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考点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教材联想,以本为本筑双基
诗歌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且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这些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扣住诗歌形象是鉴赏诗歌,感受诗情、领悟诗意、体会诗境的基本途径。
突破一 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观和人生追求。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悟和想象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塑造了怎样的词人形象? 【思路导引】
1.看标题(注释),揣摩形象
标题中的“怀古”暗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抒发方式?
答:
『答案』 暗示了本作者要通过怀古抒情,借古讽今,借古伤己。
2.赏景物(意象),分析形象
词中的“一片神鸦社鼓”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答:
『答案』 词人通过对敌占区民众祭祀佛狸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对敌占区民众文
化心理认同变化的担忧和完成统一大业的急迫心情。 3.抓描写,把握形象
1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词中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自我形象? 答:
『答案』 表现了仰慕英雄、渴望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词人形象。
4.研典故,理解形象
词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表现了怎样的词人形象?
答:
『答案』 渴望如廉颇那样老骥伏枥、报效祖国,但又感叹英雄迟暮、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因而情感悲愤的词人形象。
【整合『答案』】
『答案』 既表现了对民众的担忧和完成统一大业的急迫心情,又表现了仰慕英
雄,渴望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又感叹英雄迟暮、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答题建模】
以“性格+身份”的格式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结合诗句分析形象,分点概括作答?概括形象的意义(此步亦可省略) 【迁移拓展】
下列教材中的诗句或诗歌,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特征是什么?
诗 歌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陆游《示儿》、辛弃疾《破阵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翰《凉州词》、王昌龄《出塞》 主要人物形象特征 1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柳永《雨霖铃》、李商隐《无题》 『答案』 豪放洒脱、傲岸不羁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怀
才不遇、壮志难酬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 爱恨情长、缠绵悱恻
(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 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答:
『解析』 要阅读全诗,联系标题、注释等,以诗歌中人物、环境、情节为依据,
从人物身份、性格、思想感情入手,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征。这首诗的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而首联“那因远适更沾巾”,表明诗人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从而表现了他的旷达。
『答案』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
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