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中国地图出版社必修三 综合复习试题
(答题时间:4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
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等现代化技术,不仅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而且也越来越走近了普通人的生活,据此回答1—6题。 1. 下列技术,关键装置为传感器的是( ) A. 遥感技术 B. 地理信息技术 C. 全球定位技术 D. 电子通信技术
2. 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的数据在GIS技术程序中属于( ) A. 数据处理 B. 信息源 C. 数据库 D. 表达
3. GPS卫星星座的工作卫星和在轨备用卫星分别是( ) A. 2l颗和3颗 B. 22颗和2颗 C. 2l颗和4颗 D. 24颗和4颗
4. 要想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 ) A. 全球定位技术 B. GPS信号接收机
C. 地理信息技术 D. 遥感技术
5. 有关全球定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它不属于信息技术 B. 它也叫遥感技术
C. 它由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等简要程序组成 D. 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适时性的特点 6. GIS与地图的最基本差别是( )
A. 空间模型 B. 数据模型 C. 阅读速度 D. 空间分析能力
下面左图为2002年10月30日由卫星所拍摄意大利西西里岛某灾害发生后第4天的影像。右图为该地区的等高线图。据图回答7—9题。
7. 据图判断,该灾害最可能是( ) A. 森林火灾 B. 火山喷发 C. 龙卷风 D. 沙尘暴
8. 此图所示灾害发生区的盛行风向是( )
A. 西南风 B. 东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9. 图片说明,在灾害监测中( ) A. 遥感技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B.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C.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D. 雷达导航技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圈层上。叠加不同的目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10—12题。
10. 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 为商业网点选址 B. 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 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 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11. 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 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 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 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 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12. 无论是在飞机或汽车上,还是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要拥有争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 )
A. 自己所在的季节 B. 自己所在地的天气
C. 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D. 自己所在地的气候
13. 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 B. 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
C. 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 D.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
14. 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人类对东部季风区自然环境深刻影响的产物是( ) A. 东北山区的针叶林 B.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
C. 青藏高寒区广布的冻土 D. 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
15. 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南方民居墙体厚 B. 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
C. 南方民居屋房檐窄 D. 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
16. 我国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开放时间早、程度高,不是利用了( ) A. 交通便利 B. 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C. 劳动力资源丰富
D. 土地资源丰富
17. 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工业发展与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地带全部集中在东部 B. 东部地带工业最发达,中部地带工业基础最薄弱 C. 中部地带的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比较发达
D. 东部以轻工业为主、中部以重工业为主、西部以能源工业为主 18. 资源型城市兴起于( )
A. 采集和狩猎阶段 B. 农业社会阶段
C. 工业社会阶段 D. 后工业化阶段
19. 下列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于区域发展阶段划分的看法所有学者都认为划分为三个阶段 B. 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时期的人地关系已显现出不协调 C. 区域发展的后期阶段人地关系矛盾加剧
D. 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
20. 下列不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因素的是( ) A. 劳动力因素 B. 内部交易成本
C. 市场 D. 国际间的友好援助
21.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群“挥师北上”粤北山区,其考虑的布局因素是(A. 环境与技术 B. 交通和市场
C. 资源丰富 D. 土地成本低和劳动力廉价
22. 下列关于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第一产业将逐渐减少 B. 在第二产业将逐渐增加
C. 在第三产业中将先增后减 D. 在每个产业都是逐渐增加的
23. 有关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后有三次产业转移 B. 第一次产业转移开始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 C.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目前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D. 珠江三角洲的环境污染是由第二次产业转移引起的 24. 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 位于非季风区,基本不受季风的影响 B. 温带大陆性气候,东西有显著差异 C. 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D. 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都在200毫米以下 25. 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较高 B. 冰川低多 C. 海拔很高 D. 阴雨天气多
)
读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回答26—28题。
26. 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 M城市代表上海
B. b包括京广、兰新等铁路 C. N城市代表武汉
D. c可能是长江,也可能是黄河
27. 关于我国经济格局模式的正确叙述是( ) A. b经济带的发展是因为劳动力资源丰富 B. 经济最发达的是c经济带 C. d经济带矿产资源、能源丰富 D. a经济带技术指向型工业发达
28.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 劳动成本 B. 能源成本 C. 科技成本 D. 原料成本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据此回答29—31题。 29. 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
A. 降低燃油消费 B. 提高交通效率
C. 扩大居民出行范围 D. 节省城市用地
30. 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 A. 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B.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C. 城市连片发展 D. 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31. 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 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洞 B. 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 大规模的酸雨危害 D. 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32. 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表现为( )
A. 峰岭众多,地表崎岖 B. 喀斯特地貌广布
C. 黄土覆盖,平坦广阔 D. 沟谷纵横
33. 黄土高原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 A. 平整土地 B. 修水平梯田 C. 深耕改土 D. 造林种草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34—35题: 34.“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 吸烟除尘 B. 美化环境 C. 防风固沙 D. 净化空气
35.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 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 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城市森林是指生长在城市地域范围内,对所在环境有明显改善作用的林地及相关植被,它具有一定的规模,以林木为主体,是各种类型的森林作物、栽培作物和生活在其中的动物、微生物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气候与土壤等自然因素的总称。据此做36—37题 36. 城市森林具有巨大的经济生产功能,其中最主要的经济功能是( ) A. 提供直接有形的林产品 B. 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
C. 为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提供康乐游憩的环境和场所 D. 防风固沙
37. 为迎接2008年的“绿色奥运”,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确定了100多种树木为京城绿化的“主力军”,这些造林树木中,不可能有( )
A. 针叶树 B. 落叶阔叶树 C. 灌木 D. 常绿阔叶树 读下图,回答38—39题。
38. 图中铁路干线的名称是( )
A. 兰新线 B. 兰青线 C. 包兰线 D. 京包线
39. 图中沙障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 保护宁夏平原的农田 B. 保护铁路畅通无阻
C. 调节气候 D. 减少水土流失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