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 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区位选择
测试内容 农业区位 测试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1)气候:光照、热量、水分、水热组合及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气候决定一个地区的农业类型、农作物品种及耕作制度。
(2)地形:不同地形适宜发展不同农业类型。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会引起农业的不同。
(3)土壤: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和产量。
(4)水源: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
(1)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对易腐变质产品影响大。
(3)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
(4)科技:加大科技投入是现代农业提高产出的重要手段。
(5)政策:对农业生产宏观调控。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二、农业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决策者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
1.大范围地区
农业类型或作农业区位选择 物 种植业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盆地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半湿润、半干旱气小麦 候区 水稻 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棉花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有水源的平原地区 林业 山地、丘陵地区
畜牧业 干旱、半干旱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渔业 湖泊、水库、池塘、沿海海域等地区 2.小范围地区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农业生产若以无限地获取农产品为目的,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违反自然规律,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
考向一 农业区位因素
(2017·江苏学测21 )下图为“我国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造成我国各地春耕春播时间差异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我国各地春耕春播时间整体呈现由南向北推迟的特点,2~5月间我国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热量逐渐减少,致使春耕春播时间自南向北推迟。
(2017·宿迁学测一模)贵州省江侗乡“稻鱼鸭系统”是根据当地降水充沛的自然条件,
形成的在水稻田中“种植一季水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群鸭”的农业生产方式,耕作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图1为“稻鱼鸭生产景观图”,图2为“稻鱼鸭农事安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2.影响“稻鱼鸭系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最主要自然条件是( )
A.植被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答案 B
(2016·南京学测一模)2016年1月中旬,“新疆特色产品年货节”在淘宝启动。继红枣、葡萄干、核桃后,面粉、大米等农副产品也将“触网”。基于电子商务的产、销、购服务渗透到农村,有利于新疆农产品直接面向全国的消费者和市场。据此完成下题。
3.新疆发展农产品种植的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丰富 B.土壤肥沃
C.光照充足 D.市场广阔
答案 C
易错辨析 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的区别
影响农业生产的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是不同的。光照条件主要指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热量条件主要指气温(积温)高低。
考向二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016·江苏学测21~22)近年来“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通过“智慧农业”平台管理温室大棚生产、开展网络销售;与网站联合举办农业生态旅游节,吸引城市居民前去观光采摘。据此回答4~5题。
4.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农业”给农业带来的显着变化是( )
A.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B.市场定位更加精准
C.农业布局日趋集中 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5.“互联网+农业”时代,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 )
A.自然 B.劳动力
C.交通 D.科技
答案
解析 第4题,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种植作物的品种规模等定位更加精准。第5题,在“互联网+农业”时代,科技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强。
(2017·连云港学测模拟)读“我市元旦期间某地草莓塑料大棚图”,回答下题。
6.塑料大棚主要改善了农业生产的( )
A.热量条件 B.水分条件
C.光照条件 D.地形条件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