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近年来,校园霸凌现象不断增多,矛盾越来越凸显,对弱势学生的伤害越来越让人触目惊心,其危害之深,影响之大,不能不引起国家、校方、家庭的重视。校园霸凌指的是一种特定的群体(个体),通过语言、行为及其他媒介手段,对受霸凌者进行持续、长时间的作用,使其在心理和身体上造成伤害的现象。被霸凌的学生不仅肉体上受到伤害,更重要的是形成懦弱、自卑的性格,更有甚者被过度霸凌的受害者,心理上挣扎、反抗,逐渐产生阴暗、仇恨的情绪,反过来报复社会,这样就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的环境。校园霸凌以十分隐蔽的形式存在于校园,难以发现。作为强势的霸凌者也会养成骄纵的习性,一部分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还有许多在校园发生的霸凌事件,由于施暴者年龄小,证据采集难、法律不健全等原因,许多校园霸凌者仍逍遥法外,责任无法追究。校园霸凌已经成为困扰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学校必须预防和制止霸凌事件的发生,以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一、校园霸凌事件的特征
1、从受霸凌者看,多集中集中于特定的学生。这些学生性格内向、胆小、怕事,在学校生活中朋友很少,甚至没有朋友。他们大多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与同学相处的技巧,不少属于身体障碍者、家庭贫困者、单亲离异家庭、留守儿童等群体,且受霸凌。
2、从霸凌者看,校园霸凌的霸凌者往往人数较多,具有团伙特征,且近年女生增多。在霸凌事件中,霸凌者往往认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甚至违法的,根本不理解受霸凌者的痛苦,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游戏而已。他们对受害同学缺少同情心,并得到部分同学的认同,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更加暴力。
3、从霸凌时间上看,霸凌事件不是偶尔的一次,而是长时间地针对特定的被害者,也许几周、几个月、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4、从霸凌场所看,霸凌事件大多不是发生在固定的场合,而是随机发生在多种场合,没人的地方、或者是人少的地方,如教室、宿舍、上学放学的路上、校园周边等。
第 1 页 共 7 页
5、从霸凌手段和形式上看,从传统的身体暴力转向语言霸凌、网络霸凌、物品霸凌等多种形式共存,在网络上的迅速传播也给被霸凌者造成了新的伤害和侮辱。例如给受霸凌者起侮辱性绰号,嘲笑受霸凌者某些缺陷,指责受霸凌者无用,侮辱其人格、将侮辱性照片或视频上传到网络上等。
6、从霸凌结果看,校园霸凌事件表面看是小问题,但是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受霸凌者由于得不到外界的关注与帮助,由最初的外在伤害变为内心的绝望,更严重的可能发生自残、自杀事件。
二、校园霸凌现象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缺失
部分学生家长文化水平较低,生活压力较大,常年在外地打工,还有部分单亲家庭。家庭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对学生人格、心理等有着重要的影响,还有少数家长素质较差,本身教育理念就很偏颇,为了不让孩子受欺负,怂恿孩子把挨的揍打回来,有强势的家长,也有弱势的家长。有些家庭只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特别是一些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能满足孩子的金钱需要,不知道孩子的内心需求,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疏于管理。有些孩子是和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属生活,老人无力进行教育,更是难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有些孩子虽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同样缺乏情感沟通,家长没有对孩子价值观的是非取向进行引导。 2、学校德育教育缺位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很多年,但是由于升学录取制度主要还是以文化课考试成绩为主要衡量标准,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必须尊重社会和家长的期待,学校教育实质上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这就导致学校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流于形式。
其次,学校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比较谨慎,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处理力度不够。由于出现多起老师对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批评教育出现自残、自杀等问题,导致学校在处理问题学生时较为谨慎,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不良习气。
另外,学校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有些老师对问题学生采取暴力或者冷暴力
第 2 页 共 7 页
的方法进行处理,给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结果适得其反。 3、心理辅导存在缺失
青春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在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起伏较大,如果缺少必要的心理辅导,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我国青春期的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表现为学习压力大、自暴自弃、不关爱他人、不善交际等。绝大部分家长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心理问题,也不具备心理辅导专业知识。虽然目前学校基本上都有心理室和心理辅导教师,但是大部分工作开展的并不深入和扎实。心理辅导的缺失会进一步加重心理健康问题,导致一部分学生走向极端。 4、学校管控存在空隙
学生在校不仅在课堂,还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还有上学、放学路上的时间,学校不可能做到实时监管,也不能面面俱到,有很多矛盾产生在课堂之外,霸凌发生在课堂之外,学生甚至为了躲避监控,把人拉到厕所或监控死角殴打、霸凌,这样使得学校缺少调查取证的可能。在管理上没有形成群网管理,在教育上没有形成合群效应,不能有效预防霸凌现象,霸凌发生时也不能及时有效的应对来减少霸凌伤害。 5、多元化文化影响
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元化文化的冲击影响了学生对善恶的判断和鉴别。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一样是社会的人,他们的生活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是未成年人往往不能正确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他们会把不良的行为带入学校中。相对学校和老师的教育,网络游戏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特征,影响甚至左右了青少年的道德和价值评判。暴力游戏、影视的黑社会英雄,在青少年心底播种的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对暴力的认同和膜拜。这种建立在非理性基础上的认同和膜拜,内化后又成为了部分“问题少年”处世的准则,使得他们在待人接物等多方面都体现出一种对主流社会的反叛和仇视,使学校俨然成为一个小“江湖”。比如日本动漫含有许多暴力、色情内容,最重要的是含有很多不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政治观等等。
社会上拜金者散布的唯金钱论,有钱就能欺负别人,大不了用钱摆平,很多学生家长有意无意之间就将这样的社会不良导向传递给了孩子。发生在2015年震惊中美华人的洛杉矶地区留学生虐待、绑架案就是典型案例,十几名留学生围
第 3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