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1)景公问晏子曰:“寡人意气衰,身病甚。今吾欲具圭璧牺牲,令祝宗【1】荐之乎上帝宗庙,意者祀可以干福乎?” .
晏子对日:“婴闻之,古者先君之干福也,政必合乎民,行必顺乎神。节宫室,不敢大..斩伐,以无逼山林;节饮食,无多畋渔,以无逼川泽;祝宗用事,辞罪而不敢有所求也。是.以神民俱顺,而山川纳禄。今君政反乎民,而行悖乎神。大宫室,多斩伐,以逼山林;羡饮.食,多畋渔,以逼川泽。是以民神俱怨,而山川收禄。司过【2】荐罪,而祝宗祈福,意者逆乎!” .
公曰:“寡人非夫子无所闻此,请革心易行。”于是废公阜之游,止海食之献;斩伐者以..时,畋渔者有数;居处饮食,节之勿羡;祝宗用事,辞罪而不敢有所求也。故邻国忌之,百姓亲之,晏子没而后衰。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1】祝宗:掌管祭祀祝祷的官员。【2】司过:古代官名,掌纠正过失。
(2)故圣人之制事也,能节宫室、适车舆以实藏,则国必富、位必尊。能适衣服、去玩好以奉本,而用必赡、身必安矣。能移无益之事、无补之费,通币行礼,而党必多、交必..亲矣。夫众人【1】者,多营于物而苦其力、劳其心,故困而不赡,大者以失其国,小者以危其身。故立身于中,养有节:宫室足以避燥湿,食饮足以和血气,衣服足以适寒温,礼仪足.以别贵贱,游虞足以发欢欣。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故适身行义,俭约恭敬,其唯.无福,祸亦不来矣;骄傲侈泰,离度绝理,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是故君子上观绝理者以自恐也,下观不及者以自隐也。故曰:誉不虚出,而患不独生,福不择家,祸不索人,此之谓也。能以所闻瞻察,则事必明矣。
(取材于《管子?禁藏》)。
注释:【1】众人:这里是指一般的君主。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意者祀可以干福乎 干:求取 .B. 羡饮食 羡:羡慕 .C. 用必赡 赡:充足 .D. 游虞足以发欢欣 虞:通“娱” .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古者先君之干福也 能移无益之事 ..B. 行必顺乎神 意者逆乎 ..
C. 辞罪而不敢有所求也 寡人非夫子无所闻此 ..D. 斩伐者以时 宫室足以避燥湿 ..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以神民俱顺,而山川纳禄
因此神灵和民众都很顺从,而山川收回了财富 B. 而党必多、交必亲矣
这样盟国就必定多,邦交就必定亲睦了 C. 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 即使没有灾祸,幸福却也不会来到 D. 是故君子上观绝理者以自恐也
因此君主首先要看到违反常理者的下场并引以为戒 4.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故邻国忌之,百姓亲之,晏子没而后衰。 ②福不择家,祸不索人,此之谓也。
5. 以上两则短文都谈到“福”,请概述晏子与管子祸福观的异同。 【答案】1. B 2. C 3. A
4. 参考答案:①因此邻国对齐国有所顾忌,百姓都来亲附,直到晏子死后齐国才衰败下去。②幸福不主动选择人家,灾祸也不主动找寻某一个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5. 答案要点:
相同:施政者求福的关键在于自身的行为,要节制欲望,省察过错;否则可能招来祸患。 不同:晏子还强调求福在于敬畏神灵与百姓,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管子主要强调君主要严格修身以致福,即要俭约恭敬,多借鉴他人经验教训,勤于自省。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做本题时,除了将实词放入上下文推断它的语境义,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也是判断正误的非常有效的方法。B项,羡,本意为“因
喜爱而希望得到” ,在这里翻译为“贪恋”,这句话可意译为:饮食奢侈。故选B。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C。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可以通过词性差异、位置不同来判断虚词意思。同时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A项,主谓之间无意义/助词,的;B项,介词,相当\于\疑问语气词;C项,用在动词前形成所字结构;D项,介词,按照/用来。故选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A项,纳,缴纳,贡献。这句话翻译为:因此神灵和民众都很顺从,而山川献出财富。故选A。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忌,怕,顾虑;亲,依附,亲附;没,同“殁”,死去;“而”,连词,才,表示目的关系。(2)索,寻找;此之谓也,宾语前置,判断句,正常语序为 “谓此也”。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一定要结合文本,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区间,然后划分层次进行概括,绝不能抛开原文随意拓展。结合材料,找到每一段与“福”相关的句子,材料一,“古者先君之干福也,政必合乎民,行必顺乎神。节宫室,不敢大斩伐,以无逼山林;节饮食,无多畋渔,以无逼川泽;祝宗用事,辞罪而不敢有所求也。是以神民俱顺,而山川纳禄”,意思是:古代先君要求福,政治必定符合民心,行为必定顺从神的意志。修建宫室有节制,不敢大肆砍伐树木,以便不侵害山林资源;饮食有节制,没有过多地狩猎捕鱼,以便不侵害山川湖泽的野生资源;祝官宗官祭祀祈祷时,只是请罪而不敢有所要求。因此神灵和民众都很顺从,而山川也献财造福。材料二,“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故适身行义,俭约恭敬,其唯无福,祸亦不来矣;骄傲侈
泰,离度绝理,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是故君子上观绝理者以自恐也,下观不及者以自隐也。”,意思是:不花于事无补的功夫,不做没有好处的事情。所以克制自身,奉行适中,节俭谨慎,即使没有福分,灾祸却也不会临头;骄傲奢侈,背离法度,违反常理,即使没有灾祸,幸福却也不会来到。因此君主首先要看到违反常理者的下场并引以为戒,其次要看到没有坚持做到适中者的不良后果并进行自我检查。。根据这些句子进行提炼概括即可。 【附:文言文译文】
(1)齐景公问晏子:“寡人精神元气衰弱,身体的疾病也很严重。现在我想备办美玉礼器和牛羊祭品,让祝官宗官把这些敬献给上帝和祖宗神灵,我想通过祭祀可以求福吧?” 晏子回答说:“我听说,古代先君要求福,政治必定符合民心,行为必定顺从神的意志。修建宫室有节制,不敢大肆砍伐树木,以便不侵害山林资源;饮食有节制,没有过多地狩猎捕鱼,以便不侵害山川湖泽的野生资源;祝官宗官祭祀祈祷时,只是请罪而不敢有所要求。因此神灵和民众都很顺从,而山川也献财造福。如今您的政治违背了民心,而行为违背了神的意志。大建宫室,过多砍伐,于是侵害了山林资源;饮食奢侈,过多渔猎,于是侵害了山川湖泽的野生资源。因此民众和神灵都怨恨,而山川也收回了财富。司过官在列举罪过,而祝官宗官却在求福,我想这是互相违背的吧!”
