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校内生产性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探索
作者:李春富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年第12期
[摘要]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是校企合作理论与实践不断创新的结果,也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就我校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保障条件、整体运作机制、产生的积极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顶岗实习 保障条件 合作机制
我校和大多数高职院校一样,在校企合作上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在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持续的模式创新。我校商务学院与浙江九龙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进行了四年的校企合作,先后采用“订单式”和“2+1”等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反复研究权衡,今年决定增加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的建构
1.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的涵义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既能满足学校实训教学需要又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的教学生产基地。学校通过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和学生高质量就业;企业通过基地完成生产任务和人才招聘,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2.场地选择和资金筹措
由学校提供面积适当、位置合适的校内场地,具有投资小,成本低的优势,对合作的物流企业而言,相当于免费获得了办公场地,具有较强吸引力。学校和企业共同筹措资金,同时向政府申请资金支持,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纳入《宁波市1000名物流人才培训计划》,并获得政府的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以此来保证运营型实训中心的建设。学校在实验室建设经费内支付场地建设费用;企业提供硬件设备和国际货运代理相关软件。基地建成后,为确保生产性实训基地正常运行,学校下拔一定的启动经费,用于进入该模式学生的人才培养、日常教学与管理以及支付与企业合作费用。公司日常经营费用、企业所派管理人员和指导师傅的薪酬由企业承担,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的报酬由企业根据劳动实际价值进行发放,并由企业自负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