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陈传锋 □马丽美 □王学胆
【摘 要】本文介绍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的产生原因,以及根据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所制定的相应预防措施,为今后钻孔灌注桩施工提供了参考。
【期刊名称】《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年(卷),期】2010(000)008 【总页数】2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问题;原因;措施
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桥梁桩基础施工工艺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随着钻孔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公路桥梁基础工程领域中,并且向大直径、多样化发展。本文以第一濮清南总干渠上西辛庄交通桥为例,根据项目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实际情况,结合工程施工技术标准,针对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问题制定了以下相应的预防措施,为今后钻孔灌注桩施工提供参考。
一、塌孔现象产生原因及处理措施
(一)坍孔原因
1.泥浆稠度不够,护壁不好,泥浆相对密度不够及其它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坚实泥皮。
2.清孔后未能及时补充泥浆(或水),或河水、潮水上涨时孔内出现承压水,或钻孔通过砂砾等强透水层,或向孔内补水时水流对孔壁冲刷、孔内水流失等造成孔内水头高度不够。
3.护筒埋置太浅,下端孔口漏水,坍塌孔或孔口附近地面受水浸湿泡软,或钻
机直接处在护筒上,由于振动使孔口坍塌、扩展。
4.在松软沙层中钻进进尺太快,提出钻进回转速度过快,空转时间过长。 5.孔内水位高度不够,无足够的水头压力;或水头太高,使孔壁渗浆或护筒底造成穿孔。
6.孔内有较软土层,遇有流砂、软淤泥层。 7.吊入钢筋骨架和导管时碰撞孔壁。 (二)坍孔预防
1.在松散粉沙土或流砂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速度;选用密度、粘度、胶体率相对较大的泥浆或高质量泥浆。
2.汛期或潮汐地区水位变化较大时,应采取升高护筒,增高水头,或用虹吸管、连通管措施保证水头相对稳定。清孔后指定专人进行补浆,保证孔内必要的水头高度。
3.吊入钢筋骨架时应对准钻孔中心垂直吊入,扶稳缓缓下沉,严防触及孔壁。 4.如有轻微坍塌,用导管清孔,排除沉渣,当孔内坍塌严重时,可回填至塌孔位置以上1~2m后,加大泥浆浓度继续钻孔。
二、钻孔偏斜原因及处理措施
(一)偏斜原因
1.桩架安装不合格,桩架基层土松软,导致桩架工作时不平稳,钻杆导架不垂直,护筒埋设倾斜。
2.钻孔中遇有较大的孔石、探头石、硬质杂物,或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交界外,岩面倾斜处钻进,或者粒径大小悬殊的卵石层中钻进,钻头受力不均。 3.扩fL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方。
4.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降。 5.钻杆弯曲,接头不正。 (二)预防措施
1.安装钻机时,要夯实桩架基层土,使钻机水平。起重滑轮缘,固定钻杆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应在同一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
2.钻杆接头应逐个检查,及时调整,钻杆弯曲时,要用千斤顶及时调直。 3.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应吊着钻杆控制进尺,低速钻进,或回填片、卵石冲平后再进行。
4.当发生严重弯孔、斜孔、缩孔时,应回填石子、粘土后纠正位置重新钻进,慢速提升、下降,往复扫孔纠正。
三、断桩现象产生原因及处理措施
(一)产生原因
1.混凝土塌落度太小,骨料太大,和易性差,致使导管堵塞;处理好堵管事故,再浇筑时,中间就会形成夹泥层,造成断桩现象。
2.灌注桩过程中不经测算,盲目提升导管,使导管脱离被面,或导管埋置太深,提不出来,只好切断重来;再浇筑被面,中间就会形成夹泥层,造成断桩现象。 3.导管接头处渗漏,泥浆进入管内,混入混凝土中造成断桩现象。
4.混凝土拌和站距离浇筑现场较远,机械运输振动过大而发生离析;混凝土中粗骨料径过大,棱角多;导管内壁附着混凝土或砂浆使管径变窄,管道粗糙、过小。
5.钢筋笼卡住导管,造成二次接管,形成断桩。 (二)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