)题目的作用——揭示中心(对象);形象、含蓄,激发兴趣

(3)开头的作用——揭示中心(点题);引出话题(下文);为下文写――作铺垫(或和下文对比);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兴趣。

(4)结尾的作用——总结上文;照应开头(前文);揭示(突出)主旨;语言含蓄深刻,留有余味、引人深省。

示例 指出本文最后一节画线句的含义和作用。

这一句(内容上)总结全文内容,深化了文章中心,(结构上)呼应了开头,(效果)引发读者的思考,使文章留有余味。 (5)过渡句的作用——承上启下。 5.手法题(表达方式、描写手法、表现手法)

1、详写的作用:因为这些材料能突出文章“ ”这一中心,所以详写。 2、抒情、议论的作用:突出文章“ ”这一中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环境描写的作用: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①渲染了 的气氛、②刻画(烘托)人物 性格;③推动情节的发展。)

4. 细节描写的作用:突出了 品质,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丰满、更感人。 示例:第(3)段的细节描写,对刻画母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了母亲忠厚隐忍、吃苦耐劳、坚忍顽强的品质,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丰满、更感人。

5..人物(外貌、心理、动作、语言)描写的作用: 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6、象征的作用: 象征 ,表现 感情。 7、烘托的作用:烘托人物的 性格;表现了文章的 的中心 8、对比的作用: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

9托物言志的作用:通过 (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 的思想感情。 附录:

1.表达方式分为: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散文的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烘托、铺垫、欲扬先抑等。 3.描写分: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正面直接:人物描写(包括人物的外貌、心理、动作、语言描写) 5、开放性试题类型

这也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可分为:(1)对描写对象;(2)对人物情感;(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

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①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梭两可。③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体验感悟型——立足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积累拓展型——围绕课文 强化诗文警句

想象补写型——进入角色 紧扣特定场景 评价鉴赏型——表明态度 摆出理由根据

说明文阅读部分

一、明确说明对象及主要内容:事物(说明对象)或事理(现象起因、性质、解决措施等)

二、怎样抓住说明文的特征呢?

从说明事物内容入手,从中理解、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抓住中心句及关键词。 三、说明顺序。①时间②空间③逻辑(A、总—分;B、总分总;C、分—总) 四、说明文开头作用

①引出说明对象②引出说明的内容③提出说明的问题 。 结尾作用有:①总结全文②提出一些希望、展望、预测等。 五、掌握说明方法。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模式:方法+效果+特征

如: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1分类别:把……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楚

2引用:引用……,突出了……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趣味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诠释: 对……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认识. 5举例子:具体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6下定义:准确而简明地揭示了……的本质特点,使说明更加严密。 7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8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9.列图表:具体说明了……特点, 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10.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显得生动活泼. 六、感悟说明语言。

修饰性、限制性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更、也许、常常、在当时、绝大部分、主要、几乎……)能否删除或替换,为什么? 语言准确类答题方法: 1.“××”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答题方式 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 这样的题目分四步: A:判断,一般是不能删

B: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

C.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原意等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思路及表达术语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思路及表达术语读一篇文章,先整体快速阅读,弄清文章的体裁及大致内容。是散文,则看懂描写对象,抒情基调(线索),阐明的哲理(感悟),语言特点;是说明文,则先弄清说明对象和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说明语言;是议论文,则把握中心观点(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和作用;是记叙文,则先弄清记叙的六要六素,记叙的顺序,记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方法: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fks65ynyq20sz532alg3gznb0gt5600bs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