景公说:“寡人要是没有先生您就听不到这样的话,请让我改变想法和行为。”于是打消了去公阜游玩的念头,不再让人进献海鲜食品;砍伐树木按照时令进行,狩猎捕鱼有限定的次数;住房饮食,有节制而不奢侈;祝官宗官祭祀祈祷,只请罪而不敢有所要求。因此邻国有所顾忌,百姓都来亲附,直到晏子死后齐国才衰败下去。
(2)因此,圣明君主管理国事,能够节制宫廷、减少车马来充实储藏,这样国家就必定富裕,君主的地位就必定尊贵。能节省衣服,抛开玩乐之物来发展农业,这样国家的财用必定富足,君主也必定安全。能去除无益的事情、无效的支出,用礼品来开展外交活动,这样盟国就必定多,邦交就必定亲睦了。一般君主,多迷惑于物质享受而费力劳心,国家因此弄得困顿不堪,财用不足,严重的可能因此亡国,轻一些的可能因此危害自身。因此要立足于适中,生活给养要有节制:宫室要以能避免燥热或潮湿为满足,饮食应以能调和血气为满足,衣服应以能适应冷热为满足,礼仪应以能分别尊贵和卑贱为满足,娱乐应以能欢快高兴为满足。不花于事无补的功夫,不做没有好处的事情。所以克制自身,奉行适中,节俭谨慎,即使没有福分,灾祸却也不会临头;骄傲奢侈,背离法度,违反常理,即使没有灾祸,幸福却也不会来到。因此君主首先要看到违反常理者的下场并引以为戒,其次要看到没有坚持做到
适中者的不良后果并进行自我检查。所以说,荣誉不会凭空出现,祸患不会偶然产生,幸福不主动选择人家,灾祸也不主动找寻某一个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能对所闻所见加以考察,事情就必定清楚了。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王肃,琅邪临沂人。肃少而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仕萧赜,历著作郎、太子舍人 、..秘书丞。肃自谓《礼》《易》为长,亦未能通其大义也。父奂及兄弟并为萧赜所杀,肃自建业来奔。
高祖幸邺,闻肃至,虚襟待之,引见问故,甚哀恻之。遂语及为国之道肃陈说治乱深会帝旨高祖嗟纳之促席移景不觉坐之疲淹也。 因言萧氏危灭之兆,可乘之机,劝高祖大举。高祖器重礼遇日有加焉,或屏左右相对谈说,至夜分不罢。肃亦尽忠输诚,无所隐避。寻除辅国将军,赐爵开阳伯 ;肃固辞伯爵,许之。 .
二十年七月, 高祖以久旱不雨,辍膳三旦,百僚诣阙,引在中书省。 高祖在崇虚楼,遣舍人问何为而来。肃对曰:“伏承陛下辍膳已经三旦,群臣焦怖,不敢自宁。臣闻尧水汤旱,自然之数,须圣人以济世,不由圣以致灾。”高祖遣舍人答曰:“昔尧水汤旱,赖圣人以济民,朕虽居群黎之上,今日之旱,无以救恤,应待立秋,克躬自咎。”是夜澍雨大降。
高祖伐淮北,令肃讨义阳,未克,而萧鸾遣将裴叔业寇涡阳。刘藻等救之,为叔业所败。肃表求更遣军援涡阳,高祖得表览之怃然,曰:“当以藻等锐兵新败于前,事往势难故也。今日之计,唯作必克之举。”肃乃解义阳之围,以赴涡阳,叔业乃引师而退。以破裴叔业功,进号镇南将军,封汝阳县开国子,食邑 三百户。 ..
高祖崩,遗诏以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禧等同为宰辅,征肃会驾鲁阳。肃至,遂与禧等参同谋谟。禧兄弟并敬而昵之,上下称为和辑。唯任城王澄以为憾焉。每谓人曰:“朝廷以王肃加我上尚可。从叔广陵,宗室尊宿,历任内外,云何一朝令肃居其右也?” 肃闻其言,恒降而避之。寻为澄所奏劾,称肃谋叛,言寻申释。
肃频在边,悉心抚接,远近归怀,附者若市。清身好施,简绝声色,终始廉约,家无余财。景明二年薨 于寿春,年三十八。有司奏以肃忠心大度,诏谥宣简。 .